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通化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是

    A.岳飞

    B.文天祥

    C.辛弃疾

    D.戚继光

  • 2、下图中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加强中外交往

    B.巩固国家统一

    C.发展社会经济

    D.反抗外来侵略

  • 3、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是(  )

    ①颜真卿

    ②阎立本

    ③柳公权

    ④欧阳询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 4、历史考试时间有限,学会抓住关键词也是提高做题速度的关键。当你看到“1368年”、 “应天府”,你能联想到的人物是

    A.忽必烈 B.朱元璋 C.朱棣 D.李自成

  • 5、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 6、清朝中期,政府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A.政治腐败

    B.闭关锁国

    C.重农抑商

    D.抵御侵略

  • 7、“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明代军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黄巢

    D.施琅

  • 8、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约法三章”成语出自于(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进咸阳

    C.刘邦进咸阳

    D.楚汉之争

  • 9、“和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 南诏

    B. 吐蕃

    C. 匈奴

    D. 鲜卑

  • 10、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 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C. 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 它属于胶泥印刷术

  • 11、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做“砲”,而到了宋代出现了“砲”和“炮”两字并用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宋代时

    A.我国发明了火药

    B.火药广泛用于军事

    C.欧洲火器传入中国

    D.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 12、2019年01月18日,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新疆,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政策汇集,使之成为让人充满想象的发展空间。关于“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

    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

  • 13、夏朝的都城据说是阳城,但是阳城在哪里,没有定论;商朝的都城最初也是搬来搬去的,后来商王盘庚将它稳定下来,都城在

    A. 二里头

    B.

    C. 朝歌

    D.

  • 14、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

    A. 汉族和藏族 B. 汉族和苗族 C. 蒙古族和藏族 D. 壮族和蒙古族

  • 15、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会的是

    A. 洛阳

    B. 长安

    C. 东京

    D. 临安

  • 16、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为鼓励对外贸易,宋朝政府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的机构是

    A.蕃坊 B.瓦子 C.太学 D.市舶司

  • 18、穿越时光隧道去古代进行研学旅行。我们可以到通宵营业的“瓦子”去看戏、听曲、观看蹴鞠,买古玩字画,还有剃头的......这些热闹情景反映了(     

    A.隋朝科举制确立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明朝科技发展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 19、“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下列哪部书中读到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 20、唐朝有一位诗人,其诗歌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骆宾王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22、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从而促进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友好往来。清朝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的对外政策。

  • 23、明朝提倡尊孔崇儒。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

  • 24、下图人物是______

  • 25、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唐朝经济发展、人才辈出。

    (1)被誉为“诗仙”________

    (2)被誉为“诗圣”________

     

  • 26、元曲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____

  • 28、唐朝发明的适于精耕细作的生产工具是________

  • 29、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 3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材料一:(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内容体现了“太宗”什么思想?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

    材料二: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请你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件典型史实。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3)材料三中的“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唐朝是怎样加强与这个民族的关系的?(列举两件典型史实)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题:请你列举出宋元时期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大城市。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改革是社会不断发展中自我完善的过程,合理的改革是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即位之初,东方六国强大而秦国弱小,诸侯皆卑(鄙视)秦。新法“行之十年,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秦国真正实现“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摘编自冯雨晴《从变法者角度看商鞅变法成败》

    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初期,曾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有作为,他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其统治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材料四:忽必烈的改革是在维护蒙古贵族的根本利益、保持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的前提下,仿效汉法改制——“既行汉法,又存国俗”,强调要用儒学治国,要行汉法,此举客观上推动了文化与社会实践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促成秦国“兵革大强”的变法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写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一条唐玄宗的改革措施。唐玄宗开创的盛世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什么改革建议?其施行的方略及具体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