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此时出现的新民族是
A.畏兀儿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2、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搜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A. 蒙恬北击匈奴
B. 张骞出使西域
C. 岳飞抗金
D. 文天祥抗元
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下列哪一项不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
A.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B.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 在地方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权 D. 鼓励海外贸易
5、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社会经济发展
C. 开通京杭大运河 D. 实现国家统一
6、见下图的图示,这两种变化是哪一人物所为(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雍正
7、岳飞数百年来被民众传颂,将他视为抗金英雄,主要是因为
A. 指挥堰城大捷
B. 精忠报国
C. 领导东京保卫战
D. 主持澶渊之盟
8、杜佑《通典》卷七记载:“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统治者
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②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③统一币制,实行均田 ④注重吏治,改革弊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猎施,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厂卫制
10、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苏州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B.宋朝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C.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D.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11、下列不属于清朝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的是
A.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B.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等
C.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D.重视兴修水利,修建了许多海塘
12、宋朝流行“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原因是
A.尚武轻文
B.重文轻武
C.文武分途
D.外族入侵
13、明朝初年为强化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实行八股取士 ③设置厂卫制度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我国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北海舰队 D.南海舰队
15、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全面开放 B.闭关锁国 C.坚决抵抗 D.不抵抗
16、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理解准确的是
A.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B.排斥西方一切事物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D.断绝对外一切贸易
17、下列有关宋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 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经出现
C. 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 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
18、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长孙无忌
B. 姚崇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19、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中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
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 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
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 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0、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历史事件中,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有关的是( )
A.设置宣政院 B.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东归
C.设置伊犁将军 D.设置驻藏大臣
21、根据提示列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相应的内容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___。
(2)统一蒙古族的首领________。
(3)建立元朝的人是________。
(4)被誉为“诗仙”的人是________。
(5)被誉为“诗圣”的人是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________。
(7)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是________。
(8)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9)北宋实行________的政策。
(10)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________。
2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吗
A. 雍正年间
B. 康熙年间
C. 乾隆年间
D. 道光年间
23、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外的__________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_________、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24、请根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创制造型精美,色彩艳丽,闻名中外的瓷器——
(2)爆发于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
(3)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4)宋朝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25、宋太宗时期: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________政策
26、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明清时期设置的机构名称。
(1)雍正帝时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机构—一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机构——
(3)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
(4)清朝时期,在广州设立的负责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28、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29、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30、火药发明与使用: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___。
31、连线题
32、归纳列举
(1)下令开凿隋朝大运河的皇帝
(2)被唐太宗成为一面镜子的大臣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4)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事件是
(5)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事件是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商业十分繁荣。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能准确地辨别航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清朝前期),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丝织业、棉织业……制糖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湖北的汉口镇……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请列举两项唐朝“发明并推广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业?
(2)材料二中“宋代海船能准确辨别航向”与哪一发明的应用有关?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哪一行业具有很高水平?该行业的发展支撑了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当时中国商船踪迹最远可达哪些地方?
(3)材料三中提到的“玉米、甘薯”何时引进中国?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农业发展将给社会和其他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所述现象出现于哪一时期?综合以上材料,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