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写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盼望—( ) 昏暗—( )
荒凉—( ) 一声不吭—( )
确乎—( ) 空虚—( )
挪移—( ) 察觉—( )
2、补全下列成语
闷闷(_______) 身强(_______) (_______)待发 (_______)采烈
疲惫(_______) 满面(_______) (_______)低眉 (_______)大厦
四面(_______) 彬彬(_______) (_______)饮血 (_______)日丽
草木(_______) 摇头(_______) (_______)之地 (_______)力尽
喋喋(_______) 喃喃(_______) (_______)莫测 (_______)不绝
3、补充词语。
(______)天(______)地 里(______)外(______) 左(______)右(______)
(______)甘(______)苦 甜(______)蜜(______) 东(______)西(______)
仔细观察所填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著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1944年开始,创作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________》。
2.本文是以________为线索进行叙述的,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日子。
5、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用成语替代。
1.我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_______
2.“缩小机构,精简人员”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_______
3.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_______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1】解释下列字词。
著:____________ 芳尘:____________
混:____________ 乾坤:____________
【2】这首诗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诗人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赞美梅花______________的美德。这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渔家
(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
满船凉月雪模糊。
画家不识渔家苦,
好作寒江钓雪图。
【1】“好作寒江钓雪图”中“好”读为“hào”,意思是_______。
【2】诗的前两句营造了______的环境,从“______”“_______”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渔家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陈叔叔被派往德国进修,他深知祖国和人民的希望,决心为中国人民争光。谁知,开始他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使他产生很大的压力。但是陈叔叔以惊人的毅力,只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就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的程序设计和运用。他的导师赞叹地说:“你们中国人真了不起!”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陈叔叔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博士学位考试。主持考试的教授激动地说:“在我主持的博士学位考试中,陈先生是第一位得到优的。”
陈叔叔的突出成绩,引起了德国很多研究单位的重视,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多次请他留在那里。但是,陈叔叔想到的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他说:“比起贵国,我的祖国更需要人才。”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运用:
研究:
毅然:
激动:
【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叔叔面对优厚的待遇,为什么没有留在德国?(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舞台。
为人民服务(节选)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用“ ”画出这段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句子。
【2】结合选段说说你对画“——”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一句与第二、三句的关系是( )。
A. 先因后果 B. 并列关系 C. 先概括后具体
【4】刘胡兰、邱少云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所以他们的死_______________,汪精
卫、袁世凯是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死的,所以他们的死_____________。(填
文中词语)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最后的时刻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zǐ)洞开来。听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她就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像平常一样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她们一看到江姐那样平静的、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一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阴丹士林布旗袍,换下了打着“×”的闪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性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下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试着在室内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们。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们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和那些男同志们,挺立在因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也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短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狱中的生活条件_______,同时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3】在接到转狱通知,其实也就是死亡通知之后,江姐做了些什么?请简要概括。
处理文件→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对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正确的是( )
A.“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也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既表现了革命者大义凛然无比坚贞的革命斗志,又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B.文末的省略号表现了革命者对胜利的憧憬,以及对生命的留恋和不舍。
12、课外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保尔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老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而它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绞架上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埋葬烈士们的公墓那里。
