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阜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我们都说“宋词元曲”。其中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写了《窦娥冤》,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的鞭挞了黑暗势力,他是(     

    A.苏轼

    B.关汉卿

    C.王实甫

    D.马致远

  • 2、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时还在哪一地区建立行省(     

    A.西藏

    B.内蒙古

    C.台湾

    D.新疆

  • 3、一位同学在做课程总结时,写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特征“从并立走向统一”,他概括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特征(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 4、读下图,指出与南宋对峙的政权

    A.辽、西夏 B.辽、金 C.金、西夏 D.元、西夏

  • 5、宋太宗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果是

    A.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

    B.结束了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C.统一了全国

    D.夺回了幽云十六州

  • 6、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中央机构要职由文人担任

    B. 文臣掌握国家军政大权

    C.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控制

  • 7、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鉴真六次东渡,将佛经、医药、建筑、绘画、文学等传到日本。由此可知,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A.促进了中外交流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动了民族交融

    D.实现了科技创新

  • 8、宋朝时,农业生产中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玉米 D. 大豆

  • 9、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工部 B.市舶司 C.巡检司 D.瓦子

  • 10、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 废除丞相

    C. 扩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 把宰相一分为三

  • 11、辽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 12、“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玄宗时,日本宰相长屋亲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绣这四句偈语在上面,送给大唐高僧们。该偈语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张骞

  • 13、下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A.秦朝疆域图

    B.汉朝疆域图

    C.唐朝疆域图

    D.元朝疆域图

  • 14、探寻历史的因果关系,才能对历史进行正确的合理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隋文帝励精图治

    推动“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B

    元昊发展农牧经济

    推动了契丹族的发展进步

    C

    宋太祖在地方设置通判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D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

     

     

    A. A

    B. B

    C. C

    D. D

  • 15、《百家姓》是一本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于北宋初年成书,文章开篇为“赵钱孙李”,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把“赵”姓排在首位的主要原因是

    A.赵姓人口最多 B.赵姓起源很早 C.编者姓赵 D.宋代皇帝姓赵

  • 16、宋朝李刚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刚的高度评价反映出隋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发展社会经济 D.大运河的开凿

  • 17、唐朝有这样一位女性:“一朵铿锵的深宫玫瑰,娇弱的肩膀担起天下的希望,三从四德禁锢不住步伐,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知此历史人物是

    A.杨贵妃 B.武则天 C.王昭君 D.李清照

  • 18、某班同学准备表演一部反映唐朝对外关系的历史剧。下列素材可以选择的是(   )

    A. 鉴真东渡 B. 马可·波罗来华 C. 戚继光抗倭 D. 雅克萨之战

  • 19、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活字印刷术

    D. 火药

  • 20、“粵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应是

    A.虎门销烟

    B.新中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最有利于将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的发明是________

  • 22、隋朝建立于__________年;北宋灭亡于__________年。

  • 23、契丹族与党项族

    (1)____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或者辽),定都____,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发展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原属____的一支。____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____

  • 24、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赶走沙俄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皇帝是________

  • 25、辽太宗时,占领_______,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 26、巩固西北边疆

    (1)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_____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2)____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清朝设置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首领___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____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27、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打败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史称“__________”。

  • 28、__________》有“东方医学宝典”美誉,作者李时珍。《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

  • 29、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________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30、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啊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表现:

    耕地面积增加

    ________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

    兴修水利

    ________、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________

    庄稼种植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___、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

    ________增加,棉花、甘薯、烟草、茶叶、药材、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女真族      吴道子

    诗圣      元昊

    党项族 阿骨打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建立隋朝_____

    (2)建立唐朝____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

    (4)建立北宋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1)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

    (2)“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材料二: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3)根据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说说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