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嘴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飞机排成人字形,像银燕一样飞过天空。_______

    2.云彩像一团团雪白的棉花糖,轻轻地飘浮在空中。_______

    3.秋天正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_______

    4.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_______

    5.茉莉花开,香飘万里。_______

  • 2、日积月累。

    1.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_________”,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__________”;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暗含对于“______”的怀念之情。小朋友们还特别盼望得到压岁钱,传说压岁钱寓意“_________”。

    2.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王安石的“__________,春风送暖入屠苏”让人想起温馨幸福的_____节;杜牧的“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让人想起哀思如潮的_______节;王建的诗句“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让人想起合家团圆的__________节。

  • 3、结合课本内容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古诗词中处处渗透着传统的节日习俗。元宵节放灯习俗悠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下名句“_______”;寒食节有“改火”的习俗,在唐代,皇帝为表达恩赏,会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韩翃的“_______”描写了这一习俗;中秋赏月是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习俗,王建就留下千古名句“_______”;重阳登高在唐代尤为盛行,王维就曾写下“_______”(填字母)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3)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鱼的寓意是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中,作者借用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_之情。

  • 4、《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专心致志的句子是       ;另一个人学习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填原文)

  •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等闲:

    磅礴:  

    逶迤:

    望断: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 7、课外阅读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  ) 荒(  )

    锄(  ) 我衣(  )

    2填空。(查阅资料)

    陶渊明,字(   )又名( ),(   )(代)诗人,诗人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弃官隐居。但特别喜欢(   )(花卉的名称)。

    3理解性填空。

    (1)这首诗写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地从事田间劳动的诗句是   ”

    (2)抒发珍惜这种生活,希望一直能远离尘嚣,隐居田园的诗   ”

    (3)体现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一、二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

    B. 三、四句可以看出诗人不是很会种地,但为了不使豆苗荒芜,他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虽然很辛苦,但诗人并不抱怨。

    C. 五至八句写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不觉可惜,“愿”字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D. 本诗的主题是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坚决与统治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5选出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

    A. 五、六句表面是平淡之语,但这种平谈正好映射了结尾句“但使愿无违”,使“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B. 这道诗用语平谈自然,朴素、自然、平淡的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平谈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到了和谐的统一。

    C. “种豆南山下”是幽美之句,“带月荷锄归”是平淡之语;前句虚写,后句实写。全诗在平谈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D. 本诗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美妙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 8、阅读理解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解释词语:

    值:__________ 屐齿:   小扣: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_______________

    3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春色”、“红杏”、“出墙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语段阅读。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时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安定——________ 信心——________

    沉着——_______   伟大——________

    2 画出描写父亲神态的句子。

    3此时,法庭上父亲脸上的表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是_________,“伟大的力量”指___________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变

  • 10、课外阅读。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有删改)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2)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

    【2】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末句子的作用。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确实得天独厚。它是大自然妙手偶得的杰作。幸运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的人类,当他们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拥有光明前途和希望的物种。

    1.用字组成词语填空。 .

    (   )的人类在茫茫宇宙中这块微小绿洲上(   )地生活。

    2.联系上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地球?

    3.这是课文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有 关系,起 作用。

    4.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  

     

     

     

  • 12、阅读理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写的就是三峡风光。

    三峡,是瞿塘峡峡,巫峡,西陵的合称,长江三峡的自然景色,概括起来说:瞿塘雄,巫峡奇,西陵险。

    瞿塘峡在三峡的西头,西起白帝城,东起黛溪,长8公里。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峡西入口处,西岸悬岸壁力,直冲云霄;江上双峰欲合,如门半开,叫夔门,又叫瞿糖关。矗立在北岸的赤甲山,想一名披甲的士兵,山嘴尖尖,似一只鲜艳的蟠桃,所以又叫桃子山,南岸的山峰银光闪闪,名曰蓝山,它们唯物雄壮,把守着三峡西口。再看底下,瞿塘嘈嘈急如弦,回流溯逆将覆船。江水受束,湍流似箭,古代的一叶扁舟,碰到狮吼雷鸣般的旋涡,覆舟顷刻,怎不与人胆战心惊呢?

    从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渡口42公里的峡谷是巫峡。巫峡的山体是石灰岩,由于水流的长期溶蚀冲刷,深壑陡崖,秀峰迭起,悬崖逼江。江水在千重闸中奔腾,七折八弯。山上林木葱郁,绿肥红瘦。江上水汽蒸腾,崖顶云霞变幻,景色权佳。

    从香溪口到南津关,全长75公里。这就是三峡中最长的西峡陵。西陵峡中央有些宽谷,险滩多,西陵峡的特点。川江上的5个险滩,如控岭滩,青滩等,都集中在这里。有民谣说:出了南津关,两眼泪不干,想要回四川,难于上青天。

    三峡风光如此奇异,难怪有人说: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河之壮,庐山之幻,它兼而有之。游人在船上欣赏百里三峡画廊,激流似箭,闪金烁银,群峰飞驰,扑面而来,真叫人心旷神怡,拍案叫绝。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各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瞿瑭峡、巫峡、西陵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做一个导游,你将从哪些方面对三峡风光进行恰当的介绍,让更多的游客了解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一句赞美三峡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 上所有的一切者在书里。”

    ②“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③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四千多本书, 每天晚上必须用眼睛扫一遍,才关灯睡觉。’

    ④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⑤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虚拟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的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⑥谈话是个相互寻找与自我寻找的过程。这谈话使我高兴,因为既遇到知己,又发现了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⑦闲时,从书架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文字的大脑,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 打开来读是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早已成为有生命的了,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⑧当一本旧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般滋味。不仅它的内容,-切一切, 都与今天相距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刷的字体,都带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水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倒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⑨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她藏书及摸书的嘴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 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情像沉浸在一幅迷人的画里。

    ⑩忽然想到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嗜书如命:_______________

    ②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

    【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

    【3】“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一句中,“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指什么?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

    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次提到“翻翻、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书的韵味。这三个词语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的说明书,完成练习。

    板蓝根颗粒说明书(部分)

    主要成分

    板蓝根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等。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克,一日3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2.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10.本品有效期为36个月。

    【1】板蓝根颗粒药品的主要成分是____,它的药物功能是______,药品的保质期是_____

    【2】注意事项第6条中,“禁用”“慎用”可以互换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慢性病严重者以及儿童、孕妇都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B.发热体温超过38℃时,可以通过及时服用板蓝根颗粒来清热降温。

    C.服用板蓝根颗粒时,如果还需服用其他药品,要咨询医师或药师后再服用。

    D.服用板蓝根颗粒时,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吃辛辣、鱼腥食物。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练习。

    (1)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若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的时候。

  • 17、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乐园。

    1.对于盲人来说,难道他们不渴望见到红花绿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南沙群岛。(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风一吹,满山的茶树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火一样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张四十美元的罚单。(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形势,这是事实。(把一般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机里传出雄壮有力的战士们的歌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紧紧地缩成一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扩句:小明爱钓鱼。(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我们坚持植树造林。我们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小学六年的学习与生活,喜忧相伴——或快乐让我们永记,或悲伤令我们难忘,这些都是我们成长的经历,都值得我们去感激。我们要感谢父母,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感谢老师,给了我们的关爱和启迪;感谢朋友,伴我们健康成长;感谢对手,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请你以“谢谢你, ”为题,写一篇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