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文字,完成练习。
翻开书,眼前便浮现出一幅幅画面:shēnɡ sǐ yōu ɡuān(_________)时,谭千秋 quán shì(________)大爱;zhù jūn(______)厦门时,郑成功kānɡ kǎi jī ánɡ(______)地警告侵略者;当天河bō tāo xiōnɡ yǒnɡ(________),牛郎织女只能ɡé hé xiānɡ wànɡ(_______)……看着看着,我的内心怎能不震撼?怎能不激动?又怎能不叹息呢?郑成功成功收复了台湾,真正实现了许多爱国将领驱逐外敌时的心愿— “___________。”(填王昌龄的名句)
2、写出反义词
聪明— ________ 灾难 — ________ 教训—________
3、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染缸(______) 蒸融(______) 简陋(______) 鸿鹄(______)
缥缈(______) 蟋蟀(______) 荒芜(______) 吹嘘(______)
4、默写。
(1)青,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5、提示型默写:
1.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2.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3.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4.峨嵋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阅读《泊船瓜洲》,完成习题。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人借助山、水、月,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长江是很宽的,诗歌把它说成______________;“京口”和“钟山”相隔也很远,诗歌却说只______________;“绿”字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王安石在作诗时曾改过很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你想想看他为何要用“绿”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词。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下列词语。
(1)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2)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部分是这首词的小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小序中的“溪水西流”与词中的“______________”相照应。
【3】上阕描绘的景物有兰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规等。
【4】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思想与本词下阕相近的一项是( )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写出下列词的意思。
(1)等闲:________________ (2)浑: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岩需要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岩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这表现了石灰岩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的“浑不怕”体现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让我们想到描写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
A.送别诗 B.山水诗 C.咏物诗
【4】《石灰吟》一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9、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小的米兰花,细致的像碎玉,总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米兰花。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出我那么多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儿时的第一个小学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就像大姐姐一样的女老师。多少次,她总是把着我们的手描红,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病了,她把脸紧着我的面额,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并在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涉过故乡那条被洪水变得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经常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仿佛看见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正直地呼吁过。于是她蒙受了罪名和苦难,身心摧残,生活虽然欺骗了她,然而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依然在那个幽静的小山村里,怀着深沉的爱,把着细嫩的小手描红;依然背着山那边的孩子涉过泥泞的小路,湍急的小河。
岁月的波涛冲冲走了我的许许多多关于花萌发的田忆,却为我留下小米兰那淡淡清香,温暖我心灵的永不消失的清香。
【1】找出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涝沱 (tuō tuǒ) 湍急 (chuān tuān)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冰冰——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________的思念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发丝 ________的小河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填空。
(1)文中用米兰花比喻________。
(2)二自然段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个事例表现“她对我的爱心,抒发了作者对她的 ________,最后一自然段的“清香”指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黄州菊花满地金
一天,苏轼到王安石家(做 作)客,正巧王安石有事,苏轼就在书房等了一会。他忽然看到书桌上有一张折叠的诗稿,上面是一首只写了开头两句的咏菊诗,一看就知道是王安石的手笔。这两句诗是:“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读后(悄悄 暗暗)发笑,心想:人们都说菊花不畏严寒,怎么会西风一吹就落下花瓣来呢?苏轼自以为才华过人,忍不住在纸上写下这样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他还特意把“仔细吟”三个字放大,然后微笑着看了一遍,(悄悄 暗暗)地不辞而别。
后来,苏轼因政治上遭受失败,被贬到黄州(做 作)官。第二年重阳过后,连日大风,风息以后,苏轼约了好友到后院赏菊。只见后院里像天女散过花一样,到处是金黄的菊花瓣,满地铺金。苏轼顿时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回想起王安石的诗句,才知道是自己错了。后来苏轼回京时还当面向王安石赔了礼,认了错,感了谢。
【1】在短文括号处选择正确的字、词
(做 作)客 (悄悄 暗暗)发笑
(悄悄 暗暗)地不辞而别 (做 作)官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成语。
①不告别就离开。________
②形容受惊愣住的样子。________
【3】回答问题。
①“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里的“西风”指的是________;“黄花”指的是___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②读了短文,你觉得文中的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游艇带丹丹来到了“美国”。迪斯尼乐园里的米老鼠、唐老鸭都来欢迎丹丹,还跟她一起照相。
游艇带丹丹来到了“法国”。埃菲尔铁塔下面,有个“小仙人”正在弹着一把彩色的竖琴。
游艇带丹丹来到了“埃及”。金字塔前,埃及的小朋友一边敲鼓,一边跳舞。
【1】给多音字组词。
乐( )( ) ( )( )
弹( )( )( )( )
【2】仿写句子。
例:埃及的小朋友一边敲鼓,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
12、课内选文阅读。
《秋天的雨》片段训练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藏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1】秋雨的气味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在描写秋雨的气味时,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水果。
【3】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一个( )的秋天。
A.红叶似火
B.瓜果飘香
C.小雨不断
13、(题文)课内阅读。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1.请用“ ”画出作者直接抒发情怀的句子。
2.这段话中“你”指的是 ,这里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这段话中“ 、 ”这两个词语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说说你对“无穷的源泉”和“母亲的情怀”的理解。
14、阅读理解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在明显下降。据调查发现,中国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有的学生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材料二]网上有人问:“让孩子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是啊,有什么意义呢?当孩子旅游,感叹景色优美时,不会只是说:“哇,好酷哦,中国最美的景啊。”而会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诗句。
小时候,记忆里的声音,对精神世界是有影响的。诗歌,哪怕不明白意思,只是音韵,让他听着学着背着,素养就慢慢提升了。背着背着,美好就根植于内心了。
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我不觉得痛苦,诗词押韵,和儿歌差不多,“粒粒皆辛苦”,“上山打老虎”,也分不出高下,背着玩就是了。慢慢地,就长大了。
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天,灼灼其华”;看到雨后禾苗拔节生长,突然明白什么是“好雨知时节”。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知道了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什么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苒苒物华休”。
冬天,寒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都急匆匆地奔走,到了家,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知道了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背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风景,体会了那份情感。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词,记住了景,也记住了情。
【1】材料一主要谈到了________的现象。
【2】对画“ ”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外语学好了就能学好母语。
B.外语学不好,母语也学不好。
C.光会外语是不行的,得先学好母语。
D.光学母语也不行,必须得学会外语才行。
【3】如果给材料二取标题,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经典浸润人生
B.背诵古诗词的意义
C.诗词在古代历史上的作用
D.经典伴我成长
【4】小时候,“我”背唐诗不觉得痛苦的原因是_______。
【5】小学期间,我们学习了许多古诗词,请你各写一句关于春、秋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6】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学习古诗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该写句子。
(1)这里真安静啊!(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钢琴声传出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在我们心目中,老师是挺拔的大树,能够为我们遮风挡雨;老师是_______,能够________;老师是______,能够________。(仿写句子)
(2)我们举办并策划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毕业联欢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
(4)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激之情。
(5)有的人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耐性和韧性,他们一旦碰了钉子,走了弯路,就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才能。
句中“碰了钉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17、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①外面的噪声太大,我只好关上门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布谷鸟在树枝上鸣叫,树下有一丛花。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大的困难不都解决了吗,我们还能被这点小事吓到?
改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如果人真的能有特异功能,你想拥有哪种?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假如我能 ”为题,写一两件你运用自己的特异功能所做的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要健康、有意义。3.事件要完整、具体,语句要流畅。4.400字以上。(作文纸自备)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