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朝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追溯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A. 杯酒释兵权
B. 分割宰相权力
C. 重文轻武政策
D. 设置转运使
2、1661年,郑成功致书荷兰总督揆一:“ 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当归我。”横线处应填入
A. 雅克萨
B. 台湾
C. 澳门
D. 新疆
3、下列关于元朝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
②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③山东、山西、江西、辽阳称作“腹里”,直属中书省
④元朝推行的“行省制度”,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它们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第6课 北宋的政治…………………………28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37
……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51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少数民族的崛起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 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 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6、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 )
A.分封制 B.商鞅变法 C.管仲改革 D.中央集权制
7、下列王朝出现顺序正确的是
A.隋→唐→宋→元→清→明
B.隋→唐→元→宋→明→清
C.隋→唐→宋→明→元→清
D.隋→唐→宋→元→明→清
8、“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材料简述的是
A.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应用于军事方面
9、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10、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的政策是( )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
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1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的改革是实行
A.地主减租
B.废除土地剥削制度把土地分给农民
C.走合作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玉米,别名玉蜀黍,原产于中南美洲,明朝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玉蜀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时珍)。据此可知,这部著作( )
A.见证了中外物种的交流 B.创新了药物的分类法
C.修正了前人的错误记载 D.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 宋辽对抗
B. 北宋与金对峙
C. 宋夏和议
D. 南宋与金对峙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A.苏轼 B.岳飞 C.李清照 D.文天祥
15、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型商帮。胡雪岩,来自安徽南部徽州府,中国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操纵江渐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以上看来胡雪岩属于。
A. 晋商
B. 徽商
C. 苏商
D. 港商
16、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下列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
A.辽
B.金
C.西夏
D.元
17、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其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C.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州的长官
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18、史料记载,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玄宗开元时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发生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B.铁器牛耕技术推动农业繁荣
C.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已形成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19、“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黄河流域经济全面崩溃 B.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D.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开元初,四方丰埝(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据此推断,材料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A. 唐太宗统治时期
B. 唐玄宗统治时期
C.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唐高祖统治时期
2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2、在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_____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3、北宋都城__________,元朝都城__________,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4、建立西夏的党项族首领是________。
25、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以控制地方财赋权。
26、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____。
(2)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____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27、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____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_____的问世。
(2)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____》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____。元朝中期,出现了____印刷。
(3)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____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28、填空题: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581年,____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他就是隋文帝。626年,________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__”。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
(3)________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__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29、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_完成的。他于_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30、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文学艺术的创作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31、连线题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皇帝。
(1)建立隋朝_____
(2)建立唐朝____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_____
(4)建立北宋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代 | 中央 | 地方 |
隋 | 创立三省六部制 |
|
唐 | 完善三省六部制 |
|
宋 | A | 文臣担任州县长官,设置通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设置转运使 |
元 | 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枢密院、御史台 | 实行行省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
明 | B | 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
清 | 设立军机处 |
|
请回答:
(1)表格中,AB两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围绕“我国古代隋朝到清朝期间政治制度演变”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