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银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文欢乐谷。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追忆了革命先辈:有____________的李大钊,有__________的张思德,有________的炊事班长。我能用本单元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来赞颂他们。

  • 2、根据拼音写词语。

    tián mì     lǐ chéng bēi     gé gù dǐng xīn

    ( )   ( )   ( )

    mó guǐ     chì luǒ luǒ     líng qī bā suì

    ( )   ( )   ( )

  • 3、按要求填空。

    “欲”用音序査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_画,“欲”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③需要;④将要。“随心所欲”的“欲”应取第___种解释;“求知欲”的“欲”应取第___种解释;“震耳欲聋”的“欲”应取第___种解释;“胆欲大而心欲细”的“欲”应取第____种解释。

  • 4、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_____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_____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____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这段话用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能句话能说明“都是自由的”?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亲近本土文化:

    岳麓山为长沙一大风景名胜,之所以名扬宇内,是因为它是衡山三十六峰之余,是因为文人墨客的登临与赋诗,更因为岳麓书院的文脉深远与前后传承。岳麓书院的大门上赫然镌刻着一幅对联:“惟楚有材,   ”,令前来游访之人油然而生敬意。

    ②湘江之水孕育了灵秀的长沙,这古朴的小巷之中、颓圮的城墙之下涵养出无数的文化名人,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文化知识,列举出两位与长沙相关的古代文化名人: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灼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一处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

    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资料

    ①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渔家傲·秋思》,体会不同的军旅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

    2①“风景异”中“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②戍守边塞的士兵与“秋雁”的不同之处是______

    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3以下不是“燕然未勒归无计”所体现出的情感的一项是(   )

    A.思乡 B.哀婉 C.忧心 D.爱国

    4“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泪”是为(   )而流。

    A.边塞的艰苦 B.不平遭遇 C.羌笛的曲声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5请你将以下军旅诗句补充完整。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

    ②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邂逅霍金(节选)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青年人争相阅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有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做出更杰出的贡献。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门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聚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1比一比,再组词。

    撼( )憾( ) 遭( )糟( ) 延( )廷( )

    2选字填空。

    (凝 疑)   怀(   )   (   )视

    (漠 寞)   沙(   )   寂(   )

    (尊 遵)   (   )守   (   )重

    3霍金的“经典著作”指的是《_____________》。文中“___________” 表明了这一著作的经典。

     

    4用“_____”画出描写霍金外貌的句子。

    5结合全文,霍金“超常的魅力”,除目光外,还表现在_____。(填序号)

    ①以高度残疾之身写出《时间简史》。

    ②取得非凡的科学成就。

    ③以坚强的毅力战胜罕见疾病。

    ④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6文章最后一段提到了对其他“霍金”的祝愿,那么这里的其他“霍金”指的是哪些人?“幸运”又是什么意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矢志寻蒿人

    ①屠呦呦是我国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中医药学研究,带领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②20世纪60年代,39岁的屠呦呦接受国家任命,开始着手治疟中药的研发。当时疟疾疫情难以控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使命!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一头扎进了文献堆,寻遍古方,从中医古籍中寻求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一次一次的试验,一次一次的失败,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在经历数百次试验后,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③研究中,屠呦呦甘于奉献,面对危险无所畏惧,在进行动物试验时,她从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青蒿素疑似有毒副作用。到底是动物本身的问题,还是药物所致?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当青蒿提取物放到她手里的时候,她没有丝毫迟疑,一口吞服而下。提取物的剂量从0.35克开始,递增至0.5克、1克、2克、3克、4克、5克。数日之后,从实验室里传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药物安全!不久,青蒿素被广泛用于疟疾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④近年来,屠呦呦仍持之以恒地进行青蒿素的创新研究,并更加关注老药新用的问题,不断探索青蒿素类化合物对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其中,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⑤凭借青蒿素的发现,屠呦呦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衣着朴素,过着平淡宁静的生活。她没有把名利看在眼里、揽在身上。面对赞誉,她总是淡淡一笑:“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屠呦呦的名宇源自《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青蒿是鹿儿所食的一种普通野草。屠呦呦正像那一株青蒿,如萬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

    ⑥屠呦呦,这位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攻坚克难,矢志寻蒿,完美的诠释了改革先锋的精神内涵。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矢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淡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第②段中描写屠呦呦完成使命的具体做法的句子。

    【3】阅读第②到④段,参照示例,简要概括事件内容。

    文章写了屠呦呦________________;以身试药,证实药物安全;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4】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屠呦呦“没有丝毫迟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三位同学对第⑤段中部分内容的批注,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对屠呦呦“衣着朴实”的外貌描写,体现了屠呦呦因为年纪大而不注重衣着的特点。

    B.“淡淡一笑”的神态描写和“没有大家的无私合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屠呦呦热情待人、谦虚诚恳的精神。

    C.“屠呦呦正像哪一株青蒿,如蒿叶般平凡,蒿花般淡泊。”这句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屠呦呦默默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

    【6】2019年国庆前夕,屠呦呦等8人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请联系短文内容结合自己对屠呦呦的了解,为她写一份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运动无价良药

    【健康调查】

    材料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过去只有王公贵族才易得的痛风.糖尿病等富贵病。据英国糖尿病协会报告,1935年全球有20亿人口,糖尿病患者有1500多万,而现在人口增加了2.5倍,但糖尿病患者却足足增加了10多倍。

    材料二:一个名为“运动就是良药”的研究项目发现,如果人们进行适量的运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可以预防50%的乳腺癌以及60%的大肠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我们自己才是身体最好的医生,运动这剂无价良药我们随时可以服用。但是,现状并不乐观。目前,全球每年有近500万人死于运动缺乏,这一数据还在逐年增加。

