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利用荧光素酶测定环境物体表面ATP的含量,根据检测仪器上的荧光强度值可判断环境中微生物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分子中末端磷酸基团带负电荷,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B.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检测仪器上产生荧光的能量来源于微生物产生的ATP
D.ATP荧光检测仪的发光值与物体表面的污染程度呈负相关
2、荒漠群落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6%,年降雨量不足200mm,有些地区年降雨量还不到50mm,甚至终年无雨,而水分的蒸发量则是降雨量的7~50倍。下列生物的结构或习性中,不能体现与荒漠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发达的肉质茎
B.穴居和善跑
C.夏眠
D.趾愈合成钳状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常用于商业化生产,其过程一般为:建立无菌培养物→培养物增殖→生根培养→试管苗移栽及鉴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无菌培养物时需分别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叶片、茎尖、花药等进行消毒处理
B.外植体需置于脱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形成不定形的愈伤组织,此组织细胞全能性较高
C.生根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含量比值应大于1,生根培养需给予适当时间的光照
D.若培育的是耐盐植株,则可将获得的试管苗移栽于含高盐土壤中进行筛选后,再推广栽培
4、无氧运动能增加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但无氧运动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肌肉酸痛。下图是乳酸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在肝脏中再次转化为葡萄糖
B.肌肉细胞中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葡萄糖可能是缺乏相关的酶
C.肌肉细胞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
D.上述过程可以避免乳酸损失以及防止乳酸堆积引起的酸中毒
5、如图为某耐盐植物细胞与耐盐性相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H+通过协助扩散运出该细胞
B.H2O进入细胞,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
C.Na+以相同方式进入该细胞和进入液泡
D.土壤中氧含量不足可能会影响其耐盐性
6、下列关于二倍体动物(假定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考虑变异),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数均发生2C→4C的变化
B.染色体数发生C→2C的变化时,细胞内发生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数发生2C→C的变化后,产生的子细胞中均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体数发生4C→2C的变化后,产生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一般相同
7、下图表示某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1、Ⅱ、Ⅲ、IV表示不同的营养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也一定符合该模型
B.图中I→Ⅱ→Ⅲ→IV构成一条食物链
C.图中未体现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由图可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8、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内三种细胞器的有机物含量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甲具有双层膜结构,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场所
B.细胞器乙可能为高尔基体,其膜结构与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C.细胞器丙不具有膜结构,可能为核糖体或中心体
D.细胞器乙可能为溶酶体,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水解酶
9、下列有关细胞中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既能合成酶也能合成ATP
B.细胞中许多吸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可以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
D.ATP与ADP之间的迅速转化保证了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10、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CO2大约在6时含量最高,18时含量最低
B.甲植株在18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植株乙bc段因午休现象,使得光合速率降低,小于呼吸速率
D.若生活在热带地区,则甲植株生长的更好
11、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激素调节,也受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的调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高等植物而言,光不仅提供能量,还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B.目前普遍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是通过平衡石细胞来实现的
C.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植物激素又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植物生理活动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的,而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则由光照决定
12、某直链多肽含4个缬氨酸C5H11NO2,蛋白酶1作用于缬氨酸氨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缬氨酸羧基端的肽键。该多肽分别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缬氨酸在该多肽中的位置分别是第7、8、14、19位,其R基的分子式为-C3H7
B.酶1完全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中氮原子数目与原多肽一样多
C.酶2完全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比原多肽增加54
D.酶1、酶2同时完全作用后形成的肽链中氧原子数目比原多肽少了1个
13、“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其内涵是: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相对应的功能存在,且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B.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点
C.人的卵细胞体积较大,相对表面积也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有利于该细胞吸收营养物质
