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红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南宋初年,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当局者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充分说明

    A.金军的强大

    B.岳飞功高震主

    C.宋朝缺乏法制

    D.南宋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 2、假如你生活在隋代,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下列正确的方案应该是

    A. 涿郡一一江都一一洛阳——余杭

    B. 洛阳一琢郡一江都——余杭

    C. 琢郡洛阳江都余杭

    D. 余机江都洛阳琢郡

  • 3、我国古代被称为“瓷都”的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

  • 4、读“清朝疆域图”(1820年),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南至

    A.太平洋 B.南海诸岛 C.葱岭 D.西伯利亚

  • 5、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假如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的是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山间耕作

    ③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求婚  ④筒车昼夜不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主要是指(  

    A.四川地区出现了全国最早的纸币

    B.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从越南引进优良品质占城稻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7、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发,人民遭受了太多苦难。我决定选派文臣100多人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即使他们都贪污腐化,也不如武将个人的危害大啊。”宋太祖的这措施

    ①有利于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

    ②切实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效杜绝了武将兵变的发生

    ④导致民族间战争频发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8、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 9、某班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宣传栏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以下四个选项中,不符合主题的是

    A.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B. 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C. 鉴真东渡宣扬中国的文化

    D. 日本的遗唐使来华

  • 10、“我要去西藏,我要去西藏,仰望雪域两茫茫……随处都是我心灵的牧场。”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设置了(  )

    A. 伊犁将军

    B. 盛京将军

    C. 西域都护

    D. 驻藏大臣

  • 11、“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水腥,流血川原丹。”杜甫这首《垂老别》描绘了这场动乱造成的惨状,唐朝也由盛世走向衰落这场动乱是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12、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数得上名字的学派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不同学派之间既有辩论抨击,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种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焚书坑儒 C.科举取士 D.百家争鸣

  • 13、“将不专兵,兵无常帅”是北宋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哪一个方面采取的措施?

    A.削弱相权 B.重文轻武 C.文臣知州 D.改革科举制

  • 14、下列是李自成起义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其先后顺序是

    ①建立大顺政权②攻占北京③陕西爆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④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 15、水稻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明作出的重要献、为此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A.北京人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 16、下图为《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该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C.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7、元朝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 1260年 B. 1276年 C. 1279年 D. 1234年

  • 18、胡腾、胡旋和柘枝舞是从中亚地区的康国、石国等传入中原的健舞,唐代风靡长安及各地,到中晚唐已被看作是中原固有的舞蹈。材料说明唐代盛行的舞蹈(     

    A.吸收了周边民族的精华

    B.显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C.风靡和传播到世界各地

    D.民族之间的隔阂逐渐减少

  • 19、《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

    A.隋朝

    B.唐朝

    C.后唐

    D.五代十国

  • 20、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如图场景的是

    A.“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B.“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C.“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D.“……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____。清政府担心国家的____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____

    (2)含义:严格____

    (3)表现:顺治时期,颁布“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只开放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____,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____

  • 22、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___

  • 23、黄巢起义背景: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专权,____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 24、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上设置_____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25、被誉为东方药物学巨典的著作是________

  • 26、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 27、唐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

  • 28、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_____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_____

  • 29、统一团结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1)589年,隋朝灭掉_________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拥戴。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首领尊奉为“_________”。

    (3)农民起义军在_________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 30、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吏贿赂上级,结党营私。乾隆以后,贪风更盛,清朝的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____的趋势。各级官吏为了一己私利,对上蒙骗朝廷,对下敲诈百姓。

    (2)官场的腐败之风在____中蔓延。八旗兵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3)到了乾隆后期,财政虚耗非常严重。嘉庆以后,朝廷出现了____。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很多农民变为流民。社会的____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____重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举出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元文化非常灿烂,认真阅读下列图文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1)图1中的人物是谁?他最大的科技贡献是什么?

    (2)图2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它被称为什么?图3反映的科技发明是什么?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后来它被传播到欧洲,是哪国商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读了信息二中培根的评价你有什么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