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半湿润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干旱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2、有关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 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C.本初子午线是最短的经线 D.所有经线都是平行的
3、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下列说法可行的是( )
A.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追求高产量
B.洞察国际市场、不断扩大消费市场
C.大力开发矿产资源,保证能源供给
D.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创立自主品牌
4、西北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 流水作用 B. 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 D. 流水和风力作用
5、下列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首位的是
A. 汽车 B. 棉花
C. 精密仪表 D. 钢铁
6、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很多,主要表现在( )
①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 ②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结合如图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南水北调解决了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B.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C.南水北调西线方案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D.南水北调不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
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特征的图是( )
A.A B.B C.C D.D
9、(题文)换个角度看世界,是哪位科学家观察世界地图之后引发了思考并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
A. 魏格纳 B. 哥白尼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0、从区域划分的角度来说,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山西
C. 珠海
D. 山东半岛
11、台湾居民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 )
A.怒族 B.黎族 C.高山族 D.壮族
12、竹溪县某初中学生学完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绘制了下面一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右下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主导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
A.A大致经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B是秦岭—淮河一线
C.C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D.C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B.②——农业类型以水田为主
C.③——山岳纵横,冰川广布
D.④——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3、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操作 B. 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
C.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D.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14、下列描述与图示内容不相关的是
A.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B. ①山脉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三河马、藏绵羊、藏山羊分布本区
D. 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15、黄土高原地区的人类活动类型中不利于水土保持的是 ( )
A.陡坡耕种 B.植树造林 C.修建小水库 D.修筑梯田
16、黑龙江行政中心哈尔滨每年冬天都会举行的重大活动是( )
A.泼水节
B.赛龙舟
C.冰雪节
D.那达慕
17、下列地理事物位于青藏地区的是( )
①高原之舟----牦牛②河西走廊③柴达木盐场④坎儿井⑤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8、关于北方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临渤海、黄海,南邻东海 B. 位于秦岭—长江以北
C. 大兴安岭和青藏高原以东 D. 昆仑山和古长城以南
19、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
D.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小兴安岭
20、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一期正式通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沿线居民缺水的问题.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本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利用流域之间的落差发电
C.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D.连通长江、淮河、黄河、珠江四大水系
21、西亚被称为“________”。土耳其的________羊毛,阿富汗的________皮等畜产品都很著名。以色列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大力发展________农业,取得了瞩目的农业成就。
西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美国花巨额代价攻打伊拉克,主要是想控制该地区丰富的________资源,此资源储量较丰富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伊拉克的________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2、为什么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天旱盼高温”?
塔里木河为 河,河水主要来自 融水。气温 ,融水 ,河流水量就 。
23、黄高原地表形态: ________ ,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 ________ 说得到广泛支持.
24、读中国地形图,回答问题。
盆地: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
高原: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山脉:5________________
25、 河被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
26、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___________。
27、我国人口、资源、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28、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 和藏绵羊。
29、香港特别行政区由________、________、“新界”三部分组成,由于商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
30、西北内陆地区,______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青藏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 ________地带。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塞尔维亚虽是欧洲领土小国,却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也是最早向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左图为塞尔维亚地图,右图为克拉古耶瓦茨的气候资料图。
(1)某中学生在网上发现了一份关于塞尔维业的简介信息,其中有错误,请你参照地图资料帮他挑选出来。
塞尔维亚是个北半球、中纬度、海陆兼备的国家,周边邻国众多,东邻匈牙利,摩拉瓦河是该国境内重要河流,多瑙河是其支流,多瑙河在塞尔菲亚境内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航运价值大,塞尔维亚气候具有冬季低温、夏季高温,全年降水季节差异大的特点。
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拍摄于塞尔维亚著名网红景点之一的照片,这里的房屋以塞尔维亚农家传统建筑为原型,屋内以色彩缤纷的油画来装饰,是一个用手工打造的梦幻村落。关于该民居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山地地形,错落有致 B.屋顶坡度大,可避免积雪压塌
C.四面有窗,利于冬季保温 D.多层结构,利于防潮防洪
(3)农业在塞尔维亚经济中古有重要地位,该国耕地在各种土地资源中所占比例大,对比我国国情,从地形和气候角度解释塞尔维亚耕地所占比例高于我国的原因。
(4)中塞两国有着良好的贸易往来,下图为两国贸易额数据统计资料,由资料可知2010-2018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中国从塞尔维亚进口额逐年增加 B.中国向塞尔维亚出口额逐年增加
C.每年中国向塞尔维亚出口额都大于中国从该国进口额 D.2015-2018年中、塞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
3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例写出我国地理分区的名称:A_______ D______。
(2)四大地理区域中,新疆所在的是______地区,人口最多的是_____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是____地区(填写字母)。
(3)A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__,植被从东到西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句 “旱地麦浪泛金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地区(填写)
33、读图我国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_____。
(2)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
(3)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
(4)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
(5)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
34、每个地理区城就有共性又有差异,运用比较法便于更好地认识区域特点。结合我国和美国东北部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和美国东北部均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_,影响其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
(2)我国东北平原北部、南部有水稻种植,而同纬度的美国则没有,原因是(_____)
A.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更先进B.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更高
C.我国东北地区降水量更丰富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利于水稻成熟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4)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东北部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5)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原因________。
35、读图甲、图乙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曾让无数中国人落泪;台湾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创作的《望大陆》同样表达了其怀乡思国之情。中学生王明在阅读了《乡愁》、《望大陆》之后,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利用2018年寒假到台湾旅游。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表达了作者的一份情怀,并在祖国大陆引起强烈共鸣,这说明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海峡风浪滔天,行船困难
②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③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④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祖国与台湾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后人根据《望大陆》中提及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把于右任遗体安葬在台湾山脉的最高峰________。
(3)王明领略了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________族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4)王明在台湾遭遇了发生在花莲的6.5级地震,这让王明不禁感叹:台湾真是一个地震多发区,这是因为台湾位于_板块与 ________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