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常识积累。
1.老舍,原名____________,字________,新中国第一位获得“_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沈从文,字____________,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撰写出版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
2、请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___假虎威 ___公移山 ___灾乐祸 ___营狗苟
无___生非 —___不染 宠___不惊 ___垂不朽
①褒义词有__________
②贬义词有__________
3、我会了解摸挲的不同意思
摩挲(mó suō):________。
摩挲(mā sā):________。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眉_____目_____ _______无声 精疲__________
老态__________ 重整________ __________鼎沸
(1)妈妈下班后累得_____,我赶紧跑过去给她捶捶背。
(2)虽然老师没来,但教室里_____,同学们都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经验 详细地______________的光彩
_______的声音 用力地 ______________的力量
6、课外诗歌阅读。
禾熟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释】①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②窦:此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④啮(niè):同“嚼”,啃、咬。
【1】诗歌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人描绘的画面。
________
【2】与《乡村四月》相比,《禾熟》在内容与情感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
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诗句划节奏。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____)
(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____)
【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写的《_________》,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风俗,如:____、_____和_____。
9、阅读,完成练习。
《鲁滨孙漂流》节选
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把我每天的经历一一用笔记下来。我这样做,为的不是留给后来的人看(①我不相信以后会有人到这荒岛上来),只不过写出来给自己每天看看,减轻一点儿心中的苦闷罢了。我的理智现在已经能够逐渐控制我的失望心情,②我开始尽量安慰我自己,把当前的好处和坏处加以比较,使自己能够知足安命,并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我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
……
【1】根据课文内容给文中①②处填上关联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减轻自己心中苦闷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为了使自己更理智,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他的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这种方式被很多在困境中的人采用,请你用这种方式,帮帮一位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而焦虑不安的同学,并提出建议。不足与优势可以根据生活情况虚拟。
不足:
优势:
建议:
10、阅读下在的语段,回忆所学过的课文,然后按要求答题。(8分)
说实在的,田螺很好看。整个身子,圆乎乎的,被包裹在那个深绿色的硬壳里面。硬壳上,有一道向右施转的沟纹,从头转到尾,越来越密。头部,有个圆锥形的硬壳口,上面覆盖着一层角质的硬片,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
(1)这段的构段方式是_____________,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田螺“奇妙”的外表(3分)
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道结实而又严密的门户,时刻保护着田螺内部的各种器官”是________句,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课外阅读。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十分疲惫。这一阵儿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有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马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呀,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儿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赓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着什么东西呢?
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1】找出表示红军过草地艰难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为什么要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赓提出帮助小红军,小红军是怎样拒绝的?请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 陈赓 | 小红军 |
第一次 | 劝小红军骑马 | ____________ |
第二次 | 命令小红军骑马 | ____________ |
第三次 | 叫小红军一块儿走 | ____________ |
第四次 | 要送小红军青稞面 | ____________ |
【4】陈赓想起了一连串的孩子,他们和小红军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说一说你对陈赓和小红军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 无所需求 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 它的顽强 我觉得人不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 不求索取 只要给予 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这篇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记叙文?( )
A.记事的记叙文
B.写景的记叙文
C.状物的记叙文
D.写物和喻理的记叙文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中标出序号。
清热败火 ______
A. 失败 B. 打败 C. 搞坏 D. 解除,清除
真顶得上清凉饮料_____
A. 支撑 B.顶撞 C. 相当,抵 D.顶替,代替
【3】概括文章第2、3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5节空格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13、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了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石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更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是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晓得会怎样呢。”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答题。
茶杯与茶壶
①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②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藏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
③年轻人沾沾自喜,问:“这幅画你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说:“大师糊涂了吧,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④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此时,年轻人 。
【1】“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
“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不正;②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种( )解释。
【2】请你照样子各写出两个成语:
①一心一意(含数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寥寥数笔(AAB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依次摘录文中描写年轻人神态或内心的词语,并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年轻人“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对我说:“我今晚加班,回家会晚一点儿,你先睡觉。”(改成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回答。
A.我们将要进入中学读书,感到新鲜和兴奋。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爸爸说:“我希望你能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谷低着头,那是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了骨头,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他会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都举手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改写成陈述句:
19、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词或几个词写一句话。
窗户 黑板 桌椅 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