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1)我jué chá______到她的头发què hū______比去年白得多了。
(2)山间的云雾是美丽的,可最终会被wēi fēng______吹散,被骄阳zhēng róng______,hé céng______留下痕迹呢?
3、根据课文的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的主人翁是_____和_____。两人的性格特点分别是________ 、______。
(2)“负荆请罪”主要写了____向__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赵国武有_______,文有_______,所以秦王不敢侵犯赵国。要是蔺相如跟廉将军闹翻了,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课文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空见(_____) 追(_____)求(_____)
(_____)独有(_____) 见(_____)知(_____)
(_____)而不舍 百思不得其(____)
1.一切在科学领域卓有成效的人,都能从____________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____________。
2.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飞机神秘失踪的现象在德国发生过一次,____________,后来在美国也发生了一次。
6、默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理解词语。
卜算子: ___________鲍浩然:_______
之:___________ 浙东: _________
欲: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
始: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_诗,第一句诗用了_________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了_____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_________。
【4】这首词王观起首用_______比喻_____,用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然后进行_____问,“______”?然后回答:“_________。”这是指_______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_____,_______。最后,作者嘱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片着重写______,起首两句,运用_____,把______变成__________,把______时所见______化为_______。
【6】“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__________;二指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请用“∕”划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写出下列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吾:_____ 淡墨痕:_____
夸:_____ 满乾坤:_____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句意:____________。
(3)诗中表现诗人王冕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
“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8、读诗句,完成练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这两句诗紧扣早春的特色之物_______和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之情。
(2)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展示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汤姆有几个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镇上那个脏兮兮的流浪儿哈克。哈克的父亲是个酒鬼,从不管他,他就成了个无依无靠、游手好闲的“野孩子”。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赖,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汤姆把当海盗的想法告诉了哈克。哈克说海盗都是些胆大的人,他们约定半夜到墓地去试试胆量。
汤姆假睡骗过姨妈,同哈克一同来到墓地。阴风吹拂下,他们目睹了一场斗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又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悍的乔埃,相互发誓决不开口。
胆量得到了检验,汤姆和乔奇带着从家中“偷”来的食物,叫上哈克来到密西西比河边,找到一个小木筏,划到下游的杰克逊岛。这里荒无人烟,成了三个“小海盗”的快乐大本营。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丛,篝火野餐;没有了大人的训斥、牧师的教诲、法官的威严、老师的惩罚,有的是沙滩、草地、树林、鸟儿、松鼠、蝴蝶……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
镇上的人们找了他们好几天,急坏了,怎么也不见孩子们的踪影,渐渐地绝望了。星期日,镇民们在教堂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当人们悲情难抑之际,牧师发现三个调皮鬼若无其事地走进教堂,来到亲人的面前。
镇上要开庭审理彼得杀人案了,汤姆和哈克出庭为彼得作证,混在旁听席中的乔埃大惊,落荒而逃。汤姆和哈克成了小镇的英雄。
汤姆的冒险心一刻也没有消失过,他知道传说中海盗都会把金银财宝埋藏在干枯的老歪脖树下,他和哈克要去寻宝。有一天,他们来到鬼屋翻寻时,真的遇上了鬼——乔埃和一个陌生人来到这里,准备把抢来的金币藏起来。两个强盗商量着要把这些金币一同藏到“二号十字架下面”,这些话被藏在楼上的汤姆和哈克听得一清二楚。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________的代表作。小说以____________为线索,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2】选文写了汤姆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次历险。
【3】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4】通过学习本文,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在讨论会上,一住美国学生站起未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接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选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请按文段内容填空。
________的土地 ________的历史 ________的斗争
【2】仔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为什么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位年轻妇人,是居里夫人。1898年,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一起,发现了一种未被人类知晓的金属,它以微小的含量混杂在其他矿物质中,寻找提炼它,确定它的化学性质,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居里夫妇没有经费,没有实验室,也没有帮手。怎么办?他们只能因陋就简,利用最简单的设备,开始做这件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娄蒙路的那间旧棚屋,夏天像锅炉,冬天像冰窟,刮风时,风从棚壁的裂缝中钻进来满屋子乱窜,下雨时,屋里到处是滴滴答答的漏水声,积水就在他们脚边流淌。如果风雨交加,棚屋就会像一只在波涛中颠簸的破船。整整四年时间,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第一年,他们共同从事新金属的化学分析工作,并且研究它的放射作用。不久,他们认为两个人分工合作的效率更高,居里先生试着确定新元素的特性,而居里夫人则继续负责制提炼取。在这种分工中,居里夫人选择了应由男人来做的体力活,她独自一人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在冶锅里沸腾的材料,溶液的气体刺激着她的眼睛和咽喉,毁损着她的健康。晚上回到家里,她总是精疲力尽地瘫倒在床上,累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的意思(3分)。
颠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陋( )就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匪( )夷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一句中“这样艰苦的条件”具体是指哪些? (2分)
答:
(3)作者描写居里夫妇从事新金属制取提炼的棚屋,分别用了三个比喻句。
它们是:
① ;
② ;
③ ;
从而形象地反映了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______________。 (4分)
(4)作者具体地描叙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对表现人物形象起怎样的作用?
