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邢台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修筑长城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而到清代已不再整修长城,可以推测其原因是(     )

    A.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无钱整修

    B.明长城已足够坚固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长城失去抵御需要

    D.对闭关锁国不利

  • 2、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重用敢于直言的大臣是( )

    A.魏征

    B.姚崇

    C.宋靖

    D.长孙无忌

  • 3、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

    A.   B. 邸店   C. 勾栏   D. 瓦舍

  • 4、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发明并推广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5、宋朝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一政策导致

    A.武将跋扈

    B.政权不稳

    C.藩镇割据

    D.军力减弱

  • 6、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是在

    A.1206年 B.1271年 C.1279年 D.1368年

  • 7、关于明代建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朝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女真贵族南扰

    B. 明长城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设施完善

    C. 明朝的北京城是朱棣在元大都基础上营建的

    D. 明朝北京城核心是皇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

  • 8、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到:“众位卿家,将舟船暂住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这句词中的“寡人”是指

    A.宋太宗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唐太宗

  • 9、我国现在56个民族中,形成于元朝的是(  

    A、蒙古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朝鲜族

  • 10、秦朝末年,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对秦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地最后被项羽率领的军队包围

    B.②地发生的战役中歼灭了秦军主力

    C.③地建立了“张楚”政权

    D.④地爆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11、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中以安史之乱为写作背景的诗句是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 12、明代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神宗 C.明武宗 D.明熹宗

  • 13、为发展与吐蕃的关系,唐朝把哪位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是( )

    A. 金城公主 B. 文成公主 C. 太平公主 D. 安乐公主

  • 14、他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收复了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后被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他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陆秀夫 D. 辛弃疾

  • 15、唐太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源自对下列哪一事件的深思

    A. 春秋诸侯争霸

    B. 隋朝暴政而亡

    C. 汉末军阀割据

    D. 魏晋北民南移

  • 16、“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上述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张骞出使西域

    C.吴国船队到夷洲 D.鉴真东渡日本

  • 17、下列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宋代的海路可达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B.元朝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C.宋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交通的畅通促进了中外交流

  • 1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蔡伦——改进造纸术   B. 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一书

    C. 华佗——制成“麻沸散”   D.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 19、“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惨状。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唐玄宗宠爱杨贵妃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 20、“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其中“靖康耻”发生于( )

    A.111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140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康雍乾时期,为加强知识分子思想领域的控制,大兴________

  • 22、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 23、________年,后周大将______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________,定都东京(今开封),他就是宋太祖。

     

  • 24、新罗仿唐采用___________选拔官吏;朝鲜的___________也传入中国。

  • 25、唐朝发明的适于精耕细作的生产工具是__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与之相对应的书名或人名。

    (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所著的悲剧是——《 》

    (3)他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他是——

    (4)他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他被誉为“画圣”,其代表作——《   》

    (5)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27、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诗中称颂的是唐朝皇帝_________统治时期的盛世情景。

  • 29、持续八年之久的________是唐朝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利加大,逐渐形成唐末________的局面。

  • 30、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时间:_____

    (3)支持者:_____

    (4)目的:摆脱_____,实现_____

    (5)主要措施:

    ①经济方面:募役法、_____、农田水利法

    ②军事方面:_____

    (6)成效: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的_____有所增加,各地兴修水利工程10000多处。

    (7)结果: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所给的信息,请将相关人物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1)敢于直言,经常提醒皇帝居安思危,被喻为“一面镜子”,他是________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是________

    (4)“他率领本部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围追堵截重返祖国”,他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能从不同的学史方法中汲取智慧,丰富知识。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方法与技能,完成下面学习任务。

    任务一(运用年代尺——构建时空观)

    (1)下面历史朝代年代尺上①处的朝代是(  ),该朝代是怎样建立的?

    (2)写出上面朝代中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的王朝。

    任务二(对比历史地图——感悟时代精神)

    (3)秦朝大规模修筑长城,明朝重新修筑,现在我们见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重新修筑的,观察如图,秦、明两朝修筑长城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今天依然提倡“爱我长城”有何现实意义?

    任务三(进行史论结合——评述历史贡献)

    (4)根据培根的评述,说明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是写到:“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将到了极大地发展。

    仼务四(通过史料描述——体验传统文化)

    (5)下面的两则材料分别描述了哪两个传统节日?谈谈你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材料一用面造枣铟飞燕,... 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材料二诸店皆卖酒,.... 贡家结饰 台榭(宝贵之家搭建装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搂玩月。

     --材料选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