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巴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 2、1616年,建立后金的是

    A. 耶律阿保机

    B. 完颜阿骨打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 3、宋朝时,娱乐已商业化。北宋城市的娱乐场所称为( )

    A.瓦子

    B.瓦市

    C.瓦舍

    D.会子

  • 4、唐太宗说“治安之本,唯在得人。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以下哪一名臣不属于他统治时期

    A. 长孙无忌

    B. 姚崇

    C. 房玄龄

    D. 杜如晦

  • 5、下列从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

    B. 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C.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 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 6、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元朝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A.1206年

    B.1260年

    C.1271年

    D.1279年

  • 7、两宋时期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时期,下列史实反映了该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唐蕃会盟

    B.文成公主入藏

    C.淝水之战

    D.澶渊之盟

  • 8、明末歌谣:“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民众欢迎和拥护的“闯王”是

    A.李渊 B.李隆基 C.李自成 D.朱元璋

  • 9、一位同学以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为主题整理课堂笔记,做了如下表格,表中①②③应依次填写

    A.东汉、唐太宗、光武中兴 B.西汉、唐高宗、光武中兴

    C.东汉、唐玄宗、王莽政权 D.西汉、唐玄宗、光武中兴

  • 10、贞观初年,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他

    A. 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 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C.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D.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 11、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25岁状元赵秉忠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字,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该状元卷的内容肯定涉及的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孙子兵法》 C. “四书”“五经” D. 唐诗、宋词

  • 12、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杨贵妃得宠

    ③发生严重灾荒

    ④节度使势力膨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4、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

    B. 西夏

    C.

    D. 吐蕃

  • 15、“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李世民

    B.黄巢

    C.赵匡胤

    D.耶律阿保机

  • 16、道出“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心语,并且率军荡平了沿海日本倭寇的明朝民族英雄是

    A. 戚继光

    B. 郑和

    C. 郑成功

    D. 岳飞

  • 17、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汉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怀柔政策 C.重文轻武 D.华贵夷贱

  • 18、歌曲《天路》中这样唱道,“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被高原人民称为“吉祥的天路”的是(     

    A.川藏公路

    B.宝成铁路

    C.青藏铁路

    D.青藏公路

  • 19、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功绩不相符的一项组合是

    A. 秦始皇: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

    B.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C. 唐太宗:重用房玄龄、杜如晦为相

    D. 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 20、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B. 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   D. 毕昇----编著《本草纲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

  • 22、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__________

  • 23、册封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的皇帝是________;册封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________。设置驻藏大臣的皇帝是________。颁布金瓶掣签制度的皇帝是________

  • 24、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民族英雄

    殖民者

    主要据点

    结果

    1661-1662年

    _______

    荷兰殖民者

    赤嵌城、台湾城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 25、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____年,____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和他的“岳家军”在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____和秦桧害怕抗击力量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令岳飞班师回朝,并以“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3)宋金议和:岳飞班师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____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____局面形成。

  • 26、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__(宋高宗)登上皇位,史称南宋。

     

  • 27、“贞观之治”:

    (1)背景:626年,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

    (2)措施:①在思想上,吸取______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如敢于直言的____);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著名宰相_____、杜如晦)。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③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______”。

  • 28、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9、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____,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____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 30、武则天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习历史就要在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中寻找历史真相。

    材料一  (唐)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遥想当时开元盛世年间)。

    小邑犹藏万家室(小县城里也有万户人家),稻米流脂粟米白(丰收的稻米泛着白玉光),公私仓廪俱丰实(公家私家的粮食存满仓)。”

    (唐)杜甫《垂老别》

    万国尽征戍(全国男子应征入伍去参战),烽火被冈峦(叛乱的烽火已弥漫了山峦)。

    积尸草木腥(尸体堆积如山草木也变腥),流血川原丹(流血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

    (1)材料一中杜甫的两首诗描写了同一位皇帝在位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情景。这是哪一位皇帝?

    (2)《忆昔》和《垂老别》分别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社会情景?

    (3)造成《垂老别》中所描述情景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元)刘因《白雁行》

    “北风初起易水寒(蒙古势力初次南下占领河北),北风再起吹江干(再次南下占领整个长江以北)。

    北风三起白雁来(三次南下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寒气直薄朱崖山(蒙古大军直逼崖山灭掉南宋)。

    乾坤噫气三百年(宋朝政权生存了三百年之久),一风扫地无留钱(如风扫落叶般没有一丝残留)。……”

    (元)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您想同鲁阳公一样挥动金戈挽回落日,却是徒劳),南冠无奈北风吹(被俘入狱,眼见蒙古势力如北风般劲吹日益横骄)。

    子房本为韩仇出(张子房本是为韩国复兴而出,最终没能达到目的),诸葛宁知汉祚移(诸葛亮虽鞠躬尽瘁,但汉家终于灭亡他岂能料到)。……”

    (4)材料二刘因诗中“北风三起白雁来,寒气直薄朱崖山”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5)材料二虞集《挽文丞相》,文丞相指的是谁?有人说文丞相的活动阻碍了国家的统一,应该否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文丞相?

    材料三  (清)纪昀《凯歌十六首其六》

    “满耳秋风入短箫(秋风中耳畔回响着箫声),黄榆叶落草萧萧(黄榆叶落草原一片萧瑟)。

    回部已破无征战(回部已被平定再无战乱),只向高原试射雕(再来高原无非打猎射雕)。”

    (6)纪昀的这首诗歌颂了乾隆皇帝的哪一历史功绩?说一说这件事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一把心肠论浊清”

    ——清·胡中藻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清·沈德潜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清·世臣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半边。”

    ——清·徐述夔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鸣听转明。”

    ——清·方芬

    (7)材料四中的这些官员或者诗人因为写了这些诗,全部被乾隆皇帝被下狱或者处死,甚至满门抄斩。这种冤狱被称为什么?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下列朝代主要的文学形式。

    (1)唐朝——

    (2)宋朝——

    (3)明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政绩来看,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取得了开皇治世的繁荣局面,从工作作风来看,他酷爱工作,在国家事务的舞台上,都处处留下了他勤奋的足迹,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孙中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代皮日休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隋朝统一的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和唐代诗人皮日休分别对隋朝哪一开创措施进行了评述?

    材料二:

    (2)观察上图,判断此统一王朝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为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现象,中央集权国家辉煌的文治武功,灿然可观的典章制度,规模巨大的建设工程,多出现于统一时期,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以至于经济重心多在首都。……分裂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又为以后出现的统一局面提供更高的经济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周期性发展过程。

    ——田余庆《古运河开发中所见的一个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