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 )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 )
2、按要求写词语
AA式 例:默默
ABB式 例:昏沉沉
AABB式 例:模模糊糊
3、按要求完成下列查字典练习。
“作”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在字典中,“作”有5种解释:①起,兴起;②劳作,制造;③写作;④作品,指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⑤进行某种活动。在“自作自受”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风大作时”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作曲”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杰作”中的“作”取第________种解释。
4、积累运用
1.《匆匆》是一篇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文章紧紧围绕“_____”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______和_________的情感。
2.《别了,语文课》中“我”由开始_______语文到______语文,最后因为自己无法在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从这些心理变化中感受到了“我”_____________之情。
5、“榴月”是我国农历_________________月的别称。
6、文言文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七八个/星天/外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7、朗读古诗《游园不值》,完成练习。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2】看拼音,写词语
cāng tái(____)lián xī(____) chái fēi(____)
【3】解释词语。
(1)应怜:____________________
(2)屐齿: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扣:____________________
(4)柴扉: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赏析
(1)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______),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2)诗歌题目中的“值”是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游园不值》是_____ (朝代)诗人_____ 所写,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诗中写得非常形象又充满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______________
(4)与《游园不值》中的蕴含哲理的诗句一样,还有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 。和杨万里《小池》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
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叶绍翁(_______) (2)王勃(___________)
(3)韦应物(_______) (4)王安石(_________)
【6】在下列古诗句中填上合适的花名,你一定行!
人闲(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_______)蘸水开。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在横线上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昆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作者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冬葵,百川,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3】劝说人们抓紧青少年时光,认真工作学习,有所作为时,常引用本诗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4】先描红练习一下,再选择这首诗中你喜欢的句子,用行书来写一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当代英雄——官东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载有454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途中遭遇大风,翻沉在湖北荆州监利县长江大马洲水域。相关部门在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多方人员奔赴现场,抢救生命。
身为海军工程大学潜水员的官东主动请缨参加救援。6月2日12时,官东身穿负重设备,潜水摸到了沉船的一个房间,发现了一位老人。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一边耐心地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备,最终成功地将老人救出。这是第一位被他救出的生还者。
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搜索到了蜷缩在舱室里的小伙子——船员陈书涵。陈书涵此时已陷入绝望,体力严重透支。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他。但由于陈书涵体力消耗巨大,他已无力穿戴。官东便迅速帮他将装备套在身上,而自己仅靠轻潜装具支撑。官东冒着生命危险,最终将其送出舱室。
就这样,官东凭借过硬的潜水技术和机敏的临场反应,从倒扣在江中的船体里成功救出了两名幸存者。
然而,官东在撤退时,却遇到了危险。他身上的信号绳缠住了身体。危急之下,官东只能迅速割断信号绳,但也因此与水面彻底失去了联系。他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了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这时,一个暗流瞬间又将他卷入了深水区。在氧气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压力骤减,刚出水的官东满脸油污,双眼通红,鼻孔流血,双耳胀痛难忍。
官东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大家盛赞他的英雄行为。面对采访的记者,他腼腆地说:“生命高于一切!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我是一名海军潜水员,就是普通老百姓都会像我一样去做。”
帅气的外表,英雄的行为,平实的回答,代表了真正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形象。正像《感动中国》给予官东的颁奖词——“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请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找出文中能概括这部分主要内容的句子,画上“﹏﹏﹏”。
【3】短文第五自然段中写官东遇到了哪些危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官东的什么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话说:“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
【6】对文章以颁奖词作为结尾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结全文
B.点明中心
C.升华主题
D.首尾呼应
10、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同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潭,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gēng)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qiè)而不舍精神的人。
【1】给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见微知著(______):A.明显 B.写作;编 C.著作
锲而不舍(______):A.坚持 B.雕刻 C.放弃
【2】第二个文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B. 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 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
【4】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 用具体事实说明真理
B. 前后照应的写法
C. 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
【5】结合文中的事例或课外了解的例子,谈谈你对片段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海伦·凯勒(节选)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如饥似渴( sì shì ) 一块( yī yí yì )
不分昼夜( zhòu zòu ) 包扎( zhā zā )
(2)用“___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2分)
(3)说说文中两处引号的用法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海伦最终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3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鸟》(节选)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②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它这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从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响亮_____ 凝视_____ 灵敏________ 摇动________
【2】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关联词。
【3】在第②段中找到描写小鱼机灵的句子用“ ”画出来;找到描写翠鸟捕鱼的句子,用“~~~”画出来,并把翠鸟捕鱼动作的词圈出来。
【4】选文第①段写翠鸟“等鱼”的活动,第②段写翠鸟“_______”的活动(用2个字填写)。
【5】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儿?
①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②翠鸟鸣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此后不久,在爸爸出差归来的前一个晚上,妈妈得急病住进了医院。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1】给划线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
出差(_____) 得急病(_____) 答应(_____) 直奔(_____)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天热得厉害,空气像团火,晒得柏油路(软绵绵松垮垮)的。
我拐进一条小巷。巷子不长,地上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凉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装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站跳)了起来。我急忙收回目光,低头点香烟。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腿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女人走出小巷,拐了弯。
人的修养和道德有时候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的地方……我遐想。
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我摔了个四脚朝天。
我也许没有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竞然也是这。可是,身后立即传来了清脆的笑声。我扭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不知什么时候走进了小巷。她们正对着我指手画脚:
“嘻嘻、呵呵、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费力地爬起身。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但我强忍着,在一片可恶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朝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怦怦然)。
“哧溜——啪!”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跌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我笑得最(放肆 肆虐)的那一位。
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了的连衣裙笑个痛快。可是我没能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
我返身走回小巷,开始艰难地、一块一块地拾起西瓜皮。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
【2】“我知道,她一定会涨红了脸,回头张望……”结合上下文,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应是 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为人做件好事的轻松感”,我做的好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她们向我投来羞赧的一瞥。”这里的“一瞥”说明了姑娘们既感到________________;又感到________________ 。
【5】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
【6】小巷“历程”实际也是“我”的思想历程。请写下“我”整个的思想发展变化。
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 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扩句:小明爱钓鱼。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绿色公园。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6、改为“把”字句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写句子。
①我们难道不应当热心地为他人服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不计其数的中外游人在广场上漫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机器人能按照人的指令作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机器人被人们誉为“千里眼”、“顺风耳”、“飞毛腿”、“铁胳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你一定也读过不少书吧?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