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镇化水平提高,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 经济发展 B. 生活水平提高 C. 城镇住房紧张 D. 就业岗位增多
2、下列描述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由于 1 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
C.北方地区树木一年四季大多不落叶
D.黑土地指华北平原,黄土地指东北平原
3、根据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
A. 西高东低 B. 北高南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4、下列黄土高原地区环境整治与生态重建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毁林开荒
B.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
C.陡坡改造成水平梯田
D.无限制增加养畜量
5、以下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家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可开发成梯田,种植粮食作物
B.我家在内蒙古高原,这里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C.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可一年三熟
D.我的家乡在新疆,这里的绿洲农业发达
6、关于日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富士山下樱花烂漫,景色迷人 B.日本海沿岸工业密集
C.横滨港一辆辆轿车等待装船出口 D.在北海道人们喜爱吃烤鱼片
7、中考以后,如果父母欲带你前往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旅游,当地气温年变化特征最符合的( )
A. B.
C. D.
8、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主要原因是
A. 土壤肥沃 B. 热量丰富 C. 灌溉条件好 D. 光照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9、东南丘陵的土壤为( )
A.黑土 B.黄土
C.红壤 D.紫色土
10、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方耕地少,以旱地为主 B.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C.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 西北地区的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11、下列几组地区全部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
12、新疆富有特色的古老引水工程是
A.坎儿井 B.明渠 C.水窖 D.自流井
13、下列几幅图,可以在南方地区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14、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河南省
B.广东省
C.上海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5、我国西北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
A. 干旱 B. 湿润
C. 寒冷 D. 湿热
16、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相符的是( )
A.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B.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多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D.以旱地为主,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到二熟
17、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 )
A.“海上公园”
B.“齐鲁大地”
C.“海上粮仓”
D.“购物天堂”
18、读“南极地区略图”,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俄罗斯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19、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几乎全部在非季风区的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0、近年来,研学旅行兴起,初中生小明去年暑假参加了骑行西北的研学活动,线路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小明到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新疆,有可能看到以下哪种景象( )
A.小桥流水人家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2】小明到新疆后发现当地的葡萄干不是晒干的,而是挂在特殊的房子里(晾房)“晾”干的。该地的葡萄干可以挂在屋内“晾”干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气候干燥,风力大
C.地势高
D.昼夜温差大
【3】研学归来后,小明想用诗词向家人描述他在研学起点看到的景观,合适的诗句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青池塘处处蛙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下列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能反映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21、吉林省是以________ 族为主的省区。
22、划分 亚洲与北美洲,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是________________海峡。
23、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之称,其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
24、对号入座.
香港________1.亚洲天然植物园
新疆________2.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________3.瓜果之乡
台湾________4.国际金融中心
25、最主要的气候是哪种? 气候
26、世界上总共有五万多个岛屿,其中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________岛。
27、_____是中国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28、西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都把_______奉为圣城。
29、我国的首都是________,也是全国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中心。
30、世界三大宗教包括基督教、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1、读日本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日本四大岛屿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的首都东京位于______________平原上。
(3)由图可知,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___沿岸。
(4)日本火山、地震频发,是因为其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地壳不稳定。
32、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_______地。
(3)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_______地。
(4)甲、乙两地中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地。
(5)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季。
(6)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所示的三种季风气候中的_______气候。
(7)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该地的_______位置因素的影响。
33、某班同学开展“俄美自然地理特征研究”研究性学习,读两国简图,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俄罗斯、美国的分界线是__海峡,两国东西都濒临海洋,受地形影响,降水都主要来自__洋。
(2)__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在图中字母代码是__;A是__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俄罗斯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因此农业生产受到制约,粮食需要进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农业实现了__化,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量大,粮食大量出口。
34、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B___地区。
(2)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④___。
(3)A、C两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该界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其地理意义:__(至少列举两个)。
35、读青藏高原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藏族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
(1)城市③是____。
(2)小明在旅游时经过了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A、B、C三条河流为三江的源头,其中河流C是____。
(3)小明在西藏旅游时为父亲买了一瓶由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____酿造的美酒。
(4)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是因为____。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日照强烈
D.昼夜温差大
(5)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____和盆地,“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