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的行政系统简表呈现的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隋唐时期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2、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在宋元时获得重大发展的三项科技发明是 ①造纸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火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
C.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4、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人民公社化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读中国历史年表(局部),符合“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代特征的朝代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那么辽、宋、夏、金、元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7、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该展厅展示的主题为
A. 宋代民族融合
B. 民族政权并立
C. 宋代国家统一
D. 宋代商业繁荣
8、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句描绘了唐朝的( )
A.农业的进步
B.手工业成就
C.商业繁荣
D.社会风气
9、有一本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多年的历变,纵贯中国16个朝代。宋神宗认为这部史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为此书赐名,该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通典》
D.《东京梦华录》
10、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589年,中国重新统一时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1、杜甫的诗“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未达,况乃未休兵”的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2、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茶楼 B.广场 C.瓦子 D.邸店
13、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最早亲自面试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武则天
C. 隋炀帝
D. 赵匡胤
14、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15、某班同学在活动课上排演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下面是剧中的一段旁白,正确的一句是
A.隋朝初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B.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C.武则天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D.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玉米、花生、马铃薯、向日葵等
16、中国古代废除丞相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7、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给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颁奖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
A. 唐朝由盛转衰 B. 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统治
C. 瓦解了唐朝的统治 D.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19、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20、依据元朝的行政区划,现在的西藏隶属于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自治区
21、清朝设立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
2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下列事件所发生的朝代。
(1)黄巢起义——
(2)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3)郑和下西洋——
(4)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3、唐朝 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24、____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5、下图是宋代风俗画《 _______》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________。
26、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7、明朝中期的________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清代________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8、宋真宗时,宋辽订立“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1689年中俄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
29、科技名著
作品 | 作者 | 作品性质 | 历史地位 | 其他 |
《本草纲目》 | _____ | 药物学著作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而编出。全书约_____万字,共记载了药物______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______多种,收录药方______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 有________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17世纪初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到朝鲜,之后传入西方,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 科技巨著 |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 | 中举后担任地方官,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研究科技,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编写而出。把各生产部门分为______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_____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
《农政全书》 | ____ | 农学著作 |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_______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全书_____卷,约______万字,分为农本、_______、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_______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
30、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唐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是________;隋炀帝设立________,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武则天创立了________制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答卷的格式采用________形式,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31、连线题
32、英雄是时代的标杆。
(1)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1206年,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抗元英雄__________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3、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启蒙于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主张要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政治上设立皇帝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全国的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使得汉初的分封制度名存实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使得儒家思想成为皇家唯一尊崇的思想。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三省六部制不仅仅使得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君主对政权的掌控。北宋时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在权、兵、钱等方面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将地方负责的政务、军事、司法等职能合并为一个机构办理,名称为行中书省,它是后来我国地方省份制划分的基础。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期设内阁协助皇帝管理),又设厂、卫等特务机构刺探官员隐私、社会动向。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内阁形同虚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顶峰。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战国时期,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是儒家的主张。
(2)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后期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
(4)元朝时期,在宋朝的基础上,中央集权制度又有所发展。
(5)丞相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顶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