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期,“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相继在我县中小学校举行,县艺术团的艺术家们为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戏曲盛宴。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 《窦娥冤》
B. 《长生殿》
C. 《桃花扇》
D. 《牡丹亭》
2、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下列情景与史实相符的是
①在泉州港经营由朝鲜贩运来的高丽参专卖店,接受市舶司的管理,按规定时间内营业
②携带纸币,去苏州等地进货
③乘坐海船,从明州出发,将丝织品贩运到日本
④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公元1368年,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是
A.
B.
C.
D.
4、907年,建立后梁政权的是( )
A. 朱温 B. 安禄山 C. 史思明 D. 黄巢
5、泉州开元寺(下图)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道场。738年,皇帝诏令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今名。由此可知,开元寺的名称源于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高宗
6、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东方的中国人正在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 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八股取文、文字狱 D. 九品中正制
7、据《明神宗实录》记载:(17世纪初苏州)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时
A.老百姓生活贫困 B.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C.工商业繁荣发展 D.海外贸易发达兴盛
8、如果我们想去日本探索中日友好的实物见证,可以去( )
A.唐招提寺
B.大昭寺
C.大雁塔
D.大明宫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去浮梁可以乘坐装有罗盘的海船
B.他可以到浮梁的早市购买茶叶
C.他在浮梁买茶时可以使用货币“开元通宝”支付
D.他到浮梁买茶时可以顺便到娱乐场所听戏
10、西藏正式被纳入中国的行政区开始于
A. 汉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明朝
11、“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 隋唐时期 C. 两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12、1247年,蒙古王子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在凉州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会晤中的双方分别是
A. 成吉思汗 松赞干布 B. 忽必烈 阔端
C. 阔端 萨迦班智达 D. 忽必烈 萨迦班智达
13、“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这首小诗描绘的是宋朝的
A. 繁荣的海外贸易
B. 繁华的都市生活
C. 风格多样的宋词
D. 空前发达的元曲
14、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 )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汤显祖
15、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强化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强化
16、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持近百年的原因是( )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结果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行省制度的巨大作用
17、1644年攻人北京推翻明朝的是
A.黄巢 B.吴三桂 C.李自成 D.朱温
18、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下面两幅图片的人物故事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两副图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宏扬佛法普度众生
19、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风的影响。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研究以下选项中的
A. 礼乐文明的建立
B. 科举制度的沿革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农牧文化的交融
20、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1、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
22、唐朝的瓷器工艺水平高超,__________ 闻名中外;明朝时景德镇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 畅销海内外。
2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4、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5、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北宋兴起的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6、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___________;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_________。
27、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28、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主要有______和_______。
29、唐太宗时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后来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时的珍贵文献。
30、戏剧: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__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________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31、连线题
32、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请列举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
33、古代中国一些超级工程的建设,不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同时还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绵延几千里的大运河刚刚开通),亡隋波浪九天来(隋朝灭亡的波浪已经滚滚而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游船还未停稳农民起义已四起),惆怅龙舟更不回(龙船再也回不去了只空留惆怅)。
材料二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都说是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是到今天它还千里流淌不息)。
若无水殿龙舟事(若不是因为乘龙舟到江南游玩),共禹论功不较多(杨广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
(1)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评论的是同一工程和同一个人物。这是一项什么工程?又是哪一个人物?
(2)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对这一工程的看法是否相同?请写出二位诗人的的看法。
材料三 (明)田艺蘅《塞下曲》
黑风卷沙平太行(狂风卷起沙尘弥漫整个太行山),辕门列戟飞秋霜(营门外战士的武器上布满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千军万马踏破河冰准备上战场),旄头白日寒无光(天色暗无光看不到高高的旗杆)。
胡笳叫屈角声死(号角声中勇冲锋不惜为国牺牲),短兵战过交河水(交河水边敌我短兵相接相厮杀)。
不恤身为塞下磷(哪怕战死成为长城脚下的一点磷火也在所不惜),孤光还照长城里(这点磷火即使再孤独也要发光照射在长城以里)。
(3)材料三的诗句描写了明军与敌人激战的壮烈场面,敌人是哪个民族?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摘自(明)刘薄《赋得涿鹿(北京)送丘伯纯还姑苏》
三晋在西秦在东,北京正在天之中。
金楼玉殿仰头看,日月普照开鸿濛。
万国朝宗必经此,舁金载玉何匆匆。
(4)材料四中的北京城建筑以宫殿为主,其中一座最为雄伟壮丽的宫殿当时称作什么?1987年这座宫殿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说一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