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成语补充完整。
(____)一(____)三 金(____)辉(____) 不(____)而(____)
震(____)欲(____) 触(____)旁(____) (____)无(____)席
2、运用联想、想象,丰富下面的语句,其中要有一个比喻或拟人句:只要保留原词语的电(闪)、雷、雨(水)即可。
原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电闪雷鸣,雨水如注。
扩展句:闷热的夜,令人窒息。忽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1)燕子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再开的时候。
(2)________,___________,又剩些什么呢?
2.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长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_______的作品。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喜欢_______和_______。
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概括为:流落荒岛→_______→_______→_______→获救回国。小说表现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匆匆》是一篇 散文,作者_______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采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法。文章紧扣“__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读古文《学弈》,完成填空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__________)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_____)”“(_____)”,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___》《___》《___》合在一起称“四书”。
6、阅读理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__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 表达了诗人隐居的闲适和对山水田园的喜爱之情。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之所以有名,只是因为用了照流两个动词。
C. 这首诗以空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
D. 竹喧归浣女写浣纱女子归来路过竹林传出欢声笑语。
【5】尾联中王孙指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
君看一叶舟,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往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这个词写出了江岸上___________的景象。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把鲈鱼的鲜美和捕鱼者的艰辛进行对比
B.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会让人联想到《悯农》中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C.本诗后两句的朗读节奏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本诗语言质朴,朗读时应用叙述的语气进行朗读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资料 ①创作背景:诗人在苏州、常州一带查看水情时,目睹江中的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上起伏,由此联想到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故而创作了本诗。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为人民的幸福出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呜舂涧中。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下列词语。
闲:______________ 空: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 可怜: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江吟》写的是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
B.“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暮江吟》中“瑟瑟"的意思是“深红色"。
D.《鸟鸣涧》一诗以桂花落来衬托夜间的寂静。
【3】理解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鸟鸣涧》《暮江吟》的相关知识有误的是____
A.《鸟鸣涧》《暮江吟》的作者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B.《鸟鸣涧》以桂花、月、鸟等景物,映衬了春山的空寂和春涧的幽静。
C.《暮江吟》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D.《暮江吟》写了秋江落H和露珠映衬下的新月。
(2)写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暮江吟》一诗中,前两句写__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后两句写_________时江上的美景,从“_________”一词中可以看出。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①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 高兴)。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农夫上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您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您的降临,您终于来了。”
②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祷什么呢?”
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无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④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⑤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⑥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⑦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⑧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
⑨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 风雨),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1】在文中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2】用“/”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
【3】想一想,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联系上下文,在第⑧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
【5】读完本文后,你受到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赏析《寓言两则》,回答问题。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还可以换成另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很后悔”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接受劝告后,他________,羊再也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亡”的意思是________ ,“牢”的意思是________ 。
11、阅读短文,答题。
茶杯与茶壶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糊涂了吧,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此时,年轻人 。
【1】“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
“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种( )解释。
【2】请你照样子各写出两个成语:
①一心一意(含数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寥寥数笔(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依次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并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年轻人“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欣喜若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空。
欣赏是________的,欣赏者应有宽大的________,把别人的________包容;被欣赏者应有自尊心、____________、远大的目标。
【3】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4】短文列举了哪两个事例来说明“欣赏是一种善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林清玄在感叹( )
A.自己不如小偷聪明。
B.小偷技术高、能力强。
C.小偷很有前途。
D.小偷能力非凡,但做了不正当之事,并为此惋惜。
【6】用“ ”画出文中描写列夫·托尔斯泰和那个小偷被人欣赏后所产生的变化的语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吃荤的植物
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食”,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②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②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它们布设“陷阱”(jǐng)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沾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茅膏草的叶子略呈半月形,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计。昆虫一旦碰到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即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够“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③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1】上文的说明对象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第②自然段说明内容包括:A.吃荤的植物捕食的基本式样 B.吃荤的植物捕食的原因。
请按文章说明顺序加以排列,在横线上写出字母。以上内容的顺序是先写______,再写_____。
【3】文中画线部分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定 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能 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我哪能离开呢?”换一种说法:___________。文中用反问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
【3】父亲的这段话写出了父亲哪些品质。在对的后面打“√”。
(1)自以为是( ) (2)忠于革命( ) (3)关心家庭( )
(4)不畏牺牲( ) (5)为革命献身( )
15、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1:老农打死了狼。
老农把狼打死了
1.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绳勒红了红衣少年的肩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红军夺下了泸定桥。 泸定桥被红军夺下了。
3.巨浪磨圆了岸边的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恶的草地吞没了老同志的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身在热带,即使有衣服也不用穿。(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丢失手表的我在附近的几栋教学楼白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贴了几张寻物启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儿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两位好心的先生,我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们!”(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手指、杨柳……这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普通事物,在作家们笔下变得饶有趣味,引人深思。我们身边还有许多普通事物值得写,选择一个能使你有所感触的写一写,要写清事物特点和你从中得到的感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