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围上了一因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菌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这儿是小镇的近郊,又阴郁,又冷清,只有松树林轻轻的低语和从复苏的大地上散发出来的春天新鲜的气味。……就在这地方,他的同志们英勇就义,为了使那些生于贫贱的、那些一出生就当奴隶的人们能有美好的生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保尔缓缓地摘下了帽子。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人最宝责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能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更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保尔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解释下列词语。
英勇就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碌碌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描写了监狱、松林、医院、广场、墓地,这一系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6自然段是保尔在烈士墓前的内心独白。从表达方式上讲,内心独白就是( )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5】选文中的保尔是在什么情况下思考生命的价值的?从哪里可以看出?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表达了保尔的什么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鲁迅爱惜时间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30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到了老年的时候,他对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在他逝世前不久,他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
【1】根据下面意思在短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A.形容要求非常迫切。___________
B.日夜不停,干劲十足。__________
【2】当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时,鲁迅是怎么回答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起的作用。
【4】短文分别从几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打算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说明性文章《蚂蚁的文明》,完成第小题。
蚂蚁的文明
徐永康
据统计,全世界有7000多种蚂蚁,它们的个体数远远超过所有其他陆生动物。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戈壁沙滩,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昆虫学家发现,蚂蚁是一种高级社团性的昆虫,它们的行为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刚出生的蚂蚁,它们在专门的“托儿所”里度过自己的童年。在“托儿所”里有职业“保育员”,这些“保育员”经常带领“婴儿”在“托儿所”附近散步。蚂蚁一旦生病,有“医生”给以精心治疗。“医生”每天实行预防性检查,当蚂蚁受伤时,“医生”就小心翼翼地舔它的患处,分泌一种胶质为“伤员”治病。
在爱沙尼亚的原始森林中,人们发现了一座蚂蚁城。在蚂蚁城中,有1500个街区,每个住着l00多万只蚂蚁。蚁窝一般以松毛和小树枝为材料,搭在靠近树墩处,窝与窝之间道路相通。窝的大小和高度都有一定规格,远远看去,颇为壮观。蚂蚁很讲究“血缘关系”,随着子女的成长,到了定时期,它们就要分家,但是亲属户住在一个街区。
在南美洲有一种会种庄稼的蚂蚁,它们先在树木裂缝中装满泥土,然后在这些独特的土地上栽种各式各样的作物。一到收获季节,所有成员全力以赴,一起参加收割庄稼的劳动。有些蚂蚁的家庭里用自己的前院后宅来种植庄稼。他们把收得的果实作为粮食,而把又短又长的禾秸作为建筑材料。
在墨西哥南部森林中,有一种会放牧的蚂蚁,它们能“豢养”和“放牧”一种罕见的蝶形昆虫,以获取它们身上的分泌物。每晩,它们把幼虫驱赶到寄生植物的顶叶上去“放牧”。拂晓,蚂蚁又把幼虫赶回地面洞中,留下一些蚂蚁守卫。
蚂蚁还具有一种类似人的灵敏性和感情的本能。当同伴或幼蚁生病会明显表现出闷闷不乐。它们还有送葬仪式哩!“掘坟穴的工人”把已故者抬到坟地,坟地通常位于自己的家园附近,掩埋深度在2——2.5厘米。
罗马尼亚昆虫学家认为,蚂蚁的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至于说到与人类的关系,某些专家认为,蚂蚁是害虫。这是因为,它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例如有些红蚂蚁专门鲸吞植物的根和茎,使农作物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然而,有不少蚂蚁却是十分有益的。据有关昆虫学家称,有一种竹筒蚁可食害虫60种以上。在我国的台湾和福建,利用竹筒蚁防治甘蔗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苏联科学家发现,有些蚂蚁是森林的天然保护者,因而他们正在对蚂蚁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和对植林效果影响等进行研究。
【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
A.蚂蚁的文明
B.蚂蚁的蚁窝
C.蚂蚁的蚁城
D.蚁窝的材料
【2】“独特的土地”在文中指什么( )
A.蚂蚁的前院后宅。
B.装满泥土的树木裂缝
C.寄生植物的顶叶。
D.蚂蚁家园附近的土地。
【3】爱沙尼亚的蚂蚁,蚁窝一般用什么材料( )
A.树叶和禾秸
B.禾秸和松毛
C.禾秸和小树枝
D.松毛和小树枝
【4】对第1自然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说明蚂蚁个体数远超其他陆生动物。
B.说明蚂蚁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很强。
C.说明蚂蚁的种类繁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强。
D.说明蚂蚁喜欢生活在高山洞穴、冰天雪地、戈壁沙滩。
【5】第2至第7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先总后分
D.先分后总
【6】第8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A.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B.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C.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蚂蚁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
D.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蚂蚁某种先天性本能对其生命活动具有极大的意义。
【7】本文标题为《蚂蚁的文明》,“蚂蚁的文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文本内容,注意加点词语,仿写“——无论是高山洞穴,还是冰天雪地,或者戈壁沙滩,到处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
__________________
【9】“据有关昆虫学家称……”中的“据”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感叹句: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感叹句。
山林里的小鸟叫声清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芦苇从泥土里长出了新芽。
改成拟人句:
(2)我们中卫市的变化真大。
改成反问句:
(3)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修改病句:
(4)汹涌的洪水迅速冲走了正在河边饮水的大象。
缩句:
(5)这山中的一切,每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改成双重否定句:
(6)小强的妈妈对小强说:“我今天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几年里一定有一些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之间也一定发生了难忘的事情,请你将她(他)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形象生动。题目《难忘师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