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b阶段对应的政治局面是
A.隋唐盛世
B.五代十国
C.宋元更替
D.明清易代
2、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接受汉臣建议,取《易经》“大哉,乾元”,改国号为元。据此可知,元朝建立于( )
A.12世纪初期
B.12世纪晚期
C.13世纪初期
D.13世纪晚期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国家统一 B.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 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4、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朱元璋
D. 顺治帝
5、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是由于残酷的统治导致亡国的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6、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标志着
A.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B.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C.中印两国正式建交
D.中英两国正式建交
7、如图文框中的内容为某同学的笔记。从中可知,这页笔记记录的是唐朝( )
A.手工业的发达 B.商业的兴盛 C.经济的繁荣 D.盛唐气象
8、有人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古代钱币发展史。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
9、他结束了西晋以后200多年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再次走向统一。他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10、油条是我国食用范围最广、食用频率最高的早点食品,别看这油条做着简单,吃着也简单,它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称油炸“桧”,意即油炸秦桧,此一名称反映了百姓对一位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他是
A.屈原 B.张骞 C.卫青 D.岳飞
11、人们常用“比窦娥还冤”来形容一个人的遭遇。成功塑造窦娥这一艺术形象的作者是
A.黄庭坚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12、8世纪中期,唐帝国爆发了持续8年的大规模动乱。从此,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这场动乱是指
A. 玄武门之变
B. 神龙政变
C. 安史之乱
D. 黄巢起义
13、历史事实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北宋时,将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B.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有了棉纺织工具
C.宋朝,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具有很高水平
D.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其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14、史书评价武则天统治有“贞观遗风”。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推行唐初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
C.武则天统治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D.武则天残酷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和旧贵族
15、下列古典小说创作于清朝的是
A.《三国志通俗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16、耳熟能详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生产刀具的“夹钢”“贴钢”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早在明朝的一部科技巨著中就有记载。这部巨著是
A.《梦溪笔谈》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17、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黄巢起义
18、现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最早亲自面试的皇帝是
A. 隋文帝
B. 武则天
C. 隋炀帝
D. 赵匡胤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不朽名句
A. 岳飞
B. 文天祥
C. 戚继光
D. 邓世昌
20、唐朝时期,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是
A. 翻车 B. 筒车 C. 水排 D. 水车
21、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22、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写出了《________》一书。此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后来传到国外,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________”。
23、宋元时期陆路:陆上_______,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_______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_______、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4、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加以管理;清朝特许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5、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26、战:_____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____,宋朝损失惨重,但连年的战争使____也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27、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和杭州。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____。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____。
(2)海外贸易:广州、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____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纸币出现: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____前期,____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8、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________政策。
29、艺术:明朝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出现了书法名家__________、绘画名家_________。
30、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1、
关汉卿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资治通鉴》
吴承恩 《西游记》
司马光 《窦娥冤》
罗贯中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三国演义》
李白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宋应星 《静夜思》
32、该事件曾经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平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的倭患。在此事件中涌现了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言是:“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3、唐中后期由盛转衰,其中教训为宋朝所吸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杜甫《垂老别》
(1)材料一的诗中描绘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景象?思考点:从杜甫生活的时代来考虑;参见教材第23页正文前小字内容。(提示:在合适括号内填正确)
A. 文景之治( )
B. 贞观之治( )
C. 开元盛世( )
D. 安史之乱( )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上述这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思考点:从开元年间唐朝政局、制度、军事等方面考虑;参见教材第 23 页正文内容。(提示:在合适括号内填正确)
A.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
B.军镇节度使的权力集中、势力膨胀( )
C.中央与地方的兵力不平衡、外重内轻( )
D.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扩张势力、发动叛乱( )
材料二 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但天下尽裂为方镇,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据《新唐书·方镇表》记载,当时全国有藩镇42个,实际上远不止此。节度使的职位往往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后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危机?思考点:从唐后期统治在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考虑;参见教材第24页(提示:在合适括号内填正确)
A.安史之乱极大的破坏了唐朝经济( )
B.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
C.统治阶级日益腐朽、宦官专权( )
D.黄巢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致命性打击( )
材料三 宋代文化虽没有汉唐时期的万丈豪情与雄伟风姿,其精致细腻与内敛深沉的风骨,也非汉唐所能望其项背。经历了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倾轧与混乱之后,宋代的君臣都意识到,统治之术绝非武力所可独揽,应该文武并用。
——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
(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政治的特点。思考点:从宋朝吸取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考虑;参见教材第30页。(提示:在合适括号内填正确)
A.万丈豪情和雄伟风姿 ( )
B.精致细腻和内敛深沉( )
C.武将势力强大、专横跋扈( )
D.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
(5)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以上特点的原因。(提示:在合适括号内填正确)
A.吸取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教训( )
B.吸取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的教训( )
C.北方契丹族占领燕云十六州,威胁北宋政权( )
D.西北党项族元昊派军队进攻北宋,屡屡获胜(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