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藩镇割据,加强皇权
D.重农抑商,稳固政权
2、《旧唐书·吐蕃传》记载:“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材料反映了唐朝
A.开放的社会风气
B.和睦的民族交往
C.频繁的对外交流
D.繁荣的社会经济
3、唐朝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朝代,有盛就会衰,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宦官专权
4、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下列各项中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B.
C.
D.
5、对北宋和辽、北宋和西夏的议和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
②辽和西夏都要对北宋称臣
③北宋每年都要向辽和西夏送大量财物
④议和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A. 印度洋沿岸
B. 红海沿岸
C. 非洲东海岸
D. 美洲
7、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水利工程兴建,促进了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为提高。可见促进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唐朝统治者的作用 ②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新式工具
③风调雨顺,没有天灾 ④兴建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的功能 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
C.一开始就是官方发行的货币 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
9、隋炀帝在历代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这反映了大运河( )
A.提高了隋朝的造船技术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
D.结束了南北的分裂局面
10、“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早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就被详细介绍。这本书是
A. 《天工开物》
B. 《本草纲目》
C. 《齐民要不》
D. 《农政全书》
1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皇权对相权取得彻底胜利的标志是
A. 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
B.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C. 元世祖推行行省制度
D.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12、下列属于宋太祖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陈桥兵变 ②杯酒释兵权 ③削弱相权 ④重文轻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慈禧
14、下面是唐朝时期的艺术作品,如果为这些作品命名一个主题,合适的一项是( )
唐朝妇女跳舞、下棋、拔河三图
A.开明的民族关系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繁荣的农业发展
D.高超的艺术水平
15、根据“金榜题名、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这些词语的提示,你推测出隋朝创立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6、人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某中学中国古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 阳关
B. 山海关
C. 嘉峪关
D. 玉门关
17、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材料反映了这一变化的影响是( )
A.唐朝繁荣统一 B.唐诗兴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18、如果概括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辽、宋、夏、金时期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下列最适合的一项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B.繁荣开放的时代
C.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9、灭亡北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 辽 B. 西夏 C. 金 D. 蒙古
20、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A.藩镇割据的出现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雅克萨之战
21、灭金:蒙古与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_____年,蒙古灭金。金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的局面形成。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22、北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这一文学形象出现于____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维持了约1300年的选官制度一一
(2)唐朝时日本派到中国的使节称为一一
(3)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叛乱一一
2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25、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
26、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是________。
27、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乱局面的朝代是
28、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他们分别是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
29、根据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________进入鼎盛时期。
30、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17世纪中期,____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年和1686年,____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尼布楚条约》:
①时间:___年
②签订双方:中俄
③地位:第一个___条约
④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____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宋代著名的三大词人。
33、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盛世之治)
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上述材料反映了他哪一治国思想?
(和同一家)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材料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起到什么作用?
(开放交流)
材料三: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说出两位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并选择一个说说其事迹。
(4)以上材料表明了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什么?
(5)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至少两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