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姓氏正确的读音。
单( ) 任( ) 华( )
区( ) 解( ) 朴( )
2、请认真地读拼音,端正地写词语。
róu zhòu chōu yē xiá zi chú chuānɡ piě zuǐ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3、补充句子。
(1)《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体现了两个孩子 、 和孔
子 的态度。
(2)《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结构全文,写出了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和 。
(3)《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是按被捕前、 、 、 的
顺序来叙述的,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 和深切的 。
4、根据课文《活化石》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活化石。它们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物种,和它们同时期的物种大都________了,而它们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十分珍贵。
5、读句子,体会加点部分的特点,完成练习。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句子的修辞手法补充句子。
一天没有进食的他,饿得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列字词中任选一两个,仿照上面的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写一个句子。
害怕 拥挤 酸 酒香浓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古诗第一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氛围。
【3】“新桃”在诗中指___________,“旧符”指 __________。
【4】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
A.光明美好 B.灰暗迷茫
【5】第四句既写了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 )的意思。
A.喜新厌旧 B.除旧布新
7、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1】对这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关于这两句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B.这两句诗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冷露”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C.这两句诗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为后文塑造人物形象作了铺垫。
【3】由“地白”一词,我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之情。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3】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___________。
【4】“急走”“追”这两个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__风光。 ( )
A.动静结合 早春 B.动静结合 晚春
9、阅读
在太空中,刮胡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十分浪费时间。我会往脸上挤少量的水。表面张力与我的胡茬使水附着在脸上。我会在水上加一点美国宇航局制造的叫做“太空剃刀”的刮胡膏。每刮一下,刮胡膏与胡子的混合物就会暂时粘在刀片上,直到我将它放到使用了一星期的脏毛巾上。每放一次,我就会滚动毛巾来抓住丢弃物。
因为花费时间太多,我选择每周刮一次胡子,即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不留大胡子是因为,如果在突发事件中我需要带上防毒面具,胡子可能会阻碍全脸面具的密封。一周刮一次胡子变成了一种计时的方法。如果我在镜子里瞥见一张脏乱的脸孔,我就知道是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又熬过了一周。
我的床是光谱太空舱后面的一堵墙,对面的地板上有一台通气窗。因为在太空中热空气不会上升,这里没有空气对流。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
睡在一个不够通风的地方,你很可能会像是在一个氧气不足与二氧化碳过剩的罩子里呼吸。结果会导致缺氧与换气过度。人醒过来时会感到剧烈的头疼,且会拼命吸气。
出于这个原因,我头脚倒置睡在墙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我用一根BUNGEE绳或是一条尼龙褡裢防止在夜里漂走。我见过其他宇航员在睡觉时到处漂浮——他们在晚上绕着飞船漂浮,通常撞上滤过器的吸入一侧时才会醒来。
就这样我在太空中生活了五个月。尽管不太方便,我并不因为缺少愉快事物而厌烦。记得我还是小男孩的时候,晚上洗澡常常呻吟抱怨,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空间站是小孩子的天堂。另外,蓬乱,不刮胡子,甚至有点乱糟糟的,似乎很适合太空探险的景象。我们毕竟是在前线的冒险者。我们忙得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看上去怎样或者闻起来怎样。
【1】选文前五段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扇是使空气流动的惟一途径”一句中“惟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太空舱内睡觉为什么要把“头冲着那台运行的风扇”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与上文是什么关系?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成为一个太空探险家吗?如果想,你认为应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一读,做一做。
滥改成语,其害无穷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如今迈步都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连一连吗?
衣衣不舍 某布衣店
随心所浴 某蛋糕广告
万室俱备 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 某洗浴中心广告
衣布到位 服装店广告
【2】你觉得这样的广告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
11、课外美文阅读。
学与问
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有了问题,可随时随地请教别人。你可以请教父母和老师,也可以请教同学和朋友。只要他确实能给你启发,给你帮助,不管他年长年幼,地位高低,都可以成为你的老师,都应该向他请教。古人说的“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道理。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把勤学好问和观察思考结合起来。北宋有个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小时侯读白居易的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他想:为什么同是桃花,开花的时间相差这么远呢?
他去问妈妈,妈妈说:“兴许是花开花落,有早有迟吧!”妈妈的回答没能解开沈括的疑团,他仍然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有一次,他随大人到深山的寺庙里去,发现那里的温度要比山下低得多,才明白了其中道理。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就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妙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第1自然段中的“道理”具体指: _____________
【2】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在文中列举了2个具体事例,请简要概括:
事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读了文章,我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横线上,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通过问别人,才能解决问题
B.知识既要靠学,也要靠问
C.要充满好奇心,多间几个“为什么”
D.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多观察思考
【6】读完文章,你认为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1】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我惊奇地想________ 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________ 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呢________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________ 我的心怦然一震________ 这一震________ 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________ 是——勇气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声音的延长。 B. 表示解释。 C. 表示转折。
13、课外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 节选)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 有改动)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
【2】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个方面的痛苦? 请写下来。
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这个片段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在括号里填上序号。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注释 B.表示转折 C.递进
(1) 第一个破折号( )
(2)第二个破折号( )
(3)第三个破折号( )
【5】“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 ,“这个”是指_______, 这样对比写, 突出了______。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
14、阅读课文《郑和远航》选段,回答问题。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 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 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1】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按要求写句子。
(1)有谁不知道这种华美的蝶蛾?(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儿子说:“把笼子放在那儿,跟我走。我们去看一样稀罕东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魔术变变变。(按要求变句子)(6分)
⑴缩句: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
⑵改成夸张句:这里真安静啊!
⑶改为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这个仪式你难以回避。(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解释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改为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①难道这一天不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这不是一份苦差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与习作。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生命的现象或热爱生命的故事或是从这些故事中得到的启发和感受写出来。
要求:①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②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