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句子中带加点词的反义词。
1.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__________
2.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__________
3.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__________
4.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__________
2、根据提示填空。
1.遇到困难时,不能钻牛角尖,要懂得变通,这样才能让事情继续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正如《周易》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改变。这正是《礼记·学记》中“______,______,又日新”告诉我们的道理。
3.看到这批小队员在球场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老教练不禁感慨道:“青,______。”
3、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5)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全词语。
芽苞(______) 革故(______) (______)迟疑 (______)万仞
扶危(______) 蹑手(______) (______)不知 (______)寒来
风光(______) 若有(______) (______)无奇 (______)李四
轻笔(______) 千恩(______) (______)承颜 (______)三月
频频(______) 坚持(______) (______)日丽 (______)单行
5、按要求填空。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这两首诗分别与我国两个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有关。请你也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
2.恰当的引用可以增加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说服力。师傅在教徒弟学艺时常常教导徒弟要精益求精,超越师傅,就可引用《荀子》中的话:______。孝敬父母要趁早,我们常常会说: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读书需要用心并下苦功夫,就可说:读书须用意,________。劝说少年不虚度光阴,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奋进,我们就可引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少壮不努力,_______!张老师从不呵斥学生,总是耐心细致地促膝谈心,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真可谓是“随风潜入夜,______。”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诗句中“劲”的读音是___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感叹和惋惜。
6、朗读古诗《江上渔者》,完成练习。
【1】把诗句补充完整。
江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鲈鱼美。
君看___________,出没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mó méi
(1)君看一叶舟,出没(_____)风波里。
(2)小明今天没(_____)有去上学,因为他生病了。
sì shì
(3)春天来了,大丽花开了,把这朴素的院子点缀成花园似(_____)的。
(4)他似(_____)乎有一点不高兴。
dàn tán
(5)一个弹(_____)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6)他弹(_____)奏的乐曲非常好听。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渔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一填。
《江上渔者》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唤起人们对的注意。
【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诗意写诗句。
(1)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春雪》,感受韩愈笔下不同的景。
春 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芳华”在诗句中指的是( )
A.草色 B.鲜花
【2】“都”和“惊”分别写出了诗人内心的(______)和(______)之情。
A.失望 B.焦急 C.欣喜 D.遗憾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 ”和“ _______”这两个字体会出来的,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 ”有异曲同工之妙。
9、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击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共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这段话中,蔺相如抓住了秦王_______的弱点,步步紧逼,使秦王退让,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的品格。
【2】蔺相如的这种品格是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出来的。
10、阅读理解
爱国是很具体的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我们有一天出去旅行,忽然间暴雨来了。我们没有地方避风躲雨,孩子们向前跑,一看前面有个草棚,大家“哗”地冲了进去。大家也不考虑房子干不干净,只要有避雨的地方就很满足了。但这座房子在风雨中突然间要倒塌,同学们想尽办法扶住它,不能让房子倒塌。在这种情况下,我很有感慨,同学们,你们说是我们需要房子呢,还是房子需要我们呢?我看是我们需要这座房子。
这座房子就是我们的国家,再穷再破,都是我们的家,我们要爱她!我们国家不如别人,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有决心,我们会慢慢把她搞好,但我们一定要牺牲自己,有热爱国家的观念。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姐正好当选“世界小姐”。这位姑娘在电视上发表讲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了我的任务,我也要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她发表完这番讲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这个消息发布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三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三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一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亊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
注:上文是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在大陆的讲演稿片段。
【1】写出文章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填空。
一个人,只要把自己的行为和祖国的 联系在一起,就要 ;一个国家中,每一个人都 和祖国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国家就会 。
【3】作者用避雨需要房子做比喻,讲清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又举以色列姑娘当选“世界小姐”这个事例,讲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4】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原两句话的位置可以调换)
(1)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 我要出来竞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你或你的同伴代表学校走出校门的经历,说说你对“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这个道理的感受和体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孔子游春(节选)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毫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联系上下文,“奔流不息”的“息”可以解释为________;“或方或长”的“或”可以解释为________。
【2】这段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仿照文中的写法再补充一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借水喻人,发人深思,他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一斑。孔子的确是一位________的老师啊!(从文中找一个词填在横线上)
【4】你是不是想到了孔子的一些名言?请填一填吧。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②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在本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本段最后连用“跨、飞、溜、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 )
A.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
B.时间去得快来得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
【3】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
【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母亲的“土月饼”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到来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土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了香喷喷的芝麻。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做的馅就露出来了,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吃的时候,一只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连掉下来的渣都一点点舔掉。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上买来糯米,经过淘洗,再把白花花的糯米铺在一个大筛子里,然后不停地搅动、翻转,以便尽快去除水分,直到水汽完全蒸发掉,这才拿到磨坊去磨成米粉。米粉带回家,母亲先把米粉倒进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地把包着馅料的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模子上有五个圆形的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我们把双手洗净,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米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⑦好不容易等到月饼出锅了,看着冒着热气的月饼,我急不可耐,趁母亲不注意就抓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嘴的桂花香,和着豆沙的甜润,再加上薄荷的清凉,真是美味无比!
⑧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而且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那么有味。想起母亲的“土月饼”,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1】用简洁的文字补全文中母亲做月饼的工序。
买糯米→淘洗糯米→( )→做米饼→( )→捏雏形→( )→( )
【2】短文中的一些语句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请用心读下面的句子,分别从用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①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从用词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②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支支欢快的舞蹈,火光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__________
【3】短文写的是“母亲的‘土月饼”’,而第①③段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单位发的月饼”与“那时候的月饼”,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心愿
雨后,静静的山林里,开了一朵、两朵、三朵……金黄、银白、鲜嫩的蘑菇。远远地一望,像是散落在草丛里银白色的小星星,闪闪烁烁,又好像草根儿撑起的一柄柄小白伞,遮住风风雨雨。
忽然,一顶小草帽一闪,出现了一个娇小、轻盈的身影——是一个小姑娘。她那灵巧的小手轻轻地把一棵棵小银星、一柄柄小白伞放进挎着的小竹篮里。偶尔,还回头望一望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
我猜想:妈妈今晚会夸奖她的,因为她给饭桌上添了一道新鲜的山味。
我猜想:同学们明天会羡慕她的,因为她从集市上换回了一个好看的文具盒。
她回头望着山脚下那间白色的房屋。好久,我听见她喃喃自语地说:“老师,您喝了我熬的鲜蘑菇汤,病,一定会好些的。”
啊,我不必再猜度了,我已经觉得一股股暖流淌过心间。
我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也采起一朵又一朵鲜嫩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她的竹篮里。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喃喃自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我”看到小姑娘时,产生了哪些联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写反问句。
(1)这是中国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加工厂。
(1) 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一个汉语家园。(修改病句)
(2) 乡亲们说:“我们要做好生态农业。”(改为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3) 人类 的 语言 在 发展 变化 (连词成句)
(4) 农民们把米粉出口到美国。(改为被字句)
(5) 难道你不认为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吗?(改为肯定句)
19、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①今天,人民子弟兵非把这段溃口堵上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反问句。
(1)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天地
文题:我最喜欢的___________
要求:学习这一组课文中作者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