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阿勒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今浙江杭州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始于

    A.南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 2、他是唐代书法家,他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他是(     

    A.颜真卿

    B.吴道子

    C.柳公权

    D.阎立本

  • 3、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在唐代

    A.长安城内军事发达,是抗击突厥的战争前线

    B.长安规模较小,布局严整对称,街道狭窄崎岖

    C.长安商业十分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D.长安城内立有纪念文成公主入藏的“唐蕃会盟碑"

  • 4、年青时就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后来成为抗倭民族英雄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施琅

    D.文天祥

  • 5、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

    A.辽的统治者

    B.西夏的统治者

    C.金的统治者

    D.吐蕃的统治者

  • 6、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是( )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都创立了许多重要的制度

    都兴建重大工程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 7、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出当时民族政权并立状况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 8、考古工作者在某原始居民遗址发现干栏式建筑遗迹,还发现大量稻谷、稻壳和稻草相互混杂,形成0.2~0.5米的堆积层。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9、初一学生小明想利用暑假时间研究学习中国古代中外交流的情况,下列文献资料你认为哪一部最值得推荐

    A.《大唐西域记》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西游记》

  • 10、2017年3月第十五届全国百强县名单公布。从上榜名单上看,浙江有26县、江苏有17县(大多在苏南),福建有5县。这表明南方依然是我国经济的重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时间是在(   

    A.隋朝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中期

    D.南宋时期

  • 11、一位同学在电脑上搜索以下几个关键词:“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训练新式军队”、“废除八股文”,你觉得他要查找的资料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12、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迅速蔓延。以下能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中医著作有

    A.《医学集成》和《医典》 B.《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和《红楼梦》

  • 13、“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 玄武门之变

    B. 安史之乱

    C. 唐末农民起义

    D. 隋末农民起义

  • 14、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49万人,占全国总兵数85%以上。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与中央政权矛盾逐渐加深。材料说明安史之乱的爆发是由于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安禄山担负重任,势力强大

    C.李林甫、杨国忠祸乱朝政

    D.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

  • 15、如下图是小游最近阅读的一本书的部分目录,他读的应该是( )

    A.《宋太祖评传》

    B.《宋徽宗评传》

    C.《宋钦宗评传》

    D.《宋高宗评传》

  • 16、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开元盛世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乾隆盛世

  • 17、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 18、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 19、下面是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红楼梦》

    D. 《三国演义》

  • 20、“兵兴以来,地荒民逃……其令所在有司,广加招徕……各州县以劝民耕之多寡……岁终抚按考核以闻。”材料反映清朝初期,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是(     

    A.鼓励垦荒,扩大可耕地面积

    B.清政府不再向人们征收赋税

    C.重农抑商

    D.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宪法,它颁布于____________年。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迈进。

  • 22、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_________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 23、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

     

  • 24、玄奘西行

    (1)时间:________初年。

    (2)概况

    高僧玄奘西行前往________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3)贡献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 25、鉴真东渡

    (1)概况:高僧鉴真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2)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________、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2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称颂的是唐朝皇帝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盛世情景。

  • 27、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它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 28、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 29、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

  • 30、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历史现象(事件)与相关人物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建筑是时代的体现。依据提示列举相应的内容。

    (1)中日唐朝友好关系的见证,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建筑是________

    (2)《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元朝繁华景象的城市是________

    (3)明朝北京城的核心是宫城即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朝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 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巩固自身的统治。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自古以来,中原和边疆人民就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特别是自秦代以来,既有汉民屯边,又有边民内迁,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 正统自居……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摘编自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华各民族的历史贡献。

    (3)综上所述,入主中原的各民族政权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