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种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蔡伦 B.毕昇 C.沈括 D.郭守敬
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做了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
②设立驻藏大臣
③设立军机处
④废除宰相制度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3、70年前的4月23日,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隆隆炮声中,人民解放军序列中一个崭新军种——海军,在长江岸边的江苏泰州宣告诞生。这支海军指的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北海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4、“外国人说他是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中国人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它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5、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流“复兴号”动车组港珠澳大桥
A.居住环境的变化 B.交通设施与出行方式的变化
C.电信事业的发展 D.衣着服饰与审美意识的变化
6、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淸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7、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这种现象
A.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
B.得益于阶级矛盾的消除
C.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导致耕地面积迅速减少
8、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人口迁移。唐朝中后期,人口大量南迁,南方人口规模第一次赶上北方;北宋末年,再一次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浪潮,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环境恶化已不适合居住 B.南方文化水平比北方先进
C.唐宋时期统治者组织移民 D.人口南迁促进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9、2017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②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③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④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向西到达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11、属于我国“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
A.徽剧
B.豫剧
C.川剧
D.京剧
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被毛泽东誉为“一代天骄”,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 灭亡西夏 B. 建立元朝 C. 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D. 定都大都
1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C.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4、北宋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现象的产生,其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使其互相牵制 B.强干弱枝 C.防止武将专权 D.加强禁军
15、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作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水排、筒车
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
D.翻车、提花机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
A. 公私合营
B. 中外合资
C. 承包经营
D. 国企改革
17、宋代军队战斗力低下,与辽、西夏、金的战争往往以战败、议和结束,最终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然而,历史学家陈寅恪却对宋代文化如此赞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此观之,宋代
A.文武兼备 B.以文驭武 C.重武轻文 D.重文轻武
1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从南北朝至隋,可以算我国历史上一个由乱入治之世。”如图所示能够正确表现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A.
B.
C.
D.
1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文学体裁创作的黄金时期( )
A.散文
B.楚辞
C.诗歌
D.小说
20、“持续八年之久的内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据此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A.八王之乱
B.陈桥兵变
C.李渊起兵
D.安史之乱
21、公元960年,______ (人名)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
22、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3、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24、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5、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26、北宋都城__________,元朝都城__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7、明代中期,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8、元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
29、南宋______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_______》。
30、唐朝的书法家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内容
(1)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_______
(2)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_______
(3)被称为古代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投西角子门日相国寺桥,次日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 ——《东京梦华录》 | 《清明上河图》中的州桥 |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东北亚、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贸易大通道。大量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的辉煌。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
(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朝代,并指出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发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