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绵阳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作者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鲁迅,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集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祝福》选自《呐喊》。

    C.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电报式”的文风极具特色,擅长用极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其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D.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也称古诗、古风,格律较为自由,对仗、平仄、押韵也较宽松。近体诗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分为律诗和绝句,格律要求比较严格。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思和例句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A.而蔺相如徒以口舌

    B.阉竖恐终其患‘

    C.前长君奉车

    D.陛下所成就

  • 3、下列各组句子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到中年,期望多多,多不过父母健康幸福之乐;担子重重,重不过儿孙修身齐家之贵,椿萱并茂,兰桂齐芳,这既是奢望,又是希望。

    ②很多人对朗诵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朗读者》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佳作赏读之旅,熏陶情感,涵养心灵。

    ③业内人士预计,此次深圳地铁入股后,万科一方的持股比例将一举超越宝能系,万科和宝能系的股权大战也将盖棺定论

    ④中方认为,实现核裁军目标无法一蹴而就,必须遵循“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

    ⑤在《谈美》中,作者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必须抛开实际生活中的物欲去看,才能沉浸在艺术的美感当中,才不会焚琴煮鹤、玉石俱焚

    ⑥在比赛中,选手们带来包罗万象的科学知识,既有关于浩瀚宇宙的航天航空,气象卫星等选题,又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前沿科技成果的热门话题。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③⑤⑥

  • 4、下列各句中,关于搭配方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B.一些物业公司为追求利润,擅自改变小区用地规划,这种侵犯业主公共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业主委员会应该有权维护。

    C.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教授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殊荣源自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

    D.春节期间,一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小羊风头正劲,吸引了电影界、电视界、文学界、玩具界、音像界等各路专家的集体关注。

  • 5、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曹操自江陵将顺东下②同心之言,其如兰③能谤讥于市朝④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⑥宿将爪牙,若李广、程不识者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⑧牺牲玉帛⑨就砺则利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④⑦/③⑥/⑤⑨/⑧⑩ B.①/②④⑤⑨/⑧⑩/③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 D.①②/④⑨/⑧⑩/③⑥/⑤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粥

    王岫榕

    ⑴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有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⑵煮粥的过程悠长,却并不枯燥。眼见着米和水,陷入纠缠,米会一下子感知到水的温暖,开始会觉得有点不适应,躲躲闪闪的。随着水一点点的沸腾翻滚,不停示好,米粒终于欢快起来,在水一波一浪的推动下,咕嘟咕嘟地跳着舞,随着热气徐徐上升,开出乳白的花朵,厨房里就会弥漫起淡淡的甜香,热乎乎的。这是米在慢慢地释放着自己,也是水,在慢慢的融入米的世界。这时候,就要把火关到最小,小到可以让锅保持着咕嘟的状态,又不会让刚氤氲出来的热气散掉。

    ⑶之后,米和水的生命进入另一状态,行动开始迟缓,安静,当米与水之间没有一丝的缝隙,稠且润泽,咕嘟声均匀如尘世的喧嚣,香气,便徐徐的氤氲,是人间烟火的香气,也是幸福的香气。

    ⑷煮粥的时候,心是静的。手却很少闲着,随便拿一本闲书,看两页,照顾一下粥,再返回来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随便从哪里看起,只是一种消磨。洗衣机里转动着衣服,或者摘一篮子青菜,是晚上的小菜,菜叶子油绿油绿的,用清水泡进红色的小框子里。为了配菜,再切了一盘雪白的豆腐。此时,孩子回来了,奔跑着去开了门,顺手将垃圾搁门口……忙乱,却有序,琐碎也掺和着静好。

    ⑸朋友老是觉得我为一锅粥浪费了太多时间,她煮粥和许多人一样,放点米进去,加上水,调好电饭锅的火候,盖上盖子就可以了。吃饭的时候盛在碗里,有稀薄的米汤浮在上面,而米粒,却仿佛是受了什么委屈似的,悄悄地沉到了碗的最底下。事实上,米真的是委屈的啊!在这样的不受关注与注视下熬成的粥,只不过是填肚子的食物而已,米粒根本不肯释放香气。

    ⑹米也会分享主人的好心情,然后变成自己的好味道来报答你。

    ⑺粥快熬好的时候,锅里的米,早就变的懒懒的,躺在水的怀抱,惬意舒心的样子。而水,早就化成袅袅蒸汽,缭绕四散,也有调皮的,钻到了米的身体里躲起来了。锅还是那只锅,可是,锅里的水和米,却不想隐入,水中有米,米中也有水,再也分不开了,如生命和经历,总会有抗争和激烈,慢慢便进入一种状态——互相依存,又互不干扰。

