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2、“郑和船队满载着……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材料中的“物品”最有可能不包括
A.丝绸
B.瓷器
C.茶叶
D.奇珍异兽
3、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艺术宝库中灿烂的一页,下列著名书法家中不属于唐朝时期的是( )
A.王羲之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欧阳询
4、如下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
A. 吴道子 B. 赵孟頫 C. 阎立本 D. 张择端
5、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6、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以下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D.各行各业均衡发展
7、清朝前期商业繁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其中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的商帮是( )
A.晋商
B.徽商
C.鲁商
D.浙商
8、下列有关“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西方殖民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D.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
9、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取其品质好;而更多的是百日动、六十日、八月白等名目,取其早熟。这对于实行复种、提高产量至关重要。材料说明了
A.清朝水稻品种繁多,农家经常选育新种 B.清朝时期农业耕地面积增加
C.清朝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D.水稻成为清朝时期人民的主要粮食
10、下图反映出中央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方式是
A. 和亲
B. 设置管理机构
C. 册封
D. 采用武力征服《步攀图》
11、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一度僵化,请问这种选官制度是( )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分封制 D.九品中正制
12、南京有座将军山。宋代有位将军曾在这里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建康城(南京),将军山因此得名。这位将军是
A. 郑成功
B. 岳飞
C. 戚继光
D. 左宗棠
13、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 岳飞
B. 郑和
C. 戚继光
D. 寇准
14、下列人物中,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老子
B. 郦道元
C. 顾恺之
D. 王羲之
15、下列关于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B. 在我国延续了八百多年
C. 开始于唐朝开元年间 D.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16、“辽阔的大漠草原上,有一匹铁骑在奔跑,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震环宇撼九霄。”下列关于成吉思汗的说法有误的是
A.建立了元朝
B.建立了蒙古汗国
C.“他”就是铁木真
D.统一了蒙古各部
1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所述政权的建立者和都城分别是( )
A.宋真宗;临安 B.宋高宗;临安
C.宋钦宗;开封 D.宋徽宗;开封
18、下列图片中,能反映元代社会生活的是
A. 韩熙夜宴图
B. 契丹人饮马图
C. 杂剧陶
D. 蹴鞠铜镜
19、明代全国的丝织业中心是
A. 苏州
B. 南京
C. 杭州
D. 景德镇
20、唐朝对外交往出现盛况的原因有
①经济文化处于领先
②对外交通发达
③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一些使臣僧人艰苦努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
22、李白被誉为________,杜甫被誉为________。
23、请按要求将下列的图表填充完整。
(1)建立辽政权的少数民族——
(2)西夏政权的建立者——
(3)金政权的建立者一
(4)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一一
24、文献记录历史。
(1)玄奘将自己西行见闻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为研究中外交流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主权
(3)《______》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5、司马光的________和司马迁的________被称为"史学双壁"。
26、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27、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28、郑和下西洋从________出航,最远到达的地方是________和________。
29、“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生最伟大的成就是建立元朝.错误: ,改正: .12.统一蒙古的是 ,1271年定国号为元的是 。
30、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的大统一,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材料二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如指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材料三 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写出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的名称。
(2)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了一项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什么?
(3)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