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8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装置及药品

    实验目的

    制H2S

    制氨气

    制NO2

    制氯气

    A.A

    B.B

    C.C

    D.D

  •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A

    B

    C

    D

    a

    Na

    Al

    Fe

    Cu

    b

    NaOH

    Al2O3

    FeCl3

    CuO

    c

    NaCl

    Al(OH)3

    FeCl2

    CuCl2

    A.A

    B.B

    C.C

    D.D

  •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制备少量氧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8题,共 40分)
  • 5、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则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Al2O3能溶于酸或强碱溶液生成盐和水,则是一种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氧化物;

    (3)Fe(OH)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请写出Fe(OH)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5)加热时,浓硫酸可与碳发生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在该反应中,浓H2SO4表现出___________(填“吸水”、“脱水”或“氧化”)性;

    (6)向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的SO2,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然后再加热试管,已褪色的溶液___________(填“恢复”或“不恢复”)红色。

    (7)在常温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6、(1) A、B、C三个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①B中S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Sn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C中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比较A、B、C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________

    (2)如图是甲烷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池的负极是______(填“a”或“b”)电极,该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7、甲烷和甲醇可以做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醇燃料电池(简称DMFC)由于结构简单、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可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而越来越受到关注.DMFC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入b气体的电极是原电池的_________极(填“正”“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2所示。闭合K后,若每个电池甲烷用量均为0.224L(标况),且反应完全,U形管中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800mL(氯化钠足量),且在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则在石墨电极a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在电解后将U型管中溶液混合均匀,其pH_______

  • 8、为测定某含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步:分子式的确定:

    (1)燃烧分析实验:将一定量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2.7g和4.4g,消耗氧气3.36L(标准状况下),则该有机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N(C):N(H):N(O)=___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第二步:结构式的确定:

    (3)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 9、I.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

    CO2(g)+3H2(g) CH3OH(g)+H2O(g) △H=-49.0kJ·mol-1

    6 mol CO28 mol H2充入2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表示:在1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 mol。

    (1)a点正反应速率   (填大于”“等于小于)逆反应速率。计算其化学平衡常数K=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O~1 min   B.1~3 min   C.3~8 min   D.8~11 min

    (3)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曲线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4)锰酸锂、钛酸锂都是绿色环保新型能源材料,可以用MnO2为原料制取锰酸锂。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可制备MnO2,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MnO2是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碱性锌锰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10、I.碳元素作为一种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

    (1)储能材料是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C60(结构如图)可用作储氢材料。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C60、Si60、N60都属于新型化合物

    b.C60、Si60、N60互为同分异构体

    c.已知N60结构与C60相似,由于N-N键能小于N≡N,故N60的稳定性弱于N2

    d.已知金刚石中C-C键长154pm,C60中C-C键长145-140pm,故C60熔点高于金刚石

    II.玻璃生产离不开碳酸盐,原料在熔炉里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2Na2CO3+CaCO3+3SiO22Na2SiO3+CaSiO3+3CO2

    (2)上述反应中,反应物之一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该物质属于_______晶体。写出气体产物的电子式_______,其属于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上述反应中,在周期表中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处于第三周期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其单质在O2中燃烧,生成的产物可能有_______(写化学式)。

    III.碳元素能形成多种酸,如常见的碳酸、草酸(H2C2O4)等。已知下列3个变化:CO2CO2、Fe3+Fe2+

    (4)找出其中一个变化与“Mn2+”组成一个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_______

    (5)上述反应中的高锰酸钾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5e+8H+Mn2++4H2O;+3e+2H2OMnO2+4OH-+e

    ①由此可知,高锰酸根离子()反应后的产物与_______有关。

    ②高锰酸钾溶液与硫化亚铁发生如下反应:10FeS+6KMnO4+24H2SO4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已知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g,则硫元素与KMnO4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___个。

  • 11、1)已知25℃、101 kPa时:

    2SO2(g)+O2(g)2SO3(g)   ΔH1=-197 kJ/mol

    H2O(g)=H2O(l)           ΔH2=-44 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    ΔH3=-545 kJ/mol

    SO3(g)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WO2(s)+2H2(g)W(s)+2H2O(g)     ΔH1=+66.0 kJ·mol-1

