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战争
D.武则天统治时期
2、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3、借着新冠病毒疫情之机,台独势力“反中”、“抗中”政治操作不断,企图用行政手段破坏、切断两岸关系。下列历代中央王朝管辖台湾措施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元朝在台湾设置了宣政院
B.元朝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
C.康熙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
D.1885年清朝在台湾废府建省
4、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表现。宋代开封与长安相比,最大的不同点:( )
A.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B. 布局严整对称
C. 出现有名的商帮 D. 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5、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科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B.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来源之一
C.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D.科举考试存在弄虚作假行为
6、下图所列各项与唐朝有关的是
A. B.
C. D.
7、《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 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 重用有才能的人
8、结束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的政权是( )
A.北宋 B.契丹 C.辽 D.西夏
9、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中描写的情景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10、他统一了女真各部,12世纪初起兵抗辽后,建立大金。“他”是
A.宋太祖 B.阿保机 C.元昊 D.阿骨打
11、下列有关阿骨打的事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2世纪初,起兵抗辽,取得胜利
B.1115年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C.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D.1127年领兵俘天祚帝、灭辽朝
1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专制统治不断加强,构成了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如下图所示,从图1到图2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3、某兴趣小组在学习某政策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你认为该卡片反映的是什么政策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君权强化 D.文化专制
14、他所带的军队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立志北伐收复中原,最终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请问他是( )
A.岳飞 B.卫青 C.关羽 D.狄青
15、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时提出下列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创立于唐朝
B.科举制为古代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C.科举制于广泛选拔人才
D.科举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垄断仕途的局面
16、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巩固统治,它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7、为了写论文,小历搜集了《契丹的兴起》《西夏王元昊》《辽、宋、夏的和战》等书籍,据此推测其论文主题应是
A.各民族友好往来 B.民族政权的并立
C.藩镇割据的时代 D.国家的短暂统一
18、2010年1月,某国环境部长拉梅什先生在访问中国时,以历史上两国文化交流的例子风趣地说,他现在就是到中国取环保经的“气候玄奘”,该国为( )
A. 印度 B. 日本 C. 朝鲜 D. 美国
19、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收精兵②削实权③制钱谷④废丞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清初,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和经营台湾,被台湾同胞尊称为“开台圣王”的是( )
A.郑成功 B.刘铭传 C.戚继光 D.吴三桂
21、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体的通史巨著。
22、唐朝时高僧__________ 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贞观年间,高僧__________ 西游天竺取经。
23、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4、女真族的崛起
(1)金的建立时间是____年
(2)金的建立者是____族的____,他就是金太祖。
(3)金的都城在____
(4)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____,发展____,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25、北宋大画家张择端创作了我国美术史上不朽的作品________。
26、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_____,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是_____。
27、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8、________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9、宋代是个手工业和商业空前发展必盛的时代。手工业方面,江西_____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商业方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______。
30、宋元时期海路:宋元时期造船和_______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__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列举封建社会建都于长安的主要朝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地方势力过强会威胁中央政权,造成国家混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史之乱平定后,藩镇势力不仅没有消除,相反却更加发展……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内调,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乘机进扰,因而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又在西北、西南加强藩镇。为了巩固统治,在内地也实行“以方镇(藩镇)御方镇”的方针,在关中、关东、江淮地区广置藩镇,以求互相制约……藩镇割据期间,藩镇与朝廷之间,藩镇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难。朝廷能控制地盘日益缩小,只能加倍剥削、役使控制区内的人民。藩镇在其控制区内更是增加赋稅、兵役、徭役,滥施刑罚,对人民实行残暴的军事统治。这些,都是阻碍破坏社会经济的原因,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二 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