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2、“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这一现象发生在
A.唐高祖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3、下图是某教具厂生产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在 (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5、“联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 )
① 延续藩镇割据的局面 ② 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
③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 ④ 形成文官统兵的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元朝时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新运河,不禁让人想起来了隋朝开通的大运河。下列对这两朝开通的大运河相同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由统治者发起开凿的 ②都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③都以洛阳为中心 ④都是为了南粮北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 D. ①④
7、我国古代城市中出现过一种叫做“瓦舍”(瓦子)的场所,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8、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隋朝实现国家统一是在
A.581年 B.605年 C.589年 D.610年
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的作者曾经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并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A.黄巢
B.陈胜
C.符坚
D.朱温
10、生活在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
A.唐诗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四书”“五经”
11、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下册时整理的部分笔记。其学习的主题是
A. 郑和下西洋
B. 戚继光抗倭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雅克萨之战
12、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金灭北宋 B. 辽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13、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A.繁荣开放 B.独尊儒术 C.重文轻武 D.民族交融
14、“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了北宋建立后
A.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15、清朝时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手工业部门齐全
B.产品质量精良
C.品种花色繁多
D.手工工场发达
16、唐朝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这告诉我们一种什么情况( )
A.明经考试最重要 B.明经科考试最难
C.进士科考试最难 D.进士科考试最为简单
17、“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杜甫诗中所描写的盛世局面出现在(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高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
18、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 ④徐光启写成《农政全书》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19、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 虚心纳谏
B. 轻徭薄赋
C. 科举选才
D. 微服私访
20、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正确的选项是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隋朝灭亡
④灭亡陈朝。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④③
21、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1644年,清朝统治者顺治帝进入_____。
(2)清军消灭残余势力,建立起_____。
22、京剧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开始被称为________。
23、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24、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且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________。
25、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6、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的时间是____年
(2)1127年金灭____,史称靖康之耻。
27、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8、明成祖称帝后,派_____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海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29、统一蒙古,被称为一代天骄的首领是________。
30、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享有_________的美誉;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____”之称。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 请你列举出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列举出三条)
33、隋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制度篇)
材料一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你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1)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什么制度?
(经济篇)
材料三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两点即可)
(外交篇)
材料四
(3)根据材料四,说出A、B、C的内容。(任选两个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