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兰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分别写出与诗句相对应的节日和习俗在后面括号里。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_________)(________

  • 2、课内阅读练习

    1、请分析下面语句的意思:

    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指》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3、填上适当的量词

    (  )文件  一(  )台灯  一(  )花生米

    (  )绿茶  两(  )转椅  两(  )写字台

     

  • 4、照样子,写词语。

    (1)例:头涔涔(ABB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千门万户(千×万×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家都喜欢吟诵古诗应景。感叹时间如水不能倒流,人们会想到《长歌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人们就会想到《石灰吟》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想到百感交集的复杂心情,我们就想到了《诗经·采薇》 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子去了,___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___?(《匆匆》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阔送青来。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排”的意思是( )

    A.排列。

    B.推开窗。

    C.推开门。

    【3】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从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______的形象。

    (2)诗歌后两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

    【4】具体说一说,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 7、默写《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理解词语。

    卜算子: ___________鲍浩然:_______

    之:___________ 浙东: _________

    欲:___________   才:___________

    始: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_诗,第一句诗用了_________的手法,第二、三句诗用了______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面几句借春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_________

    4这首词王观起首用_______比喻_____,用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然后进行_____问,“______”?然后回答:“_________。”这是指_______的地方。接着,作者感叹:____________。最后,作者嘱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的上片着重写______,起首两句,运用_____,把______变成__________,把______时所见______化为_______

    6“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指__________;二指__________

  • 8、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长 相 思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1两首诗词都写到“枫叶”,两者借助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请简要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李煜《长相思》的下片“菊花开,菊花残”两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下岗了,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儿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也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旅途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jīng   zhàn)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盒,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盒里投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响声,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的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我听来,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的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达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盒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小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盒里。这一切几乎是qiāo   qiǎo)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   )的气氛之中。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读短文中的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依次写出对应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 )                     知晓 ——( )

    振奋 ——( )                           挫折 ——( )

    【3】按要求写句子。

    (1)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20路电车的座位上。(缩写句子,只留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改为陈述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一句中的“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这一切”是指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短文最后一句话,在正确答案上打“√”。

    ①“我”脚下的人行道比过去真的变宽敞了。(       

    ②“我”从双目失明的中年人身上得到了启发,决定要正视生活中的挫折,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用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我”有急事要赶紧去办,不能拖拖拉拉。(       

    【6】第一段中“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乞讨者的乞讨是“庄重”的呢?请你具体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训练。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枚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温暖。

    小时候,在乡下,很穷。但是每天早上起床时,妈妈常会给我们六个兄弟姐妹一些惊喜,因为她可以变魔术似的,在桌上摆出一些时令水果,这是匪(fěi  fēi)夷所思的,因为我们买米的钱都没有,怎么可以奢侈(chǐ yí)地吃到水果?但是妈妈做到了。春天有枇杷、夏天有龙眼、秋天有石榴、冬天有板栗(lè lì……

    那是些丰美富足的早晨,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然后第一个跑到不远的万果园里去捡风落之果,在水果成熟季节,晚上总有风吹落一些被小鸟啄过或者承受不了自身重量的果实,果园主人对于起大早来捡落果的穷人,一直心存宽厚与仁慈,没有刁难,而是默许。有一次刮台风,龙眼树下都是果实,我们几个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叫老天有眼,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结果,我们被妈妈臭骂一顿:我们怎么可以幸灾乐祸?人家的损失有多大,我们怎么可以高兴呢?妈妈的想法是朴素的,人家落难(nàn  nán)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否则就是没良心,就应该内疚。  

    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梦到那些诱人可爱的风落之果。今天,我又看到了它,那是一枚滚落在乞丐面前的硬币……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3简析标题中风落之果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现了乞丐、便利店门口的女士和果园主人怎么样的品质?

    A、善良慷慨     B、宽厚仁慈      C、拾金不昧

    乞丐(          便利店门口的女士(          果园主人(      

    52自然段结尾处有一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与描写母亲有关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妈妈臭骂我们,她有着朴素的想法,那妈妈的想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全文,你有什么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在第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

    2)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4回答问题: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的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1解释文中画线词语的意思。

    荒无人烟: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_____描写,从这段话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__________的小红军形象。

    3那个小红军的干粮袋里装的是               ,但他不要陈赓的青稞面,这么做是为了                                  ,小红军死亡的原因是             ,我是从文中                                      读出来的。

    4你认为短文中的小红军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赓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②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③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古人因何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在选文中找出来。______________

    【2】读第①段,说说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②作者觉得虽然“丁香结”负担着解不开的________,但人生也正是因为有解不完的问题,所以才不至于太________了。这体现了作者________的人生态度。

    【4】读最后一句话,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怎样的结,又是如何解的。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在那颗星子下

    作者:舒婷

    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luō)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花雨红殷殷(yīn)的梦中。

    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

    ③初一时,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十一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绷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近十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读书。

    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当大摇大摆屡屡犯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

    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gū)老师长得还神气。

    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liào)在一片惴(zhuì)惴然的黑暗之中。

    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cuō)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小曲(其实我根本不会吹口哨,多少年苦练终是无用)。在那一瞬间,我觉得她一定觉得歉疚。为了寻找一条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⑧第二天我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开电灯。守着一盏捻小了的油灯打瞌睡,却不忍叫醒我起来早读。我顿足大呼,只好一路长跑,幸好离上课时间还有十分钟。

    ⑨翻开书,眼前像骑自行车在最拥挤的中山路,脑子立即做出判断,那儿人多,那儿有空档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选择。我先复习状语、定语、谓语这些最枯燥的难点,然后是背单词。上课铃响了,b——e——a——u——t——i——f——u——l,beautiful,美丽的。“起立!”“坐下。”赶快,再背一个。老师讲话都没听见,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样咕噜咕噜。

    ⑩考卷发下来,我发疯似地赶着写,趁刚才从书上复印到脑子的字母还新鲜,把它们像活泼的鸭群全撵到纸上去。这期间,林老师在我身旁走动的次数比往常多,停留的时间似乎格外长。以致我和她,说不准谁先抗不住,就那样背过气去。

    成绩发下来,你猜多少分?一百一十三分!真的,附加两题,每题十分,我全做出来了。虽然beautiful这个单字还是错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从此我也把这个叛逃的单词狠狠揪住了。

    那一天,别提走路时头抬得有多高。

    慢!

    过几天是考后评卷,我那林老师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题,我便像根木桩戳(chuō)在讲台边不动了。她微笑着,惊讶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五十双眼睛前面,把我刚刚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条考过。你猜,重打的分数是多少?四十七分。

    课后,林老师来教室门口等我,递给我成绩单,英语一栏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视的“优”。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很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在记忆的银河中,我的老师。

    【1】通过阅读短文,你认为题目中的“那颗星子”指的是谁?舒婷为什么要用“在那颗星子下”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文中摘录一句能够表达作者当时心情的景物描写,并且写出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舒婷的语言生动传神,风趣幽默,许多词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妙趣横生,请你摘录一句你比较喜欢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写出你喜欢这句话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一件事,实际上是“我”的一次教训。那么把文中的“像一只小铃”给成“像一个警钟”,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倩和王灿两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后,对林老师是否是个好老师,展开了辩论。

    高倩:我认为林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她故意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考舒婷,弄得舒婷下不来台,特别难堪。这位老师一点也不爱护学生。

    王灿: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林老师是一位好老师……

    王灿会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你替她辩论辩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不少于3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

    1.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 20、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请你用具体事例突出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写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