    WO2(g)+2H2(g)W(s)+2H2O(g)     ΔH2=-137.9 kJ·mol-1

    WO2(s)WO2(g)ΔH=__________

  • 12、根据结构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

    (1)现有ABCD四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

    ①其中属于芳香烃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它与苯的关系是____;写出苯与液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有机物A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种。

    ③有机物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

    (2)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羧酸类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苯甲醇是一种常见的芳香醇,其结构简式为,写出苯甲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13、I.分别取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除烧杯、量筒、温度计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名称为________,大小烧杯间需要填满碎泡沫塑料的目的是________

    (2)若某同学通过该实验测定出中和热偏大,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B.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C.将盐酸错取为等浓度的醋酸

    Ⅱ.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已知溶液、溶液、淀粉三种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滴入溶液后溶液变蓝)

     

    向烧杯中加入的试剂及用量/

     

    0.1溶液

    0.1溶液

    0.1溶液

    淀粉溶液

    时间/s

    25℃

    20.0

    10.0

    5.0

    1.0

    0.0

    40℃

    20.0

    10.0

    5.0

    1.0

    0.0

    25℃

    20.0

    5.0

    5.0

    1.0

    V

    (3)写出混合溶液中滴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表中的V=_______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

    (5)对比实验①②可推测实验结论为________

    III

    (6)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他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颜色变化为________,变化原因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四、计算题 (共1题,共 5分)
  • 14、在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A(g)+bB(g)cC(g)  ΔH0,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化学方程式中abc_____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A)v(A)v(A)中最大的是______

    (3)A的平衡转化率α(A)______%

    (4)第Ⅱ阶段开始时,采取的措施是__,平衡向______(”“”)移动。

    (5)T2T3分别是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反应温度,则T2___T3(”“”)

五、解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15、辉铜矿石主要含有硫化亚铜(Cu2S),还含有FeOCaOSiO2等。以辉铜矿石为原料制备CuCl2·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金属离子[c0(M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Ⅱ.NaCl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随温度变化溶解度变化不明显;CuCl2·H2O易溶于水,酒精,浓氨水,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明显增大。

    Ⅲ.Ksp(CaF2)=4.0×10-11

    1)为了提高“溶浸”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写出“溶浸”过程中Cu2S溶解时离子方程式:___

    2)“脱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呈上升趋势(如图),原因是___

    3)写出“脱氟”时H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沉铁”过程中,加入NaClO的两个作用是___

    5)“操作X”的具体操作是___

    6)经过“操作X”后,母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另外一种物质,要得到这种纯净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洗涤___

    A.浓盐酸   B.水 C.酒精 D.浓氨水

    7)向“浸出液”中加入NaF除去溶液中Ca2+(浓度为1.0×10-3mol·L-1),当溶液中c(F-)=2.0×10-3mol·L-1时,除钙率为___

  • 16、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光催化、光电催化或电解水制氢,再与一氧化碳反应制甲醇、甲醚。发生的反应有:

    Ⅰ.2H2(g)+CO(g)CH3OH(g)ΔH1= —90.8kJmol-1

    Ⅱ.3H2(g)+3CO(g)CH3OCH3(g)+CO2(g)ΔH2=—246.0kJmol-1

    Ⅲ.CO(g) +H2O(g)CO2(g)+H2(g)ΔH3=—41.3kJmol-1

    (1)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的ΔH=_______

    (2)在恒温条件下,将1 molH2和1 mol CO投入到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当CO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45.4 kJ

    D.平衡后,再充入1molH2和1molCO,再次达到平衡,H2和CO的转化率均增大

    (3)根据反应Ⅰ,画出H2与CO投料比与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V%)变化趋势图_______

    (4)将组成为2:1的H2和CO充入恒温密闭容器中,分别在48MPa和60MPa恒压条件下发生反应Ⅰ,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V%)随温度(T)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500℃,48MPa时a点v_______v

    ②计算500℃,60MPa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Mpa-2(Kp为用气体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

    (5)调节溶液pH可实现工业废气CO2的捕获和释放。已知25℃碳酸电离常数为Ka1Ka2,当溶液pH=12时,c(H2CO3):c():c()=1:______________。(用Ka1Ka2表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80
题数 16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题
五、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