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被微风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被初阳____________;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_______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____________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还轻。
3.弈秋,通国之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___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_____。
4.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__________ 。此不为__________乎?
5.春城无处不飞花, 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是诗的国度,写花的诗比比皆是,下面是相关花的诗句,请你说出上句或下句。
(1)夜来风雨声,_____________。(孟浩然《春晓》)
(2)_____________,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山园小梅》)
(3)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4)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春色满园》)
(5)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志南和尚《绝句》)
(6)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看拼音,写词语。
nuó yí kǎo yàn kū wěi chā yāng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yōu yǎ jī yè duàn liàn zhuǎn huàn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厌恶,讨厌 (______)
2.考试,测验 (____)
3.有难处 (_____)
5、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列举的三个例子依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
A. 悲伤流泪 B. 离愁别绪 C. 情谊深厚 D. 黯然伤别
7、“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两句描写的情 境非常新奇,令人陶醉。联系上下文,发挥想 象,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1】上图是一首刻在茶壶上的“循环回文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从诗中任何一个字起,顺读或逆读均可读成五言绝句,所以这是一首“循环回文诗”
B.因为此诗文字排列成首尾连接的圆环状,看不出开头在哪,所以它是“循环回文诗”
C.从“迷”字开始顺读,可得五绝一首: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D.从“飞”字开始逆读,可得五绝一首: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2】这首诗异常绝妙,正文虽只有20个字,却能够通过不同的读法,得到正读、逆读各_____首五言绝句,共计_____首诗。横线上填的数字是( )。
A.1 2
B.10 20
C.20 40
D.40 80
【3】请任意写出一首由此诗逆读所得的五言绝句。(上述例子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首循环回文诗,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手拄龙头拐,身穿鹤氅轻。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我是个做 虎的祖宗,你怎么袖子里笼了个鬼儿来哄我?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上文节选自《西游记》中的著名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可不唬了师父______________ 行者掣出棒来______________
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______________ 他就现了本相______________
【3】填空。
那白骨精第一次变作一位年轻的女子,第二次变作_____________,第三次变作_____________,这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第三次被孙悟空打回了原形,化作一堆骷髅,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白骨精诡计多端,欺骗他人。______
(2)孙悟空火眼金睛,本领高强。______
(3)唐僧慈悲心肠,明辨是非,对徒弟要求严格。______
(4)猪八戒不分真假,糊涂而自私。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选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
【2】画“___”的部分是对父亲___和___的描写,“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了_______,“平静”说明了________,“慈祥”充分体现了_________。
【3】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对此做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在危险来临时能够坦然自若
B.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会因为亲人的哭喊而忧伤
C.因为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化悲痛为力量
D.因为李大钊受到严刑拷打已经痛苦不堪了,所以没法对亲人说一句话
【4】选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 )
A.话题转换
B.解释说明
C.语意转折
D.说话中断
11、用心阅读并完成练习。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微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的干着。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艰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毫不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大禹带领人们开凿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4】为了开凿龙门,疏通河道,大禹付出了那些艰辛与努力?请结合文中内容加以概括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被感动了”,人们是被大禹的什么精神感动了?你想对大禹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一双旧军鞋
这是个彩霞似火的傍晚。一位公安干警来到街上的一家修鞋店,问道:“师傅,上个星期是不是有位高个子的干警来这儿修过鞋?”
鞋匠端(祥 详)着眼前的这位干警,迟疑了一下说:“莫非你是替他取鞋的?”
“是的,我是他的所长,请问要付多少钱?”
