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江门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名句积累与运用。(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王维《使至塞上》描绘出一幅塞外夕照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时也不感到孤独。请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们面对滚滚东逝的流水,想到朱自清的《匆匆》时,《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又萦绕耳边。

    5.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是对织女形象的完美诠释。

  • 2、把词语补充完整。

    1.忧心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而出 

    4.________)(________可危

    5.面面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

  • 3、图书角里的图书种类太多,为了便于同学们借阅,图书管理员们把图书进行了分类,请简单列举四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填诗句。

    1.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

    2.今夜偏知天气暖,________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

    4.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5.________,不知云与我俱东。

    6.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 5、写出一个最近发生的、大家都在关注的热点话题________正如顾宪成所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陶者①

    [宋]梅尧臣

    陶②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③。

    十指不沾泥,鳞鳞④居大厦⑤。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无片瓦:没有一片瓦。④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⑤大厦:高大的房屋。

    【1】判断下列关于古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陶者很有奉献精神,挖尽自己门前土,为别人建房,而自己房上却无片瓦。( )

    ②“尽”是“完”的意思,说明陶者把门前所有的泥土烧制成砖瓦,不知流了多汗,吃了多少苦,但是自己的房子却无片瓦,其命运之悲惨可想而知。( )

    ③“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

    【2】这首诗中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选择一处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请默写《石灰吟》,并完成相关题目。

    资料袋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很仰慕宋代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为人,书房里曾悬挂文天祥的画像,他还写有“殉国忘身,舍生取义”等诗句,表现出他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品德修养指向了祖国历史上的英烈人物。

    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之后便入仕为官。他为官清正廉洁,时常着便服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他为人刚正不阿,坚贞不屈,敢于为民请命、抨击权贵。

    【1】请默写《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资料袋”,再读《石灰吟》,作者仅仅是在赞石灰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课文《桃花心木》节选,完成15题。(13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生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2)树木的不确定性指的是什么?(3分)

     

    (3)说说你对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努力生长这句话的理解。(3分)

     

    (4)如果你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怎么想?(3分)

     

     

    (5)如果你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怎么想(3分)

     

     

     

  • 10、阅读实践。

    那个乞丐

    ①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那个乞丐的影像总还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

    ②这是一个老太婆。她的头发还没有全白,但蓬乱如秋后的杂草。面色黧黑,满是皱纹。右手持一根短棍。因为她也是双目失明,棍子是用来探路的。不知为什么,她能找到施主的家门。我第一次见到她,就是在我家的二门外面。她从不在大街上叫喊,而是在门口高喊:“爷爷!奶奶!可怜可怜我吧!”也许是因为,她到我们家来,从不会空手离开的,她对我们家产生了感情;所以,隔上一段时间,她总会来一次的。我们成了熟人。

    ③据她自己说,她住在南圩子门外乱葬岗子上的一个破坟洞里。里面是否还有棺材,她没有说。反正她瞎着一双眼,即使有棺材,她也看不见。即使真有鬼,对她这个瞎子也是毫无办法的。

    ④不知道为什么,她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来种扁豆。她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扁豆种子,就栽在坟洞外面的空地上,不时浇点水。到了夏天,扁豆是不会关心主人是否是瞎子的,一到时候,它就开花结果。这个老乞丐把扁豆摘下来,装到一个破竹筐子里,拄上了拐棍,摸模索索来到我家二门外面,照例地喊上几声。我连忙赶出来,看到扁豆,碧绿如翡翠,新鲜似带露,我一时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当时还不到十岁,虽有感情,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复杂、曲折。我不会想象,这个老婆子怎样在什么都看不到的情况下刨土、下种、浇水、采摘。这真是一首绝妙好诗的题目。可是限于年龄,对这一些我都木然懵然。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扁豆并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然而老乞丐心中有我们一家,从她手中接过来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这一点我当时朦朦胧胧似乎感觉到了。这扁豆的滋味也随之大变。在我一生中,在那以前我从没有吃过那样好吃的扁豆,在那以后也从未有过。我于是真正喜欢上了这一个老年的乞丐。

    ⑤然而好景不长,这样也没有过上几年。有一年夏天,正是扁豆开花结果的时候,我天天盼望在二门外面看到那个头发蓬乱鹑衣百结的老乞丐。从早晨到晌午,从晌午到黄昏。然而却是天天失望,我又感到凄凉,感到孤寂,又是好几天心神不宁。从此这一个老太婆,在我眼前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1】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图表,还原老乞丐的形象。

    【2】文章第④自然段两次提到“不寻常”,分别指什么?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句子:(我)只觉得这件事颇有点不寻常而已。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从她手中接过的扁豆便非常非常不寻常了。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划线的句子,摘录老乞丐的动作,体会她的心理活动。

