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对中国版画艺术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是( )
A. 珂勒惠支 B. 毕加索 C. 高尔基 D. 梵高
2、“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A. 黄巢 B. 赵匡胤 C. 李世民 D. 朱温
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在位期间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4、下图中央权力机构的变化开始于( )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清顺治帝 D.清雍正帝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者是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一套重要的政治制度,经过了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下列制度或机构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行省制度
②八股取士
③军机处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③①
7、如下图的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据此判断使用筒车的好处是
①节省人力②便于纺织③节省时间④提高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唐朝著名的诗人有很多。有一位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后人称他为“诗圣”。他是
A.王维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10、唐朝时期,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吐蕃 C.党项族 D.女真族
11、隋朝与秦朝相似,都是二世而亡。下列有关秦、隋两朝短暂而亡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周边少数民族骚扰 B.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 D.统治集团内讧变乱
1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其中享有“诗仙”美誉的是( )
A.白居易 B.李白 C.杜甫 D.杜牧
13、唐太宗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帝王。下列史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是
A.创立皇帝制
B.颁布“推恩令”
C.贞观之治
D.创立科举制
14、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 南京
B. 松江
C. 广州
D. 景德镇
15、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受到女真族的压迫
B.回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交融的重要事例
C.元朝的统一局面,为民族交融提供了有利条件
D.成吉思汗率蒙古军队灭掉西夏
16、589年隋军南下灭掉陈朝,统一全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17、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大运河的中心是在(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洛阳
18、构建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括号内的内容应是
A.雕版印刷术 B.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D.转轮排字法
19、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幅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不加掩饰地表达了他对集权的渴望。为此,雍正帝
A.设立军机处 B.设置特务机构 C.设立南书房 D.实行八股取士
20、下图《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 B.李白 C.阎立本 D.董其昌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开始的;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
2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朱元璋是_____朝的开国皇帝。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______制度和中书省;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________ 以监视官民。
(2)图二人物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平定了我国东南沿海的“____________”,他统领的军队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人物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____________家,他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___________》这部药物学巨著。
23、按要求填空。
请把下列历史人物的对应信息填入括号内,只填字母。
(1)孔子________(2)老子________(3)司马迁________(4)刘秀________
(5)张骞________(6)蔡伦________(7)贾思勰________(8)祖冲之________
(9)王羲之________(10)杜甫________
A.计算圆周率B.书圣C.出使西域D.《齐民要术》E.改进造纸术
F.无为而治G.仁者爱人H.诗圣I.《史记》J.光武中兴
24、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2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6、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27、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8、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29、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30、金灭辽及北宋
(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而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____年,辽被金灭亡。
(2)北宋灭亡: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______年,金军攻破______,北宋灭亡。
31、连线题:
1.金 A.忽必烈 a.党项
2.辽 B.元昊 b.蒙古
3.西夏 C.阿保机 c.女真
4.元 D.阿骨打 d.契丹
32、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社会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提示,写出正确的答案。
(1)唐太宗勤于政事,虚心纳谏,用人唯贤,使唐朝国力增强,史称_________________。
(2)唐玄宗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_________________。
(3)持续八年动乱,导致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他主持编写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3、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841万户,749年有918万户。
(1)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句诗所描写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