    ⑻我是极爱喝粥的人,白瓷碗,小咸菜,或者一枚腌出油的鸭蛋,是清粥的绝配。喝一口,黏稠润泽,牙还没有感知到,就滑到了身体里,唇齿留香,紧接着,是身体里的温暖与熨帖,心,一下子就松弛下来,世事都远了,只愿此刻,专心感知粥的美味,体味生活的眷顾,感知安静的、有粥可食的人生。

    ⑼ 青春飞扬的年纪,处处都是好风景,很难将自己关在厨房里为自己、为家人煮一锅真正的清粥,便常常用稀饭代替,哄骗的,终究是自己的身体和心。

    ⑽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有心思慢慢熬一锅清粥,好像没有着急要做的事,吃了亏,煮粥的过程便慢慢平复了心境。躲在厨房里,少了一些灯红酒绿,却多了许多闲适,心和味蕾都更敏感,对幸福有了更清醒的感知。房子、车子、票子,盈余就好,不求太多。身体的熨帖和糯滑的口感,成了第一需求。

    ⑾清粥为伴,滋润身心,给予生命营养,便不惧流年。

    ⑿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1赏析第②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文中为什么要写朋友“煮粥”?

    3简析第⑧段“喝粥”的细节。

    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

    (2)吾师道也,______

    (3)______,虚室有余闲。

    (4)______,何枝可依?

    (5)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6)千古江山,______

    (7)_______,最难将息。

    (8)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

    (9)明明如月,______

    (10)狗吠深巷中,______

    (11)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12)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13)______,功在不舍。

    (1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

    (15)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6)______,凌万顷之茫然。

    (17)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

    (18)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

    (19)宗庙之事,如会同,______,愿为小相焉。

    (20)鼓瑟希,铿尔,______,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辛弃疾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注释:①这首小令写于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是辛弃疾六十六岁被罢职离开京口时的作品。②奉祠:即拜奉宫观,无实职。③仙人矶:南京西南长江中一小岛。

    【1】对下列关于诗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这两句词人触景生情,由眼前所见景象联想到此地乃六朝人聚居处所,昔日兴盛繁华,如今斜阳草树,败坏衰落,心生感叹。

    B.“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这两句中的“多风雨”让词人想停留也停留不下来,运用双关手法写出了客观环境的险恶,也隐含着词人的仕途困境。

    C.“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的“沙洲中的双白鹭”是眼前所见实景。千百年来兴盛衰亡无人关心,词人通过沙洲中那双白鹭来表达心中的愤懑。

    D.“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词人抖尽尘埃,也暗指抖落掉官场上的种种污浊,振作起来,不避风雨,轻松愉悦趁着秋凉踏上回家之路。

    【2】本词中,词人对国家命运、自身遭遇持什么态度?请结合全词做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二)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__________(2)老者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句中“与”的意思是“赞成”的一项( )

    A.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B.嬴而不助五国也。  ——苏淘《六国论》

    C.点也。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D.失其所,不知。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文中(二)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是( )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D.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雾,咏而归。

    6下列对两篇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一)和文(二)都记录了不同的“志”,表明孔子尊重差异。

    B.文(一)孔子评判了弟子所言之志,文(二)则没有评价。

    C.文(一)孔子没有表明自己志向,文(二)则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D.文(一)标题用“侍坐”比文(二)标题用“侍”增添了孔子与弟子谈话宽松平等的氛围。

    7两篇选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关于“志”的对话,表达方式各有特点,请举例比较赏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青年”的口头禅在生活中屡“听”不鲜。有人总结了“佛系”的几种典型表现: 佛系涨薪资,顺其自然,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一辈子能拥有多少财富都是命中注定的;佛系考研,还有十多天考试,能考上就读吧,考不上就算了,看得进书就看,看不进就睡会;佛系“剁手”购物,钱乃身外之物,能花是福,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还在不在。

    在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各界的两会代表对年轻人中流行的“佛系”心态进行了热议。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这在我年轻时绝对不可能啊!那时候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感觉懈怠的话就没为自己努力,没为社会做点什么。” 知名网络作家张威(唐家三少)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沦落。失败了不是坏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才能成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佛系”和奋斗也不矛盾,“两种心态能统一会比较完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出你对青年人“佛系心态”的深入思考,文体: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不得套作、抄袭 。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