    【4】阅读第⑤自然段划线句子,联系短文内容,从这样的表达,你体会到了什么?(     

    A.“我“焦急不安地盼望着老乞丐出现,所以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

    B.“我”盼望老乞丐早点给我们送扁豆,所以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

    C.“我”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很寂寞,所以觉得时间特别难熬。

    D.“我”每年种扁豆,日子过得很充实,所以觉得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5】结合全文,想一想第①自然段中“那个老乞丐的影像总生动地储存在我的记忆里,时间越久,越显得明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请认真阅读《猴子建筑师》,完成练习。 

    猴子每天白天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到了晚上就在大树底下睡觉。它自chēng  chèn)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于是在森林里就以了不起的建筑师自居。

    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得勃然大怒:停下,停下,你这个笨蛋!巢口能cháo  zhāo)上吗?应该朝下!只有这样,才能遮雨,懂了吗?喜鹊愣住了。猴子却念叨着笨乌,摇着头,bēi  bèi)着手走了。

    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在xīng  xìng)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叹口气:哎,你的胆子太小了!挖这样小的洞,你只想到了安全,应该挖大点,要为长远考虑,懂了吗?兔子蹲在那,迷惑地眨着眼睛。猴子念叨着目光短浅,摇着头,背着手去了。

    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一家人又说又笑,兔子钻进洞,笑眯眯地看雨,只有猴子

    1选择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chēng  chèn          cháo  zhāo)上

    bēi  bèi)着             xīng  xìng)致勃勃

    2照样子各写一个词语 

    高高兴兴 ________   兴致勃勃  ________

    又说又笑 ________   笑眯眯 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垂头丧气: ________    欣喜若狂: ________

    4展开合理的想象,在结尾部分把句子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猴子是一名很好的建筑师,可惜喜鹊和兔子不听他的意见。

    B. 见到朋友的不足要及时指出来,就像猴子一样。

    C. 我们不要不懂装懂,到处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1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就在bó bǎi)父逝世那一年的zhèng  zhēng)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guān  guà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āi  ái)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用波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囫囵吞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具体写“我”读书“张冠李戴”的句子。

    4读画双横线的句子并填空。

    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鲁_________的性格特点。“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看是_____________,实际是______________

    5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家有中等生

    ①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23号”。她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和她爸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②中秋节,亲友相聚时,众人的话题朝向各家的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4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弟弟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因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卬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q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④周末,一群同事携家小结伴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为之争持不下。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⑤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30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守信用,不爱生气,很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⑥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都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⑦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女孩打动了。

    (选文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怯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第⑤自然段中班主任所讲到的“一件奇怪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众亲友“一阵赞叹”是因为_______;第③自然段“亲友愕然”表明众人______

    【4】第④自然段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这个僵局”指_____________,突出了女儿___________。这个自然段用了________的手法。

    【5】“12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弟弟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这是对女儿_____的描写,可以看出小女孩__________的特点。

    【6】第①自然段我们感到“刺耳”的原因是_________。第⑦自然段“蓦地一暖”的原因是___。文章这样结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老鼠观海

    一只小老鼠想到海边去看看。

    “这条路太可怕了,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千万去不得!”爸爸妈妈劝阻道。

    但小老鼠已经下定决心。

     

    第二天,当天边刚刚出现第一道霞光时,小老鼠就碰到了危险。一只猫从树上跳下来紧追不舍,一心想把他吃掉。幸亏旁边出现了一条窄窄的小路,他才逃出了险境,但他的尾巴却被猫咬掉了一小节。

     

    下午,小老鼠又遭到了苍鹰和狗的袭击,被咬得浑身是伤,鲜血淋淋,他被追赶得迷了好几次路。一路上,他担惊受怕,疲惫极了。

     

    傍晚,小老鼠拖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小山。忽然,辽阔的大海一下子展现在他的面前。一排排的海浪不时滚到海滩上。在晚霞的映照下,海面上闪耀着一道道灿烂的金光……

    他尽情地欣赏着。

    “啊!多美的景色呀!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和我一起来观看一下这美丽的大海呀!”小老鼠感慨道。

    晚霞隐去了,月亮和星星开始出现在大海的上空。小老鼠惬意地坐在山顶上,沉浸在深深的安宁和退想之中。

    1在文中三处横线处作出合理预测。

    2我一共进行了三次预测,对照作家的原文,我发现: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故事,我受到这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用两组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分别连成一句话。

    我们为人民服务。 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兴旺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回家,凡卡只好给爷爷写信,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已经持续了半年之久了,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地研究疫苗,医生护士们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假如,这个时候你有一项超前的强大的科学技术,如你拥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或者拥有一套能隔离并且杀死病毒的防护服,或者拥有一副能识别病毒的眼镜等等,你希望自己能为这场战役做点什么?

    插上你想象的翅膀,带上你独一无二的科学技术,回到二月的武汉,来拯救这“烽烟四起”的战场吧。请选择一个场景,将你的故事写下来。要求:题目自拟,语言通顺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