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致力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成功
2、下面是小华整理的关于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其中叙述正确的有
①中国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史书需要真实客观的记录历史事件,以方便后人查阅。下列哪项史实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能同时查到
A.陈胜吴广起义 B.三国鼎立 C.澶渊之盟 D.八股取士
4、在电视剧《唐太宗秘史》中可能出现的事件有( )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李林甫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错误的是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长安
③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
A. 汉武帝时
B. 光武帝时
C. 唐太宗时
D. 唐玄宗时
7、在唐朝,享有“诗圣”美誉的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阿倍仲麻吕
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如图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人面鱼纹盆
B.渔樵耕读碗
C.骆驼载乐俑
D.兵马俑
9、培根说过,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下列说法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确立了中国文明古国地位 B.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型其
C. 推动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D. 促使西欧步入了近代社会
10、小夏在查阅宋代航海的史书中看到这样的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为缺漏的内容,你判断这部分内容应是
A.象限仪
B.经纬仪
C.指南针
D.航海图
11、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取得了辉煌业绩,至今仍被后人称颂。他所领导的抗倭斗争是一场
A.平定内乱的斗争
B.反风统治的农民起义
C.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D.反对都走私鸦片的斗争
12、小芳同学在班级举行历史人物图片展,下列图片符合“民族英雄”主题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一带一路”建设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建设的目的是: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构建和谐繁荣的社会
D.保证世界的和平发展
14、历史图片中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如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可获得的信息有(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 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这句话的内涵与下列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6、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结合《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五代是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
B.十国指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政权
C.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
D.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17、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
A.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B.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时期人民的主要粮食
18、__________统治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9、下列事件,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是
A.反击突厥 B.澶渊之盟 C.唐蕃和亲 D.三征辽东
20、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天山:借指前线),身老沧州(沧州:古时隐者所居)。”下列对该词理解错误的是
A.“胡”指契丹族
B.“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因为南宋与金的议和
C.该词间接说明南宋偏安江南
D.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
21、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应的事物名称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2、1644年_____(人物)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朝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3、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_____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____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____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2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________、________。
2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时期统治者分别设置了 _____________ 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这一地区。元朝时期设置 ____________ ,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26、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_______和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发达,邢窑_______,越窑_________,唐三彩闻名中外。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市,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
27、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元朝设置________,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8、嫁给松赞干布的唐朝公主是________。
29、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的皇帝是________。
30、历史上,很多中央政权都重视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捍卫祖国的统一。
(1)1793年,清朝颁布《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元朝政府设置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
31、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将下列朝代与其发生的民族、边疆事件对应连线:
唐朝 岳飞抗金
宋朝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 设置台湾府
清朝 文成公主入藏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答案。
(1)中国第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
(2)清初设置的监督西藏地方政务的机构——
(3)推翻明朝政权的农民起义——
(4)15世纪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3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创新)
材料一:
(1)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材料一中图1、图2描绘的是唐朝发明、推广的哪两种农业生产工具?它们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制度创新)
材料二: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2)材料二中,杜兰特赞美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由材料二可知,这一制度具有怎样的特点?
(3)少年强则国强。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