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随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看”的同义词填空。

    他站在山顶_______飘动的白云,________涧底苍翠的青松,________银带似的河流,________壁立的山岩,_______四周,同行诸人都被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

  • 2、读拼音,写词语。

    chōu  tì cán  bào   fěi  tú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hónɡ máo chuī shì yuán

    ________ ____________

  • 3、根据意思写诗句。

    (1)带了很少的人想去边疆,出使地在西北边塞。

     

    (2)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

     

    (3)烽火台上燃起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大河,映衬着血红的夕阳。

     

    (4)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正在前线大败敌军。

     

     

  • 4、读拼音,写词语。

    sōu xún shēn yín chuī x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gào jiè tāo tāo bù jué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和日常积累填空。

    (1)老舍原名______________,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______________,剧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龙须沟》。

    (2)《边城》是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风土人情。

    (3)藏戏的开山鼻祖是______________,他靠歌舞说唱在______________上建了58座铁索桥。

    (4)《古诗十九首》的写作年代大约是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解释下列字词。

    爱:_________________ 出没:___________

    风波:________________

    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加点的“但”字与诗句中的“但”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小明说再也不会撒谎了,愿如此

    B.戍守边防的工作虽然辛苦,战士们没有一个叫苦的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展开想象,描绘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希望通过诗句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使其明白_________的道理,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规劝。

    6课文综合回顾

    《江上渔者》是____代诗人_____所写,这首诗通过反映_____,表现了诗人_____之情,这正如《岳阳楼记》里所写的“_______________”一样。

  •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B.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________________”突出强调了飞来峰的高峻。

    3说说“不畏泘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所蕴涵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此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__(A.送别诗  B.田园诗  C.咏物诗)。

    2此诗前两句意思是石头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成石灰;诗句中的“全不怕”“若等闲”表现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此诗使用___________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要留清白在人间”,说明作者具有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走进书里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如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搭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越来越少。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动画片,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到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成动画片,虽然也能让人感受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获取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汲取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

    1阅读短文第①~③自然段,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______   瞬间——______

    3为什么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越来越少?在文中用“ ”标出来,

    4读小说和看影片或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_______”比喻为“__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__”的快餐。

    6作者认为,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有关“书”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领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子、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ǐ píng rú jìng(   )的西湖,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gé wài(   )美丽。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把文中用拼音表示的词语写出来。

    (2)从文中找出四个描写景色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祖国可爱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

    (4)用“    ”画出文章第5小节中的一个比喻句。

    (5)“地大物博”的“博”查字典应查______部,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______。

      ①多、广;  ②知道得多;  ③用自己的行动换得。

    (6)缩句。

      ①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著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累。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著,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拨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完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了,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写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蝉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递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第①段中“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这句话,是由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

    【2】第③段中“奢侈”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导致作者“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短文第⑤段“素嫌灰丝,时蒙卷轴”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B.因为经常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

    C.因为很少翻书,银白的蠹鱼和虫丝,有时沾满了书本

    【5】综合全文,文章中的“雪天”,既指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的雪天。

    【6】对文章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时才能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更有情趣,所以印象也更深刻

    【7】作者在苦寒的雪天里挑灯夜读,并把这说成是“奢侈的日子”。你喜欢在课余时间读书吗?请简要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里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外语段《天职》,完成练习。

    海尔曼是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小偷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跑不起来。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的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给她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了才着手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在警察来之前,他恳求海尔曼把他放了。他说:海尔曼医生,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意再次得到你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里去领面包……”

    海尔曼医生的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做这样大的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人丧生在这个人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呀!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的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了这个人的心脏……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15自然段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一句中的如此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

    2细读第8自然段,按要求作答。

    ①将句中无能为力换成一个同义成语或四字成语:____________

    ②如果在字后加上逗号,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

    39自然段,海尔曼医生认出德国刑警队警官的一刹那,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段中语句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

    410自然段,海尔曼医生穿上盛装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的决心,表达了他 ____________的情怀。

    5纵观全文,天职在短文中具体指: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生活中的小镜头》,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小镜头

    ①我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那一个个精彩的小镜头。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一个个小镜头。

    ②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穿皮鞋的,穿布鞋的,穿球鞋的,高跟的,矮跟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③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眼角布满鱼尾纹的眼睛,都各自盯上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④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显得极小,极短。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⑤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沉思,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似乎不看个够是绝对不罢休的;几个孩子趴在桌上,_______________。

    ⑥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声无息地离开了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_________的手   _______的手 ________的手

    2根据第②、③自然段回答。

    (1)作者抓住八组镜头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到图书馆看书的人,第二自然段一组写____________,一组写_____________。第三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组镜头。

    (2)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⑤自然段回答。

    (1)用“__   ___”划出表示联想的句子。

    (2)请你学习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方法,在下面的横线上照样子把这段话中“几个孩子”是怎样看书的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一句你最欣赏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生活中的小镜头,我却怎么也忘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正月十五棒棒会

    正月十五棒棒会,是家乡纳西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据说棒棒会是交流竹木农具的盛会。热闹非凡,地方特色很浓。

    今年的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跟着妈妈去逛街。只见街头巷尾满是人,满是棒,满是花。我一头扎进人群里,好奇地东张西望。人们穿着传统的节日盛装,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在各种摊前细细地欣赏着、寻找着自己所爱之物。

    来到新街一带,好个棍棒的世界呀!长棍、短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扁的方的,长的短的,应有尽有;摊内有摊,摊外有摊,热闹极了。听妈妈说,正月十五是春节的结束,也是春播的开始,家中炊具、农具,哪一样也离不开棍棒。这不,满街的人有谁不在看棒,摸摸这根,看看滑不滑;压压那根,试试硬不硬;瞄瞄它,瞧瞧直不直;掂掂它,估估中不中。少的拿着两三根,多的扛着一大捆。笑着,走着,继续朝前张望着……

    家乡古老的棒棒会,在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春风沐浴下,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

    【1】“逛”字音序是_______,音节是_______,部首是_______。除了文中的“逛街”,我还可以用“逛”字组成另外的词语_______

    【2】文中我最喜欢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是怎样仔细挑选棒的?在文中用“ ”画出来。

    【4】请用“~~~~”划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喜欢的原因。

    【5】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 19、下面几种句式的变化形式是你熟悉的,请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例】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怎么能不感冒呢?

    气候变化无常,人们会感冒。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止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树梢。

    橙黄色的柿子把树梢压弯了。

    树梢被橙黄色的柿子压弯了。

    (2)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收到了我们深情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王宁说:“我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刚那样关心集体。

    (3)烈士的母亲说: “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而光荣牺牲,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以《我喜爱的×××》为题,介绍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注意写出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字数450左右。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3.书写端正,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