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②北依燕山,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
③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④南水北调东线、西线调水线路的终点
⑤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⑥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⑥ D. ①③⑥
2、(2017·江苏中考)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 宜宾 B. 武汉 C. 南京 D. 上海
3、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B.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线确定,主导因素是降水的影响
C. “玉米黄,红高粱,大地笼罩青纱帐”是西北地区风光景色
D. 青藏地区“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热量不足
4、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亚洲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B.亚洲东、北、南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是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D.从纬度看,大部分在热带
5、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B.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临东海和黄海 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6、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它西起贺兰山,东到大兴安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B. 地表破碎,由河流搬运而形成深厚的黄土
C. 黄土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主要景观
D. 黄土高原以太行山与东北平原为界
7、秦岭以北属于我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8、与鲁西南地区相比,胶东农民饭菜比较淡,喜欢喝粥和饮茶的人数少。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是因为胶东地区比鲁西南地区 ( )
A.缺少食盐 B.不产茶叶 C.气候凉爽湿润 D.生活水平低
9、全球疫情爆发后,中国先后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援助,展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以下对中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国是发达国家,地大物博
B.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C.中国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新冠疫情
D.抗击疫情,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0、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水源条件 C. 光照条件 D. 科技条件
11、现在的北京,城市道路宽阔,修建了立交桥、地铁等,这些建设有利于
A. 对北京旧城的改造 B. 改善北京的交通
C. 对古建筑的保护 D. 改善北京的大气环境
12、下列关于三江源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平原湿地
B.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C. 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D. 被誉为“中华水塔”
13、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C.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D.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
14、下列节约和保护资源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走灯熄
B.及时关掉水龙头
C.不浪费粮食
D.拿粉笔头乱扔
15、下列关于港澳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邻珠海;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邻深圳
B. 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旅游博彩业是澳门重要支柱产业
C. 占香港进口贸易首位的是中国内地
D. 香港享有“东方之珠”美誉;澳门有“海上花园”之称
16、干旱是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光照条件 C. 水源条件 D. 科技条件
17、河西走廊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A.气候严寒 B.旅游资源破坏严重
C.水资源短缺、沙尘天气多 D.气候炎热潮湿
18、我国的内海,除渤海外还有( )
A.东海
B.南海
C.琼州海峡
D.黄海
19、香港在珠江口东侧,它北临( )
A.珠海 B.深圳 C.香港 D.广州
20、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河流含沙量剧增 ③地震灾害频繁 ④形成“地上河”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之称,其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
2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____,西隔台湾海峡与____相望。
23、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是 ,它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是傣家人最欢乐的日子。
24、在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长江三角,_______是最大的城市,_______是最大的港口。
25、青藏地区重要的农业区是________谷地和________谷地。
26、北京从________ (朝代)开始建都,距今已有800多年建都史.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_
27、中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是______,其主体和核心是________。
28、绿洲农业主要是在________ 地区,用水牛耕地的主要是________ 地区.
29、南水北调工程是把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30、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鲁是_________省(区)的简称;地图三要素包括图例、方向和______。
31、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问题。
(1)新疆是一个以________族、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
(2)西气东输工程使新疆丰富的______资源得到开发,通过______运输方式输送到东部市场。
(3)从甘肃兰州坐火车到新疆的天山旅游,沿线可能看到的风光是(_____)
A、大漠孤烟B、热带丛林C、傣家竹楼D、小桥流水
(4)坎儿井中修暗渠,其目的是(_____)
A、自己使用,以防他人偷水B、便于输送高山冰雪融水
C、可以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D、为地下工程输送自来水
(5)本区新疆最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2、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左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1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2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从甲、乙两杯对比来看,较浑浊的是____杯,该杯的植被情况是____。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高原。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等。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洋A是____,大洲C和大洲D的分界线是________。
(2)甲所在地区,是世界上____(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及其沿岸地区。
(3)B国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该国境内有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平原。
(4)国家丙是____,经济发达,____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2020年4月20日,该国发生6. 2级地震,这里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乙盛产优质____ (农作物),境内的____河,为农业主要灌溉水源;该国旅游业发达,试举出你所熟悉的两处著名的旅游景点____、____。
34、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地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一、图二、图三,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①山脉是哪两个地形区的分界线:________;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②山脉以东以耕地为主,而以西则以________为主。
(2)图一中甲、乙、丙三大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地貌广布的是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
(3)图而中A地区的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据此判断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图三中B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35、比较南方地区与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填写下表。
比较项目 | 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
耕地类型 |
|
|
主要粮食作物 |
|
|
主要的油料作物 |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