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时间来去匆匆,请写一句你平时积累的或创作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你的同学。注意字体写工整些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拼音,写词语。

    shǒu  wàn______ tì  tóu______ píng  zhàng______ máo dùn______

    jī  fěng______ fàng  sì______  xiǎo tǐng______ sāo yǎng______

    mǎ  tóu______ yuǎn  tiào______ líng dāng______  jiā qín______

  • 3、填入反义词

    凉爽——________            开始——________               果断——________          专心致志——________

  •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 惊慌 (   )  (   ) 放肆 (   )

    ( ) 跌跌撞撞 (   )  (   ) 舍己为人 (   )

     

  • 5、先补全句子,再选一选,填序号。

    A.__________________,近山识鸟音。

    B.__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C.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D._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1)明明读书不认真,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你应该用心读书。”

    (2)“____________”时间证明,蔺相如是一个心系国家安危、心胸宽广的真英雄。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按要求填空

    戏为六绝句 (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ěn)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首诗里涉及到了初唐四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诗题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使”的意思是________,“元二”是__________的朋友,“安西”是一处地名,诗中还有一处地名:________

    【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两句诗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象,点明了送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两句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用心品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年以前的一个寒夜,在吉尼亚北部,一个老人等在渡口准备乘船过河,寒冷的冬季小霜雪使他的胡子像上了一层釉,看来他的等待似乎是徒劳的。刺骨的北风使他的身体冻得麻木僵硬了。

    突然,他听到沿着冰冻的羊肠小道上传来了有节奏的由远而近的马蹄声。怀着焦急的心情,他打量着几个骑马的人依次从他身边过去了。待最后一个骑手经过他时,老人站在雪中僵直得像一尊塑像,就在将要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老人突然看着那人的眼睛说:先生,您是否让一个老人和您骑一匹马共行?您知道,单凭用脚走,人是很难通过这一段路的。

    骑者勒住了马,回答:确实是这样,上来吧!看见老人根本无法移动他那冻得半僵的身体,骑手跳下马来帮助老人上了马,骑手不仅把老人驮过河,而且送他到他要去的地方,那里有数英里远。

    当他们走进一座小而舒适的村舍时,骑手的好奇心(促进   促使)他问道:先生,我注意到您让其他几个人过去而没有请求帮助,而当我经过时您却留住了我,借用我的马,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在如此一个寒冷的冬夜,您却等待在这里并截住了最后一个骑手,如果我拒绝您的要求并把您留在这儿,结果会是什么?

    老人慢慢地下了马,以一种惊奇的目光看着骑手,回答说: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些时间,但我以为我知道谁有更好的美德。老人继续说道我仔细观察几位骑手,立即看出他们没有关心我的处境,这时候就是我求他们帮忙也无济于事。但是,当我仔细一看您的眼睛,仁慈和同情之状是相当明显的。我知道,当时当地,您的友好态度使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在最需要的时候能得到帮助。

    那暖人肺腑的评价深深触动了骑手,您的评价把我形容得太伟大了。他告诉老人,可能我以前从事过于(忙碌    匆忙),所以我对别人的帮助太少了。说完这些,那名骑手 ——托马斯·杰斐逊总统调转马头,踏上了通往白宫的路。

    1用音序查字法应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2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画去。

    3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简要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1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老人被冻的样子的句子画上横线。

    5面对这位被冻的老人,最后一位骑手是怎样做的?请用波浪线画出。

    6老人是怎样分析最后一位骑手的眼神的?他为什么等到最后一个骑手才寻求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文中的骑手吗?他具有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人脑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吧。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②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

    【3】“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这句话中的“几乎”这个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说法进行判断,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

    B.第④段针对“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面的,多用脑可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二是心理方面的,多用脑能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C.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所有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

    D.最后一段与开头呼应,引用人们平常的说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发出科学的倡议。

  • 11、阅读短文。

    咬舌自尽的狗

    有一次,带家中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他养狗的痛苦经历: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走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用力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啊!”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直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业。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1那个司机为什么要抛弃他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回家寻找主人,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不停地奔跑。”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活动,它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他的狗咬舌自尽,司机的心理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 街道上(cù chù)拥着欣喜若狂()衣衫不整的人群()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他俩被找回来了()

    这时,人们丁丁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滴滴答答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yǎnɡ rǎnɡ)声汇成了一片。人们成群(jié ji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中加上标点。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光明行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

    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

    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时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泪流满面。

    【1】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请简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标题“光明行”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15)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弹玻璃球,青年时玩纸牌,中年时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什么都没有了,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次青春,我一定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只要你好好努力,你就能获得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过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弹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弹玻璃球、玩纸牌、打麻将……到了中年,他又懊悔地哭起来。

    正巧,他又碰到了时光老人。 他“扑通”一声跪下,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次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

    返老(  )

    A归还。 B.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C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

    (  )A试图发现。  B.向前伸出。   C.看望。

    2把文中画线部分换成两个成语写下来。(2)

    (      )(      )

    3他仍然按照老样子生活”中的“老样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

    4我做了一件蠢事”中的“蠢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说这件事是“蠢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5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中的“真正的生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 16、不改变句意,把直接引述句改为间接转述句。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娘用手拢了拢头发说:俺去西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2.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字句

    3.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4.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转述)

     

  •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这只贝没有被孩子们捡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训练场。  

    1)这是天地给我们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改变语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与人之间密切的关系,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我国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显得更加具有传统文化色彩。同学们在过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一定有很多故事。请大家任选一个传统节日,以《过节》为题目,写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