答: 。
(5)作者在写居里夫人分工负责制取提炼新金属的工作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选择了应由男人来做的体力活”“她独自一人搬运”“每天连续几个小时搅动”等,这些表现了居里夫人怎样的品质? (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自然段若从“居里夫妇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切开分为上下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这两层的层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2、课外阅读
不一样的爱
①有件事,让我特别感激我的父母,觉得他们了不起。长大后,我有时猜想,如果不是那样,我是否已经成为江洋大盗?
②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和邮电大院里的孩子一起到郊外玩。在河滩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大片的西瓜地,西瓜只有皮球大小。确认是西瓜后,所有的小孩都疯狂了。我们扑进瓜地,非常享受亲手摘瓜的感觉。我不知道别的孩子的情况,只知道我见了大的就扔了小的,最后留了两个比皮球大点的西瓜,反正糟蹋了不少。
③几个瓜农是包抄过来的,在呐喊声中,六七个小孩人赃俱获。在把我们押送回家的路上,瓜农一路恶声威胁。在我的记忆中,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用天塌地陷形容那种绝望和自卑毫不为过。我们都知道自己错了,一个个垂头丧气,任凭瓜农愤怒宣判。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
④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除我之外,所有孩子的家庭,随着瓜农拿到索赔款的离去,都响起了鬼哭狼嚎般的家暴声。有个叫小梅的领头大孩子,竟然被她父亲吊起来用皮带抽。我心惊胆战地悄悄走过去,然后惊恐地溜走。她的哭叫声和被打时尖厉的认错声,非常刺耳。一个院子里,到处是恐怖绝望的哀号,还有父母的怒骂和摔打的声音。
⑤我父母给了瓜农钱,一个西瓜两元,共四元。据说那时九块钱即一个人的月生活费。所以,索赔是巨额的。我忐忑地等待父母对我的惩罚,但是他们始终谈笑自若,付钱的时候,还笑着调侃了我两句。然后他们就忙自己的事了。当我在院子里惊心游走,听着各家各户痛打孩子的惨烈之声时,我对自己命运的焦虑到了崩溃的地步。
⑥然而,我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居然成为我们家的一个笑谈和趣闻。开始我还无地自容,但我父母始终坦荡安然,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
⑦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压根就不接受那些瓜农对小孩的严厉惩罚。我父母也许自己都不知道,他们与院子里其他父母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给予我的有力呵护和巨大的心灵解放。
⑧如果事情相反,我想以我的年龄、我的个性,即使不逆反成为小偷,内心的扭曲也是难免的。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从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的。
⑨当然,我父母也不是神仙,两个哥哥太捣乱的时候,父亲偶尔也教训他们。但是,我终生铭记的是,我父母在我精神危机时刻的笑脸。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人赃俱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六七个孩子排成一行,就那样以小偷的耻辱形象,被揪进了成人的世界。”从“揪”一词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
【4】第④自然段“惨剧才刚刚拉开帷幕”,联系上下文,“惨剧”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方面是指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5】第⑥自然段“他们的笑脸如一面明净的镜子,在那个镜子里,我隐约看到了自己的健康纯净。”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别的父母的表现形成_________。
【6】第⑦自然段“可惜极度敏感的我,一直到很大才明白我父母的伟大拒绝。”他们拒绝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说“伟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按照原诗把诗句补充完整。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________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________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2】用“________”画出诗中的比喻句。
【3】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鱼儿。
【4】给下面的句子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________
A.人影把溪水染绿了。
B.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5】这首诗有静有动,如同两幅水墨画。请把描写“动态美”的诗句画上“ ”。
14、阅读理解
艰难的东北抗战历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首激荡在祖国各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寇铁蹄践踏东
北大好河山之初,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那 的歌词,那 的旋律,正是当年东北义勇军转战东北大地、血染白山黑水、誓死捍卫国土家园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他们的英勇壮举,催动了民族的警醒和奋进。
歌中的义勇军是由救国军、自卫军、反日总队等各种抗日武装组成。由于这些抗日活动是由群众自发组织而成的,是一种义勇行动,这些武装也就因此而被称为抗日义勇军了。
作为东北抗战的主力军――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的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抗日军队的组成部分,是一支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
它在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奋起自卫,在长达14年之久极其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 、不屈不挠的 ,歼灭和牵制了大量敌人,为东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选择合适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并解释其中任意一个词语。
浴血奋战 艰苦卓绝 雄壮威武 激越奋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画线的歌词后,你的心情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抗日义勇军”这个名字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评价心目中的东北抗日联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缩句:
改为反问句:
(2)拉骆驼的说,它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改为语言描写的句子:
(3)爸爸想了想,笑着说:“也许你的想法要美些。”
改为转述句:
(4)《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修改病句:
(5)春天的早晨时最美好的季节。
修改病句:
(6)小宁整天好吃懒做,虚度光阴,我会用 劝他。(写《偶成》中的名句)
(7)与“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流成河”相关的名句是
。
(8)花园 像 我们 美丽的 大 一个 的 校园
把上面的词语合并成一句通顺的话:
(9)用“骄傲”的不同词义造句。
①(指不谦虚)
②(指很自豪)
17、按要求写句子。(8分)
(1)花儿开了。(扩句,至少两处)
(2)何为对李老师说:“李老师,你能不能告诉我钱在你心目中是不是最重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3)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改为反问句)
(4)这个地方很少。(改为夸张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4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字数450以上。
题目二: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欢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