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乌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文学常识、文化知识活学活用。

    1.丽丽取得了好成绩,便认为自己是最努力的人了,老师对她说,其实别人也许更勤奋,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都已离去了才想起。正如古人所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

    3.《卜算子咏梅》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的词牌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5.“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包括:东岳__________________、西岳__________________、中岳__________________、北岳__________________、南岳__________________

    6.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现在应该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那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祝愿;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

  • 2、解释字词的含义:

    家当:     安在:  

    因:     示:  

    堪:     举责:  

    市:     怫然:  

  • 3、看拼音写词语。

    gǎn jué fèi téng hé kuàng jiǎo huo zī gé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kě kào bà le cāi xiǎng zhǒng zhàng jīng yì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fěn suì zǒng zhī rǎn gāng jiě shì làng m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nài hé là bā zhōu yào bù rán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_______马 一_______书 一________飞机

    _______车 一_______鱼 一________铅笔

    _______树 一_______人 一________石碑

  • 5、形近字组词。

    __________  跨_____  楷__________

    __________  浮_____  挡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3)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_________

  • 7、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

    【甲】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 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我代表我的祖国

    ①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画家。

    ②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忽视、蔑视、歧视)。

    ③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坐在一起聚会。一个外国洋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动、激怒、激起)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④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⑤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⑥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⑦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动、轰动、惊动)了整个画界。

    ⑧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划掉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眼不识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第④段与第⑤段、⑥段的关系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5】第③段与第⑧段的作用是(  )

    A.过渡和总结,表现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B.前后照应,用对比手法烘托了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品质。

    【6】徐悲鸿是怎样的一个“有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合,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発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地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 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発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那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50名同学( )这次数学考试( )你儿子排第49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 )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 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淸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1】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后,母亲为何会“差点儿流下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的家长会上,母亲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是因为________;出乎母亲预料的事是________母亲因为________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

    【5】读完选文,你觉得母亲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上来。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大家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皮球掉到树洞里去了,小马________,小石________,小叶________,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找出小文的办法,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

  • 12、阅读与理解

    一串红璎珞

    那是19年前的事儿了。

    那年我7岁。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午后,外祖母急于帮外祖父铡草,便把她脖颈上戴着的那串红璎珞摘下,放在堂屋里高高的木桌上,风风火火地出去了。红璎珞是外祖母当年的陪嫁物,是她唯一一件首饰。外祖母显然把它看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总是形影不离地戴在身上。只是后来有几次做农活,这串红璎珞差点儿遗失,此后,每做重活时外祖母便会小心翼翼地把它从脖颈上取下来,束之高阁。

    红璎珞共由5颗殷红如血的玉石穿成,颗颗光洁圆润、玲珑剔透。对这红璎珞,我窥视已久。此时,它正无比真实地躺在那张紫檀木桌上,闪烁着光芒。我幼小的心灵躁动起来。于是,我搬来板凳爬上去,毫不犹豫地用小刀将那根纤纤细线划断,取下那串红璎珞上的两粒。然后一个人跑到村口那棵大榕树下,把那两粒玉米粒儿似的红璎珞当作玻璃球来弹着玩。

    整个下午是快乐而兴奋的。直到太阳落山,我才意犹末尽地从地上爬起来,捏着那两枚已滚成泥球的红璎珞回家。

    回到家里,外祖父和外祖母正一脸严肃地分坐在那张方桌左右。尤其是外祖母,脸上的泪痕犹存,仿佛刚刚哭过。他们严肃的表情告诉我,我闯祸了。我下意识地将握着红缨路的手摸紧,背向身后。

    “你有没有动过桌上的那串红璎珞?”尽管外祖父竭力克制自己,话语里还是渗透着一丝怒气。

    我内心一阵惶恐,使劲咽了口唾沫,轻声说:“没,我没拿。”

    “孩子,你要是拿了也不要紧,”外祖母的语调有些低沉,显得很疲惫,“但你一定要说实话,谁也不会喜欢说谎的孩子。”

    我不敢正视她如炬的目光,忙垂下头:“我真的没动过它。”

    外祖父勃然大怒,刚要发作,外祖母制止了他。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好了,孩子,回去睡觉吧,要记住外祖母的话,一定要做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人是要被瞧不起的……”    

    外祖母的话一直在我脑际盘旋。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寝食难安,心怀忐忑。我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勇敢地承认错误,以至于每当在口袋里触碰到那两枚红璎珞时,心便隐隐作痛。我想告诉她是我偷了红璎珞,但又怕招致训斥;我也曾试图将这些统统忘掉,可努力了许久,才发现我根本做不到。最后,我干脆把它们埋进了屋后的土坑里,以换取内心的平静,但它们依然顽强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我从此成了一个心事重重郁郁寡欢的孩子。这些当然躲不过外祖母的眼睛。同样是在一个午后,外祖母出人意料地将那串残缺的红缨路从脖颈上摘下来,笑吟吟地说:“我要去干活,你先替我保存一会儿,好吗?”我脑海里一片空白,茫然无措地将它捧在手里。

    等外祖母在我视野里消失时,一个念头迅速闪过脑海。我拿起小铲,没命地跑向屋后将埋迸土里的那两枚红璎珞挖了出来,然后放在水里洗干净,将它俩和它的伙伴们重新穿到一起。红璎珞重又焕发灿烂光芒。等我踩着板凳,如释重负地将那串红璎珞放在紫檀木桌上时,我感觉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外祖母回来后,仔细端详了桌上的那串红璎珞,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她只说了一句话,却让我终生难忘:“一个诚实的人其实是需要勇气的,孩子,谢谢你替我保存了它。”我终于从那段因谎言而惶惑不安的阴影里走了出来,重新找回了快乐…

