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贵阳初二下学期三检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位于地势的第几级阶梯(  )

    A. 第一、二级阶梯   B. 第二、三级阶梯   C. 第三级阶梯   D. 第二级阶梯

  • 2、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为( )

    A.公路 B.铁路 C.空运 D.河运

  • 3、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4、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差异很大,有关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貌自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 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①②③④四地中,分别位于陡崖和山谷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 6、以下关于黄土高原地区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共性描述,正确的是(   

    ①都属于跨省的区域;

    ②都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带;

    ③都面临着生态环境的问题;

    ④基本都属于我国的季风区。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7、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高山族 B.汉族 C.黎族 D.苗族

  • 8、巴西有一座城市的轮廓宛如一架飞机,这座城市是( )

    A.里约热内卢 B.圣保罗 C.巴西利亚 D.马瑙斯

  • 9、东北三省大面积开荒,造成的最大环境问题是

    A.冰川融化

    B.湿地减少

    C.森林破坏

    D.草原退化

  •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是牛牛同学春节期间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其中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看到的景象是(   

    A.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B.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C.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D. 海风椰韵白鸥翔,摇摆千姿满芳岭

  • 11、读“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判断图示地貌类型与对应治理措施组合错误的是( )

    A.甲平整地(塬顶地带)——种植优质牧草等

    B.乙缓坡地(塬顶与陡坡问的过渡带)——建梯田、种植山杏和优质牧草

    C.丙陡坡地(山腰地带)——种植水稻、玉米和小麦等

    D.丁坡脚地(山脚地带)——建挡土坝、护坡坝等

  • 1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京沪线直接沟通香港与上海   B. 香港80%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内地

    C. 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D. 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大批技术管理人才

  • 13、台湾岛物产富饶,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宝岛,下列选项中不能说明这一主题的是(  )

    A.台湾的经济、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沿海平原

    B.台湾岛因盛产甘蔗,被称为“东方甜岛”

    C.台湾樟脑出口量曾达到世界首位

    D.自古台湾就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之地

  • 14、我国在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 15、构成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城市中,不包括( )

    A. 上海   B. 南昌   C. 重庆   D. 武汉

  • 16、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塔里木河呀,你一直从高山而来,进入大漠,静静流淌,不惧风霜,我敬畏你是条大河。那么塔里木河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8月 D. 11月

  • 17、读“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长白山植被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B.②为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

    C.③位高山苔原

    D.④终年被积雪覆盖

    【2】图中人所在的山体的一侧是山体的(   

    A.东南侧

    B.西北侧

    C.东北侧

    D.西南侧

  • 18、下列是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B. 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C. 我国0℃等温线就是沿着秦岭﹣淮河一线伸展的

    D.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 19、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入、产品输出

    C.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D.科技力量雄厚

  • 20、读图,“西气东输”工程不经过 的区域是(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

  • 22、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________ .澳门________ 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23、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______。

     

  • 24、贵州最大的煤矿产地是________

  • 2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_______,四川盆地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 26、世界最长的河流______河。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______湖。

  • 27、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之称,其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

  • 28、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由珠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三角洲,简称“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该区域的_____________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 29、__________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 30、南极圈穿过   洲、   洲和   洲。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下图是京福高铁路线图,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台高铁将成为未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的骨架。现北京到福州段已通车,两地最快车程缩短至8小时以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小明的二叔从台湾来福州祭祖,小明带二叔去北京旅游,感受“中国速度”。

    (1)“金色田野”与“绿色田野”分别是他们在江西婺源与华北平原拍摄到的不同景观,“金色田野”中的油料作物是____,“绿色田野”中的粮食作物是____;他们还发现前半程列车穿越的隧道很多,主要原因是____

    (2)列车在行进过程中穿越A河流,此河流沿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

    (3)到达北京时,小明发现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两会”话题,说明北京是全国的____中心,小明带二叔参观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写一个)。

  • 32、读青藏高原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藏族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西藏牧民有时离家远出,夜宿在外,也常用宽大的衣服来盖体暖身。

    (1)城市③是____

    (2)小明在旅游时经过了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中A、B、C三条河流为三江的源头,其中河流C是____

    (3)小明在西藏旅游时为父亲买了一瓶由青藏高原主要粮食作物____酿造的美酒。

    (4)藏族人穿藏袍常穿一只袖子是因为____。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日照强烈

    D.昼夜温差大

    (5)青藏高原上分布着一系列山脉,山脉之间是宽广的____和盆地,“____”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 33、读“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 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纬线上,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北半球是______节气,B点白昼时长是_____小时,此时看到的是______(日出或日落)。阳光直射点开始向______方向移动。

  • 34、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在各地考察时欣喜地看到: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享有“中国绿色米都”称号的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处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自1957年开始垦荒到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

    材料二 阜新有100多年煤炭开采历史,是我国最早的能源基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前,阜新被称为“煤电之城”。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资源逐渐枯竭、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污染严重等问题出现,经济发展滞缓。2008年3月,阜新市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1)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______________

    (2)“建三江万亩大地号”位于_________(A、B)地,试分析其成为我国“绿色米都”的原因________

    (3)写出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阜新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 35、选做题不计分有兴趣者答。

    (1)下图中④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_市,代表有四条铁路交汇的枢纽城市________,这四条铁路分别是________铁路、________铁路、________铁路、________铁路。

    (2)图中数字⑤________高原、⑥________高原。

    (3)河西走廊的气候类型是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________气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