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淮南八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读地貌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多孔隙

    ②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③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④过垦过牧,修路开矿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2、如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外贸易示意图,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

    A.进口原料、半成品,出口工业制成品 B.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C.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D.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 3、下列关于台湾的美称,不正确的是( )

    A.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B.亚洲天然植物园

    C.海上米仓

    D.购物天堂

  • 4、据青藏地区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是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 B.b是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

    C.c盆地有丰富的煤、铁、钾盐等矿产资源 D.d处有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 5、下列不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A. 出口创汇农业   B. 高产高效农业   C. 农业多种经营   D. 生态农业

  • 6、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北邻深圳

    B.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北邻珠海

    C.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 7、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 8、黄土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是世界上黄土堆积最深厚的地区,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黄河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是:

    A.表土流失,肥力下降 B.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C.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D.泥沙塑造华北平原

  • 9、贵州省有“崎岖高原”的地形特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灰岩广布 B. 山脉众多

    C. 降水稀少 D. 河网密布

  • 10、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 11、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房屋多有两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与此相关的是 ( )

    A.防寒保暖 B.通风散热 C.防止野兽袭击 D.利于雨水下泄

  • 12、人类在三江源地区过度放牧,乱采乱挖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①草场严重退化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冰川融化加快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 13、长江沿岸的“工业走廊”中,以电力、冶金为主的工业基地是:(   

    A.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B.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

    C.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D. 以沪宁杭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 14、关于各地区旅游地的组合正确的是( )

    A.越南——吴哥窟 B.印度——大金塔

    C.挪威——峡湾风光 D.花园城市——伦敦

  • 1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B. 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 人多地少   D. 水资源丰富

  • 16、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①极大缩短两岸车程 ②促进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③促进香港、澳门特別行政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④加强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的联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17、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对其现状描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面积增加

    B. 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增多

    C. 不存在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D. 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现象

  • 18、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成都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 19、石油从中东运往中国,正确的海上航线是

    A.中东→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

    B.中东→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太平洋→中国

    C.中东→黑海→白令海峡→南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中国

    D.中东→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大西洋→中国

  • 20、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和180° B.赤道

    C.20°W和160°E D.20°E和160°W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贵州省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 22、从气候的角度看,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北方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

  • 23、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   ”之称,其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

  • 24、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地区.

  • 25、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 26、我国政府在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实行“__________”政策。

     

  • 27、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陆地面积________万平方千米,有三分之二的地形的是_______

  • 28、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 29、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由  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 30、台湾岛最高峰为 ,最长的河流为 ;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型的经济。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郑州某地理小组为探究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利用网络搜集了大量图文资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探究任务单

    (1)在相应序号处填出序号所代表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

    (2)综上判断,影响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土壤、和等。

    材料二小组成员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过程中发现,我国从1994年开始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全方位治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理,目前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3亿吨左右,减幅达80

    下图中左图为1999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示意图,右图为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示意图。

    (3)与1999年相比,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   (减少/增加)。

    (4)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对黄河下游河段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5)为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32、读“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___平原,B___盆地,C___丘陵,D___高原。

    (2)本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

    (3)河流:M___,N___。 岛屿:G___,H___,其中___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海峡: b___

  • 33、南宋末年,丘处机途经张家口时叹日:“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

    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大河是     ,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图示区域里的地势特征是   

    (2)“中原之风”中的“风”指    季风,作者“北顾”的是    高原。

    (3)“太行诸山”以西的黄土高原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写出主要的综合治理措施(至少两点)。

    (4)图中A、B两工业基地共同濒临的海域是   ,这两个工业基地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至少两点)。

  • 3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2年12月25日,北京—广州这条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通车,京广高铁的开通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京广高铁是我国________向的客运交通大动脉,它的开通缓解了________铁路的运输压力。

    (2)郑州---武汉,列车跨越的温度带是从________带到________带;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3)京广高铁使用的是全封闭空调车厢,假如首趟列车车内温度设定为20℃,列车在北京和广州两城市停靠时,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相差较大的是________。请简要说明原因________

    (4)如果车内用餐要体现沿途城市的饮食特点,郑州站供应的主食是________,长沙站供应的主食是________

  • 35、下图下图是西藏自治区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2)西藏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3)雅鲁藏布江河谷的主要种植   ,这里农作物穗大,颗粒饱满的原因是   ,昼夜温差大。

    (4)这里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一部分,近年来源头流量减少,有些支流出现干涸,写出一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