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衡水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

    A.藩镇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 2、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最优秀的剧作家是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郑光祖 D.白朴

  • 3、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纺线织布

  • 4、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边疆地区 B.发展经济 C.维护清朝统治 D.与民休息

  • 5、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中榜的考生,你不可能

    A. 熟读四书五经

    B. 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C. 会写作规范

    D. 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 6、唐太宗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在……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里的镜子是指(  )

    A.魏征

    B.姚崇

    C.宋璟

    D.杜如晦

  • 7、下面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炫耀明朝的强大

  • 8、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

    A. 大相国寺

    B. 王府井大街

    C. 朱雀大街

    D. 长安街

  • 9、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满江红》 B.《念奴娇》 C.《资治通鉴》 D.《史记》

  • 10、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重要依据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 11、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A. 辽夏向宋称臣   B. 北宋割地求和

    C. 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 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 12、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资治通鉴》 B.《窦娥冤》 C.《水浒传》 D.《红楼梦》

  • 13、他曾奋起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并于1368年建立明朝,他就是

    A.李世民 B.朱元璋 C.朱棣 D.郑和

  • 14、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

    A. 李林甫   B. 杨国忠

    C. 安禄山   D. 史思明

  • 15、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墓,位于他称帝的城市。如果你想实地去参观,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南京

    C. 开封   D. 洛阳

  • 16、“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材料简述的是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应用于军事方面

  • 17、“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A. 经济发展 B. 吏治清明 C. 人才济济 D. 文教昌盛

  • 18、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 19、没有坚持初心,投降敌人为世人诟病的明朝将领是

    A. 吴三桂

    B. 努尔哈赤

    C. 马三宝

    D. 魏忠贤

  • 2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分封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活字印刷术          ④行省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建立: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_____年继承汗位。1271年,他改国号为____,次年定都于_____

  • 22、   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_______民族的生活。

    (2)与北宋对峙,定都兴庆府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1227年,它被_______军队所灭。

    (3)1115年建立政权,1127年灭亡北宋,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它在______年被蒙古所灭。

    (4)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__________

  • 23、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从______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2)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24、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______(古代地区名)赞普;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充实中华文明的典型事件是_______

  • 25、作用:加强了____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26、由于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拥戴为________。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 27、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 28、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 29、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 30、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同时,由于地方势力的加大,形成唐末_____的局面。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1.金                    A.忽必烈                    a.党项

    2.辽                    B.元昊                       b.蒙古

    3.西夏                 C.阿保机                    c.女真

    4.元                    D.阿骨打                    d.契丹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殿试制度的创立者_____。

    (2)《本草纲目》的作者_____。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_____。

    (4)《水浒传》的作者_____。

    (5)《桃花扇》的作者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完成(1)~(3)题: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