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图木舒克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语境给多音字注音,并写出另一个读音,再组词。

    一只小老鼠被夹(   )子夹住了腿,随着一声哀嚎,它的腿骨折(   )了,它默默地流下了泪,脑子里回想着以前自由自在的快乐( )时光。

    ___( )   ____(   ) ____( )

  • 2、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1.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

    2.包公断案——____________

    3.水滴穿石——____________

    4.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

  • 3、《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__将,天罡共____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_人。

  • 4、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的梦想   (   )的翅膀   (   )的活动

    (   )地点头   (   )地宣布   (   )地考虑

    开得(   )   跑得(   )   观察得(   )

    展开(   )   表演(   )   交换(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长歌行》,回答问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理解词语。

    ①曦:  

    ②少壮:  

    ③朝露:  

    ④阳春:   布:   德泽:  

    ⑤焜黄:

    ⑥徒:白白地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这首诗借物言理,由眼前(   )想到(   ),鼓励青年人(   )。

  •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三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 8、诗歌赏析: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歌前两句用________两字点明仲春色;后两句用_________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_____________渲染的美丽景色。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一一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 竣)的中年男子。他平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这次作文所下的工夫。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族,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买种畜和其他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新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动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谦 歉)意地说:“罗伯特,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执著,那样勇敢,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别人的“好言相劝”等种种原因而破灭。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2】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文中蒙迪·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的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下列词语中与“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下列词语中与“追根求源”意思不同的是( )

    A.追本溯源

    B.不求甚解

    C.追根究底

    【3】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就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B.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探索,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C.当你产生一百个问题后就找到了真理。

    【5】这篇课文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B.前后照应的写法。

    C.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

  • 11、课外阅读。

    端午日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比赛开始了,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与船的竞赛,人与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节选自沈从文的《边城》,有删改)

    【1】对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不”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不是”,表示双重否定。

    B.三个“莫不”展现了茶峒端午日赛龙舟人人参与的热闹场景。

    C.三个“莫不”为下文写龙舟竞渡为什么如此吸引人设置了悬念。

    D.三个“莫不”是说人们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关注龙舟比赛。

    【2】填到第2自然段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健康 伶俐

    B.结实 伶俐

    C.结实 灵敏

    D.健康 灵敏

    【3】第3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关于作者穿插的“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从侧面烘托了龙舟竞赛激烈、火热的盛况。

    B.留下“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发挥想象。

    C.留下“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小说中的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D.这是作者由眼前的景象展开的联想,表现出龙舟竞赛场面的热烈。

    【4】下面对短文中描写的茶峒人过端午节的场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短文具体写了茶峒人在端午日尽情享用鱼、肉的场面。

    B.短文细致描写了茶峒人倾城而出到河边观看划船的场面。

    C.短文细致刻画了划船前的准备、船上赛手的配置和龙舟竞渡的盛大场面。

    D.短文简略描写了赛船过后军民在河中游泳追鸭子的场面。

    【5】短文描写茶峒人过端午节的盛况,展现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茶峒人( )的精神面貌。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

  • 12、仔细阅读下面的车票内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请阅读下边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以下问题。

    1(取标题) 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

    图书漂流——_____________

    2(读信息)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对?(

    A. 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 4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 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也能捐赠。

    3注意:

    1.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辅助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2.凡在46日至423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3.(改病句)两点注意里,有一点是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作答。

      有一次,带家中的狗看医生,坐上一辆计程车。由于狗咳嗽得很厉害,吸引了司机的注意,反身问我:“狗感冒了吗?”

      “是呀!从昨晚就咳个不停。”我说。

      司机突然长叹一声:“唉!咳得和人一模一样呀!”

      话匣子一打开,司机说了他养狗的痛苦经历: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走了一百多公里,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用力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诧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溢出来。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过了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啊!”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直有志气有感情的狗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孽。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1请给本文加一个小标题,写在文前的“ ”上。

    2那个司机为什么要抛弃他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回家寻找主人,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不停地奔跑。”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活动,它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不容易回到家门,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想想此时狗的内心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他的狗咬舌自尽, 司机的心理感受又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人世间有情有意的人受到无情无义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受?请联系实际简要说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精彩句段我来品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去世,作者感受如何?从哪个句子中可以表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的愿望没能实现我的愿望_______

    A. 作者想以死伴随母亲于地下的愿望。

    B. 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C. 作者希望母亲存活于世的愿望。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我的发现竟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搜查。(改为直接叙述)

     

    (4)写一句话,用上否则及表示关联的词语无论…………”

     

     

     

  • 20、改为字句。

    ①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邮票很快被那位先生撕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得以流传至今的古诗词都因其中的情感动人,每一份情感又都依靠着诗词中的某些事或某些景。请在教材提供的十首古诗词中任选一首,可以化身为诗人想象诗歌背后的故事,也可以作为旁观者记叙诗人的创作过程。注意写出创作的原因,尽量做到事、景、情交融。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