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他随口说道:“你就付三元钱吧。”
所长付过钱,当他要接过鞋匠递给他的那双鞋时,双手不住地颤抖。
“你……你怎么啦?”鞋匠吃惊地问道。
“一位多好的干警啊!”所长沉痛地说,“上个星期,在一次执行‘严打’任务时,几个歹徒被我们公安干警围困在一间(仑 仓)库里,他奋不顾身地带头冲了进去,与歹徒展开了(搏 博)斗。就在这时,一个丧心病狂的歹徒引(暴 爆)了一捆炸药,他不幸失去了双脚……
“啊——”鞋匠张大嘴巴,呆住了。
所长用低沉的声音接着说:“这双鞋他已经用不着了,他特意让我把钱付给你,谢谢了。”说完,所长大步走了。
鞋匠望着这双旧军鞋,俯下身子,拿出鞋油把它擦得乌黑发亮。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觉得只有这双鞋,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注视——________ 犹豫——________
【3】与“鞋匠漫不经心地从柜台最下层取出那双已修好的旧军鞋”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
【4】“鞋匠恭恭敬敬地把这双旧军鞋放在柜台的最上层。他久久地凝视着……”此时鞋匠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5】短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感动?多读几遍,再说说你的体会。
【6】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对公安干警会产生怎样的感情呢?为什么?
13、课内阅读。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_________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
【1】选文写的是日月潭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的景色。
【2】把下面的词语填到选文中的横线上。
童话中的仙境 蒙蒙 朦胧
要是下起________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就像________。
【3】画出一个比喻句。
【4】不同的时候,日月潭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请你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是一棵大树
在我的心目中,母亲就是一棵大树,几十年来,她用自己的乳汁和伟大的母爱养育了我们弟兄五个,她以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精神排除艰难险阻,克服了种种困难,用自己孱弱的身躯和无限的爱心演绎了一曲世界最美的母亲之歌。
母亲是一棵顶天的大树。记得我刚升上小学三年级,需要学写钢笔字了,母亲笑盈盈地递上一支绛红色的钢笔。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点不错,掂着我手中的这支笔,特别沉重。花了母亲整整一天的工资,当时母亲在街道工厂工作,就是用手工把棉纱摇成拇指粗细的织渔网的绳子,一个来回就是两百米,一天下来足足要走几十里路,才能摇成数百公斤重的绳子。如此重的体力劳动,一天辛劳的收获,换来我手中的钢笔。母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回到家,就忙着给五个孩子烧饭炒菜,忙着做家务。一挨我们睡下,母亲就将满满一脚盆的脏衣服拿去洗了,洗完衣服还要拖地板,真不知道母亲天天是什么时候才休息,第二天一早又赶着去上班了。
母亲是一棵喋血护儿的大树。在那最困难的年代,面对五个因饥饿而个个贪婪地注视母亲手中最后一点面糊的眼光时,她禁不住潸然泪下,毫不迟疑地将那一份本属于她自己的,少得不能再少的最后一点面糊,挨个分到每一个孩子的碗中。
母亲是一棵具有崇高情操的大树。她曾经给我们讲了许许多多故事,通过讲故事来为我们铺叙人生之路。她赞美爱劳动、富善心的故事主角,她说生而为人,长了一双手,就是劳动最光荣,当人有困难时,助人最崇高。她说如果不幸当了官,文要学包公,清廉爱民,刚正不阿;武要学岳飞,决战沙场,精忠报国。因此我记得最牢的就是《岳母刺字》,那“精忠报国”四个字始终牢牢地如同刻在我的心中一般,激励我为此奋斗不止。
母亲是一棵坚强的大树,由于长年积劳成疾,多次患了大病重病,身上刀疤累累。每次进手术室前,她都是那么镇静,那么安然,以致感动了阎皇爷,多次从那个极乐世界又返回了人间。她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坚持不懈地实践有效的适合自己身体的保健方法。
如今,每到逢年过节,家中四世同堂共济一室,她的子子孙孙一家老小二十几口,都汇聚到大树下,说啊笑啊唱啊跳啊,是啊,母亲不愧是一棵根深叶茂,走近百年老树行列而又充满生机的参天大树啊。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排除________ 贪婪________ 镇静________ 汇聚________
【2】找出第2,3,4,5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心中,母亲是棵什么样的大树?请依照文中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赞美自己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彩票他没有交给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递给他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肯定很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小树随风摇摆。,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重庆南滨路观赏夜景是件赏心悦目的事。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问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吗?”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过嘉陵江大桥,可以走到花卉园。
改为疑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白驹过隙,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数的回忆与不舍,请你选择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最感谢的人、事、物,把《感谢________》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