    材料三:美国一项基于54000人的死亡风险因素调查图:

    【健康咨询】

    某社区医生一天的健康咨询记录:

    (1)方××,男,13岁,初一学生;身高1.60米,体重163斤,食欲旺盛,走路易气喘,时常提不起精神。

    诊断:过度饮食.缺乏运动导致的肥胖。

    建议:适当控制饮食,每天坚持有一定强度的运动,如跑步.打球.骑自行车等,每次最好运动45-60分钟,通过出汗来消耗身体热量,排出毒素,减轻体重。

    (2)李××,女, 15岁,初三学生;脸色蜡黄,消瘦,食欲不振。

    诊断:学习紧张.久坐不动引起的消化不良,慢性肠胃炎。

    建议:利用零散的时间运动,如课间做一做蹲立的动作或者跳绳.爬楼梯等,还可以骑自行车上下学,以积少成多的运动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增加摄入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3)徐××,男,62岁,退休工人;近期吃得多,喝得多,尿频,易疲乏无力,体重有所下降。

    诊断:疑似糖尿病早期症状。

    建议:(1)需到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2)加强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在身体无不适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逐步提高运动强度;运动时尽量不要空腹,最好饭后1小时进行。

    【健康知识】

    ●当我们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血液冲洗血管壁,使原本处于收缩状态的小血管舒张以减少阻力,增加血流量,有利于清除血管壁上的脂类物质沉着,把机体深处的代谢废物最大限度地排出体外,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经常运动对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都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会产生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人产生愉悦感,调节心理状态,缓解不良情绪。有些疾病甚至不需要服用药物直接可以通过运动收到疗效,如不少轻度糖尿病患者只需坚持体育运动并注意饮食控制即可康复。

    ●运动要讲究方式方法。强度较大的运动如打球、跳舞等不宜空腹,否则容易导致血糖降低、四肢乏力、胃肠痉挛、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也不宜饭后马上运动,一般半小时后为宜。各种运动方式最好交替进行,如今天跑步明天可以游泳。运动后如果疲惫不堪、肌肉疼痛,休息一两天后不能消失,下次运动就需要减量;如果感到关节、韧带不适,应尽快就医,以防病情变得复杂或出现接连损伤。初练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运动的瘦子比常运动的胖子,患上慢性心血管病、肠胃病、糖尿病等的几率可能更大。

    B.运动时出汗不仅可以排毒,还可以消耗热量,燃烧多余脂肪,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

    C.运动后,会增进食欲,从而增加摄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可能会增加体重。

    D.运动后会出现肌肉疼痛、关节不适等症状,休息一两天后会自行消失。

    【2】围绕文本主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你从图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有条理地说说为什么运动是无价良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主任陈老师工作很忙,平时很少运动,体质不好,最近老是感冒,医生建议她加强运动,她制定了第一个星期的运动方案,这个方案还不够科学,请提出建议。

    时间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运动项目

    每天步行

    15分钟

    跑步1小时

    打羽毛球30分钟

    打羽毛球

    1小时

    时间安排

    上下班途中

    晚饭后

    40分钟之后

    早饭前

    修改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 )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       )品质(多选)

    A.自以为是

    B.忠于革命

    C.关心家庭

    D.不畏牺牲

    E.为革命献身

  • 13、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  间断——____

    2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用“∥”将这段话分两层。分两层的根据是什么?(   )

    A.先总体写,再具体叙述除夕热闹的活动。

    B.先交代时间,再具体写活动。

    C.先说节日名称,再说节日活动。

    D.先说在家的人如何过除夕,再说在外的人回家过年。

    3文中从“视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除夕之夜的热闹:“到处是酒肉的香味”是从______角度描写的;“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等是从_______角度描写的;“鞭炮声日夜不绝”是从_______角度描写的。

    4本段主要描写了除夕的哪些活动?你还知道什么节日?有哪些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说明文阅读。

    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的价值是多少?如果有人说值20万美元,你准会连连摇头,这不是吹牛吗?有位外国的环保专家曾经给一棵树的价值算了一笔经济账,这位专家认为一棵树作为木材来看待,其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从综合价值来计算就大相径庭了。以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为例,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能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价值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各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汇总起来竟有20万美元。

    也许你还有些怀疑,那么,请你不妨看看文学大师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吧。作者描写的是广州城外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它已繁衍成占地16亩的小“森林”,成为“鸟的天堂”,附近水域成了鱼的乐园。一棵树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树是绿色的生命。树不仅能吸收人们吐出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而且有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效用。因此,世界各大城市都十分重视种树绿化。

    德国国土的三分之一是耕地,三分之一是住宅、工厂、建筑物,余下的三分之一是森林。在那里,要移动或挖去一棵市区的树,须经市政府批准。此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森林城”之称,波兰首都华沙有“花园城”之誉。

    但是,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为23.84亿亩,只占世界的4.6%,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排世界第120位。

    1短文开头的问句,可以看作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比喻句 D.设问句

    2从“这不是吹牛吗?”我们可以读出一棵树的价值(  )

    A.一般 B.很高 C.很低 D.不高不低

    3短文中指出,移动或挖去市区一棵树需市政府批准的国家是(  )

    A.波兰 B.奥地利 C.德国 D.维也纳

    4短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A.举例和数据 B.举例和夸张 C.数据和比喻 D.数据和想象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改为字句

    ①那位先生很快把邮票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把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改为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生活,你一定拥有许多回忆:是开心、是快乐、是幸福、是温馨……请将这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请以《_____________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仔细观察漫画,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