14、下表为组成高等生物细胞的有机物及元素,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有机物 | 组成元素 |
甲 | C、H、O |
乙 | C、H、O、N、P |
丙 | C、H、O、N,有的种类还含有S |
丁 | C、H、O,有的种类还含有P、N |
A.细胞核中含有甲类化合物
B.细胞壁中含有乙类化合物
C.细胞质中含有丙类化合物
D.细胞膜中含有丁类化合物
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生态缸、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缸(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缸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缸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缸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缸不应放在黑暗中
16、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复杂,但是它们在发挥调节作用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够促进人体生长,体现了激素间的相互抗衡
C.激素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
D.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约4200kJ,能体现激素的高效性
17、马达蛋白能催化ATP水解,利用其中高能磷酸键的转移势能沿着骨架定向行走,将所携带的细胞器或大分子物质送到指定位置,马达蛋白每行走一步需要消耗一个ATP分子(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依次水解三个磷酸基团均产生较高的转移势能
B.马达蛋白具有可逆结合细胞骨架的蛋白结构区域
C.马达蛋白同时具有ATP合成酶与水解酶的活性
D.代谢旺盛的细胞因消耗大量ATP,物质运输速率低
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适当增加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恢复力稳定性
19、TRAP酶为破骨细胞分化的标志。为研究药物甲对间充质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 TRAP酶活性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
对照组 | 0.382 | 0.443 | 1.185 |
实验组 | 0.381 | 0.443 | 0.449 |
A.间充质干细胞的全能性高于破骨细胞的
B.间充质干细胞和破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同
C.TRAP酶的合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药物甲抑制了间充质干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
20、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
B.高温使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C.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高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21、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为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I、Ⅱ、Ⅲ、IN)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衡量该实验结果的指标是抑菌圈的大小
B.该细菌对抗生素IV的敏感程度大于抗生素I、Ⅱ和Ⅲ
C.细菌的耐药性变异产生于环境变化之前
D.在本实验的培养条件下,耐药菌所产生的变异是有害的
2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2,4-D可杀除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低
B.植物体内通常无分解生长调节剂的酶,生长调节剂使用效果稳定
C.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能促进a-淀粉酶的合成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23、抗氰呼吸是指当植物体内存在影响细胞色素氧化酶COX(复合体Ⅳ)活性的氰化物时,仍能继续进行的呼吸,该过程产生的ATP较少,抗氰呼吸与交替氧化酶(AOX)密切相关,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不能进行抗氰呼吸的植物缺乏AOX。研究发现,生长在低寒地带的沼泽植物臭崧的花序中含有大量的交替氧化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氰呼吸是一种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因此该过程生成的ATP较少
B.细胞色素氧化酶和交替氧化酶均能催化O2与NADH结合生成水
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相比,交替氧化酶对氰化物的敏感性较低
D.臭崧花序可能产生更多的热量促进挥发物质挥发,吸引昆虫传粉
24、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②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甲的全过程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乙的全过程
A.①②④
B.④
C.③
D.①②③
25、菜粉蝶(其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的体色和眼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携带基因A的个体体色外显率为75%(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显性)。用纯种菜粉蝶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__为显性。
(2)杂交组合一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其F1中,♂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若让F1自由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菜粉蝶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
(3)让杂交组合二的F1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菜粉蝶杂交,F2雄菜粉蝶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26、当人被银环蛇咬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免疫调节包括___________免疫和___________免疫。
(2)图中细胞①的名称是吞噬细胞,②细胞是___________,②细胞产生的物质A是___________。
(3)⑤细胞是___________,产生的物质B是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27、图1表示基因组成为MmNn的某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细胞乙所处的分裂时期与图2中____段对应。图1中细胞甲含同源染色体
_____对,细胞名称为____。
(2)若图1丙中①叫X染色体,则②叫____。
(3)细胞中基因M与M间的分离发生在图2的____段,Mm与Nn两对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图2中的____段。
(4)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____。
