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延边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有位画家擅长人物故事画,他的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他是

    A.吴道子 B.阎立本 C.展子虔 D.齐白石

  • 2、“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六国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

  • 4、两宋时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

    A.杂剧

    B.散文

    C.词

    D.元曲

  • 5、某中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找到了以下材料(见表格),请给你为材料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序号

    历史事件

    1

    设置台湾府

    2

    设伊犁将军

    3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

    发动雅克萨之战

     

     

    A.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繁荣

    C. 明朝边疆治理与对外关系

    D. 中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

  • 6、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经1400多年安然无恙,依旧发挥作用,主要因为

    A. 结构科学   B. 造型精巧   C. 浮雕精美   D. 神灵护佑

  • 7、下列与“金榜题名”、“名落孙山”、“一举成名”这些成语相关的选官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 8、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①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②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③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④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在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执行领队张志清指着这1.3万平方米的发掘现场说:“发掘表明,当年这里曾是元代大型瓷器仓储及贸易集散地,印证了太仓港在元代被称为‘天下第一码头’的事实。”上述材料印证了元朝(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 10、《明史》记载:《本草纲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该著作的作者是

    A.毕昇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司马光

  • 1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南宋诗人林升描写的都城,当时叫

    A. 开封 B. 临安 C. 汴州 D. 杭州

  • 12、如图是杜甫的诗歌《无家别》,它描述了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安史之乱

    C.玄武门之变

    D.黄巢起义

  • 13、引进优良品种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宋朝时期我国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是

    A.玉米

    B.占城稻

    C.茶叶

    D.粟

  • 14、与唐太宗有关的盛世局面是

    A. 文景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之治

    D. 康乾盛世

  • 15、“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描述的是图②中的

    A.

    B.

    C.

    D.

  • 16、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     

    ①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很多天然植被遭到破坏

    ③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7、易中天教授指出:“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艰辛。”该事件

    A.导致唐朝直接灭亡

    B.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

    C.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促使皇权大大加强

  • 18、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期间,某同学想了解我国明朝医药学方面的成就,你可以向他推荐的著作是

    A.《三国演义》 B.《本草纲目》

    C.《九章算术》 D.《农政全书》

  • 1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掌握国家大权的文臣

    B. 掌握兵权的武将

    C. 起义军的首领

    D. 受封的诸侯

  • 20、与以前各代相比,明朝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有

    ①大量引进农作物品种

    ②棉花种植推广和棉纺织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作者是农学家________

  • 22、唐都__________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__________是手工业的突出代表。

  • 23、明朝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__________,法纪松弛,各级官吏_________,对民众百般盘剥。

  • 24、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 25、按要求组合搭配

    (1)将下列人物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2)将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前的字母序号填入右边相对应的括号里

  • 26、饮茶在_______时期开始风靡全国;元朝时最著名的戏剧的代表作是______

  • 27、被誉为东方药物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__

  •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维持了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一一

    (2)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一一

    (3)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一一

  • 29、________以后,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日益腐朽的趋势。嘉庆以后,出现了财政危机,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中期以后_________、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 30、宋代毕昇发明了_____,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宋元时期,_____广泛应用于战争。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2)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

    (3)他是党项族人,于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

    (4)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建立金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农业、农村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民歌《土地还家》

    (1)歌曲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这种现象与哪一运动有关?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1952年毛泽东

    (2)材料二所述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是如何进行变革的据材料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总结的这段经验教训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四:1979—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68%,粮食总产量增长34%,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登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上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