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定西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小强想写关于北宋内容的论文,下面哪个论文题目不能用( )

    A. 澶渊之盟   B. 杯酒释兵权   C. 都市临安的繁荣   D. 交子的使用

  • 2、唐太宗任命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敢于断的杜如晦做宰相说明唐太宗(  )

    A. 开明开放,海纳百川 B. 重视农业,发展生产

    C.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D.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 3、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 4、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广州

    B.开封

    C.泉州

    D.景德镇

  • 5、“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是杜甫在《无家别》中描写了唐朝战乱之后普通百姓流离失所的生活。这里“战乱”指的是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平定突厥 D.黄巢起义

  • 6、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A.三省六部制

    B.九品中正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 7、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军著名将领是

    A.陈化成 B.左宝贵 C.左宗棠 D.张之洞

  • 8、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小明也自拟了一道题目:“词风豪迈飘逸;常把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在一起;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 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下列哪一城市隆重召开

    A.上海

    B.北平

    C.天津

    D.南京

  •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时期

    机构

    西汉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A.西藏 B.库页岛 C.新疆 D.南海

  • 11、美国最有影响的媒体《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分别评价成吉思汗为“千年风云第一人”“千年伟人”。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功绩的是

    A. 统一蒙古

    B. 建立元朝

    C. 灭南宋

    D. 灭金

  • 12、权力逐渐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是元、明、清三代共有的一个趋势,这一趋势臻于极致的标志是

    A. 废除宰相制度

    B. 设立军机处

    C. 设立廷杖制度

    D. 设立锦衣卫

  • 13、日本在唐朝时大量派遣唐使的主要目的是( )

    A. 为了更好地吸取唐朝的文化

    B. 为了从唐朝获取更多的礼物

    C. 为了向唐朝移民

    D. 为以后侵略唐朝做准备

  • 14、吴江县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了清朝前期,已经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从盛泽镇的繁荣可以看出,清朝前期

    A.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B.全国商业网形成

    C.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D.大商帮的出现

  • 15、汪洙《神童诗》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其天子堂前立进士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该诗及情境最初始于(     

    A.先秦世袭制

    B.汉朝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隋朝科举制

  • 16、“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符合的是

    A.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

    B.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标志着中国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区

    C. 秦始皇采取“郡县制”——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从秦朝开始

    D. 元朝设置“宣政院”——标志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

  • 17、南宋时期,一位日本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去办理手续,这个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通判

  • 18、小明同学在查阅《大唐西域记》时得知,此书已问世1300多年,随着时光的流逝,更加显示出这部著作的灿烂光辉。小明同学关注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唐朝的民族交往

    C.唐朝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D.唐朝的都市和文化

  • 19、“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 20、一个“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一个“宁向西方一步死,也绝不向后一步生”。这两位历史人物都

    A.促进了文化交流

    B.改善了民族关系

    C.增进了中日友好关系

    D.推动了贸易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_》有“东方医学宝典”美誉,作者李时珍。《____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

  • 22、清朝在台湾的统治: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_________,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 23、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宋代管理海外贸易机构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 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 24、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 25、今天的新疆、_______、云南、东北广大地区,_______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 26、概况: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________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________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

  • 27、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 28、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

  • 29、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___

  • 30、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作品和作者对应搭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人生自有诗意,诗中尽是历史。

    (1)隋唐时期,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山河依旧,国都沦陷的景象,导致“国破”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汴州”是北宋都城,是今天的哪座城市?___________

    (5)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__族首领。

    (6)兵败被俘后,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子》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指东南方向)。”《鬼谷子》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指迷失方向)也。”

    材料二:朱彧在1119年写成《萍洲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1)根据材料一可以推断出司南最晚发明于什么时期?其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时期的哪一行业?

    (3)指南针后来经什么人之手传入欧洲?这一时代传入欧洲的还有我国的哪一重大发明?

    (4)结合所学知识,再列举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另外两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