28、鼠尾藻是一种着生在礁石上的大型海洋褐藻,可作为海参的优质饵料。鼠尾藻枝条中上部的叶片较窄,称之狭叶;而枝条下部的叶片较宽,称之阔叶,新生出的两叶颜色呈浅黄色,而进入繁殖期时阔叶呈深褐色。研究人员在温度18℃(鼠尾藻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等适宜条件下测定叶片的各项数据如下表。(注:光补偿点为总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为总光合速率刚达到最大时的光照强度。)
叶片 | 光补偿点 (μmol·m-2·s-1 ) | 光饱和点 (μmol·m-2·s-1 ) | 叶绿素a (mg·g-1 ) | 最大净光合速率 (nmolO2·g-1·min-1 ) |
新生阔叶 | 16.6 | 164.1 | 0.37 | 1017.3 |
繁殖期阔叶 | 15.1 | 266.0 | 0.73 | 1913.5 |
狭叶 | 25.6 | 344.0 | 0.54 | 1058.2 |
(1)据表分析,鼠尾藻从生长期进入繁殖期时,阔叶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其内在原因之一是叶片的_________。
(2)依据表中_______的变化,可推知鼠尾藻的狭叶比阔叶更适应_____(弱光/强光)条件,这与狭叶着生在枝条中上部,海水退潮时,会暴露于空气中的特点相适应。
(3)新生阔叶颜色呈浅黄色,欲确定其所含色素的种类,可用______提取叶片的色素,然后用层析液分离,并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______。
(4)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新生阔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①从实验结果看,实验测定净光合速率时所设定的光照强度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8℃时的光饱和点。
②将新生阔叶由温度18℃移至26℃下,其光补偿点将_____(增大/不变/减小),这影响了鼠尾藻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南方高温环境下,需考虑控制适宜的温度及光照强度等条件以利子鼠尾藻的养殖。
29、杏仁油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采用压榨、萃取等方法进行提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萃取法提取杏仁油时,萃取前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常用正己烷作萃取剂,正己烷沸点为67~69℃,溶解度优异,化学性质稳定,毒性小,还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此外还受原料颗粒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2)下表为在几种不同条件下,杏仁油的提取效率。
试验 | 料液比 |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min | 提取率/% |
1 | 1:10 | 40 | 60 | 51.51 |
2 | 1:10 | 50 | 80 | 53.35 |
3 | 1:10 | 60 | 100 | 55.37 |
4 | 1:12 | 40 | 80 | 53.12 |
5 | 1:12 | 50 | 100 | 56.49 |
6 | 1:12 | 60 | 60 | 58.76 |
7 | 1:14 | 40 | 100 | 52.88 |
8 | 1:14 | 50 | 60 | 55.99 |
9 | 1:14 | 60 | 80 | 59.08 |
据表分析,3个因素中对杏仁油提取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提取温度选择为__________(填“40℃”“50℃”或“60℃”)最佳。
(3)萃取时,要在加热瓶口安装__________,以防止有机溶剂挥发。萃取后,可进一步用蒸馏装置对萃取液进行__________处理。
(4)若采用压榨的方法,压榨得到毛油,经收集后需进行______除水、脱胶、脱酸等工序,才能制成成品。
30、基因打靶技术是指利用外源性DNA与细胞DNA的相同或相似序列,在特定位点上进行替换,从而改变细胞遗传特性的方法。该技术可应用于解决人体对移植的猪器官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即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ɑ—1,3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以消除ɑ—1,3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其主要过程如下:
第二、三步示意图(6—10表示不同的基因片段)
第一步:从猪囊胚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
第二步:在与靶基因(需要改造的基因)相同的外源性DNA上,插人新霉素抗性基因,构建打靶载体。
第三步:打耙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与细胞DNA中的靶基因进行替换。
第四步: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筛选、增殖等。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改造过程中的靶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入新霉素抗性基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两点)。
(2)基因打靶技术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成都以“慢生活”闻名全国,农家乐产业是成都休闲娱乐的主要产业之一,发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创新的一种模式,如在长势喜人的水稻田中建立“稻一藕一鱼一蛙”共同种养的人工鱼塘生态系统,其中除普通池塘生态系统拥有的水稻、杂草、害虫、田螺等生物外,还有鱼和蛙,它们能起到除草和除虫的作用,其粪便和残饵又成为绿色肥料。
Ⅰ.请回答:
(1)研究人工鱼塘时发现,其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此可见,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在食物链(网)中所处的 可能不同,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 的关系。
(2)人为捕捞使得部分青蛙个体死亡将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中的 下降。
(3)农家乐中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设计使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以利于提高 。
32、群落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图1是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的两种草履虫进行的实验,在同一容器中培养,培养过程中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图2是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变化(猞猁捕食雪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草履虫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双小核草履虫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___(填标号)是雪兔,请说出判断理由(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猞猁和雪兔种群在漫长的“军备竞赛”中,奔跑速度都加快了,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生活着包括雪兔在内的多种食草动物,雪兔食草量巨大、繁殖快。试分析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稳定可能起到的具体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