    直到好多年后,我才想起,外祖母当年交给我那串红璎珞其实是冒了一定风险而且是用心良苦的,而我终究没有让她失望。如今,外祖母早已作古,那串陪她度过一生风雨的红璎珞也已随她的骨灰一起入葬。站在她的坟前,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泪雨滂沱。因为19年前的那个夏日,外祖母已经赐给了我一串让我受益终生的红璎珞:要想获取心灵上的平静,就一定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诚实是每个人颈项上的红璎珞,它不一定能让你的人生辉煌,却能让你的人格永远光彩照人。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1文章写的是“我”七岁时的一件事。但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不是说这时候的事,这几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内心一阵惶恐”是描写心理活动的。如果换成语言描写,应该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外祖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橡胶带来的启发

    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大约是在1817年诞生的。那时的自行车还很原始,除了车身和两个木头轮子之外,它既没有坐垫,也没有轮胎,这种自行车骑起来当然很不舒服。一直到充气轮胎被发明出来之后,自行车才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行车的充气轮胎竟然是位医生发明的。这位医生叫邓洛普,居住在艾爱兰。邓洛普的儿子很想有一辆自行车,为了满足他的要求,邓洛普就买了一辆送给他。小男孩很开心,他骑着车在铺满鹅卵石的街上跑来跑去。不用说,在这样的路上自行车肯定会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还容易摔跤。看着儿子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邓洛普非常心疼。

    有一天,邓洛普用一根橡胶水管在花园里浇花。当他将橡胶管握紧、放松,再握紧、再放松的时候,橡胶的弹性启发了他的思维。他想:能不能把这根灌满了水的橡胶管安装到自行车轮子上,借此减少车子在行进时的震动呢?

    按照这一大胆设想,邓洛普马上动手做了起来。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试验,他终于用浇花的橡胶管制成了一个轮胎。但是,因为这种轮胎装满了水,所以骑起来非常不方便。后来,邓洛普开始用气体来代替水。经过多次试验,充气轮胎终于在1888年诞生了。刚开始,这种新轮胎遇到了人们的嘲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很快就发现,用这种轮胎跑得更快,也更平稳。

    有个叫迪克罗的商人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专门开办了一个工厂来生产这种轮胎。后来,这个工厂就逐渐发展成大名鼎鼎的邓洛普橡胶公司。

    1原始的自行车轮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弊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是一个__________句,改成陈述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体会到邓洛普医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你还知道谁的哪些发明也是从生活中受到的启发的?请把你知道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故乡人

    今年暑假,我回故乡——石家庄。谁知第一次单独旅行就遇上了不测风云,车站翻建,火车开出十里外停车,这下我可傻了眼!我还背着两个大包袱呢!真是难上加难呀!我走了几里路,找到了公共汽车站,可是人太多,挤不上去,急得我直想哭。我准备坐三轮车回家,可是又一想,我兜里带的钱因为嘴馋,早就变成了巧克力、冰棍、汽水进肚子啦!剩下的钱不多了,给钱少谁肯拉我?再说,要遇上坏人,把我拉到没人的地方,抢了我的包袱怎么办?我犹豫不定,背着包袱转来转去。

    喂,小孩,你要坐车吗?一个洪钟般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过。我一看,一个三轮车工人在我面前停下来。他中等个儿,一张黑瘦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上身穿背心,下身穿短裤,冲(chòng  chōng)我憨厚地笑着。我问:叔叔,拉我去西建街好吗?接着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笑着说:行,小北京,俺送你去。哈哈!

    ——得(dé děi)等我姥姥给你钱。我不安地说。

    钱,要啥钱!他笑着说。

    说着,他伸出大手把我抱上车,又把包袱给我放好,就上车,一蹬,车子飞快地在大街上跑起来。当他听说我父母都是石家庄人,显得更热情了。我乐了,真乃天无绝人之路,我遇上好人了。唉!可麻烦又来了,大约骑了四十分钟,他说:到了!我四下一看,不对呀,这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呀!原来,我说西建街,他听成了新玉街。当我说明时,他忙说:对不起,我听错了,不过,小北京,我包你见到姥姥。说着,掉过车头就走。天真热啊!汗从他的双肩往下淌。忽然,他摘下草帽扔给我说:小北京,戴上!我深受感动,趁他不注意,拿出纸笔,写了几个字:感谢您,故乡人!落笔是:一个迷路的北京少年。写完,把纸条塞在草帽里。

    他终于把我拉到了家。姥姥对他千恩万谢,给他钱。他恳切地说:我是给工厂送货,顺路送小兄弟回家,不能收钱!说着亲切地拍拍我的头,蹬上车,走了。忽然,我想起了什么,忙追出院大声喊:叔叔,您贵姓?此时,一阵清风吹送来他的回答:故乡人!

    1】给短文中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序号上画“√”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除部首外有_______笔。

    3不测风云在本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短文,找出一处细节描写,在下面划上横线;这一细节描写的好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这一声吼叫,把大家的胆都吓破了。(注意划线处的写法,仿照句子,写一写你获奖时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抗震救灾英模代表团”的报告,谁都佩服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展示厅。

    1.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改变顺序,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到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鲁滨孙一点儿也不畏惧。(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提示:小学六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的时光中,是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同学们的友情陪伴着你。此时此刻,想到父母、老师、要好的同学,你最想说些什么呢?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对他(她)说说心里话吧!

    习作要求:1.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