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伊犁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

    A.北方战乱不息而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剥削十分沉重

    C.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地区 D.江南的自然条件远优越于北方

  • 2、下列农业发明中,属于唐朝的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3、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 4、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城市里面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

    A.勾栏

    B.酒肆

    C.瓦子

    D.茶楼

  • 5、如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

    A.都江堰

    B.隋朝大运河

    C.赵州桥

    D.元朝的运河

  • 6、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赞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纸币最早出现于(     

    A. 北宋前期安徽地区 B. 南宋后期山西地区

    C. 北宋后期河南地区 D.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

  • 7、“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康熙帝 C.郑成功 D.岳飞

  • 8、隋朝大运河的河段中,从洛阳到涿郡的一段称做( )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江南河   D. 邗沟

  • 9、2019年1月7日,“记忆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摄影展览”在北京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元杂剧发展而来 B.在北京地方戏的基础上形成

    C.代表作有《长生殿》《桃花扇》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

  • 10、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唐太宗在位时的是

    A. 设安西、北庭都护府管理西突厥地区

    B. 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 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D. 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成亲

  • 1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西域都护

    C. 驻藏大臣   D. 乌里雅苏台将军

  • 12、1684年,清政府设立这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于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该机构是:(     

    A.台湾府

    B.澎湖巡检司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 13、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

    A. 七国之乱 B. 安史之乱 C. 藩镇割据 D. 宦官专权

  • 1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一组图片(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她想   给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海峡两岸一家亲

    B.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C.祖国山河锦绣

    D.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15、清朝前期,实行垦荒政策,土地面积大大增加。但与下表中趋势产生矛盾的原因是(      

    朝代年号

    公元

    人均亩数

    康熙二十八年

    1673年

    27.92

    乾隆二十八年

    1753年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年内

    3.65

    A.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B.大量农民变成了地主的佃户或雇工

    C.新开垦的土地被隐匿起来

    D.人口数量的迅猛增加

  • 16、元朝政府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对边疆地区加强管辖。下列机构与所管辖地区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澎湖巡检司——台湾

    B.北庭都元帅府——西域

    C.宣政院——西藏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新疆

  • 17、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国家的建立

  • 18、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 抵御外族人侵

    B. 设置机构管理

    C. 平定叛乱,维护统一

    D. 册封宗教领袖

  • 1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B. 蒙古族和满族都曾建立过统一全国的政权

    C. 灭亡北宋的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D. 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侵扰,明朝修筑长城

  • 20、《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 瓦厂   B. 早市   C. 瓦舍   D. 集贸市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 22、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加以管理.

  • 23、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民族英雄

    殖民者

    主要据点

    结果

    1661-1662年

    _______

    荷兰殖民者

    赤嵌城、台湾城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 24、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 25、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在地方,朱元璋取消______,设立“三司”。在中央,废除了______ 和中书省,提升______职权,还分散兵权。

  • 26、元曲是由杂剧和散曲组成。代表人物是________,代表作是《窦娥冤》。

  • 27、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 28、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被称为是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说的是_____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李时珍的代表作——

    (4)吴承恩的代表作——

  • 30、李白的称号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是由中国创造的。经历秦汉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发展,到宋元朝臻至鼎盛,古代科技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当中。

    (1)隋唐时期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其中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请写出这一时期农具革新的成就。

    (2)培根评价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在世界上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三种东西分别指的是什么?

    (3)元朝是我国戏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哪一戏剧家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艺术形象?

    (4)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进入末期,各种矛盾激发,大众化的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深刻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哪一部?

    (5)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史,试探讨其繁荣的根本原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著作

    (1)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________________

    (2)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凿的。它利用黄河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不同水系之间的水陆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1)读图说出大运河的中心点在哪?依据材料说出大运河的特点?

    材料二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的。外城包着内城,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宫城。宫城又叫紫禁城。皇帝居住的紫禁城是全城的中心。整个规划出自于《周礼》“王者必踞于中”,从外城南门永定门直至钟鼓楼,构成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沿轴线布置了牌坊、华表、桥梁等,辅以两边的殿堂,更加强了宫殿庄严气氛,显示了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势。

    ——摘编自《中西建筑艺术比较》

    (2)读图说出北京城的核心建筑是什么?依据材二,说出明代北京城市布局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中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只能抄写皇帝旨意,而不能夹杂自己的意见)

    (3)设置军机处是清朝哪位皇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请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资料”和所学知识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

    材料四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部族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位于北京延庆区。1991年,八达岭长城作为中国长城的代表,接受了联合国颁发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证书”。

    (4)观察《明长城示意图》指出明长城东起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地点),依据材料概括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