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对李白《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这里作者借景抒情,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B.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拟人和衬托的手法,写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使人望人生畏。
C.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诗人借自然界中最擅长攀越险地的动物反衬地势的险要,易守难攻。
D.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狼与豺”比喻叛乱的人。诗人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劝告当朝统治者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
E. 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吾尝跂而望矣(向远处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木直中绳(合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可靠的);圣人无常师(经常的);会盟而谋弱秦(削弱);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船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健)
C.惑而不从师(跟随);王廖、田忌之伦制其兵(统率);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控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D.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被征发);余嘉其能行古道(赞扬);术业有专攻(研究);养生丧死无憾(怨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
3、下列对于《过秦论》重点字词的解释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相与为一 相与:共同,一道 当此之时 当:抵挡
B.约从离衡 约:结 不爱珍器重宝 吝惜
C.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 属:类、辈
D.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统领、统率
4、下列各项,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A.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B.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D.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宝贝
B.遂散六国之从 从:“纵”,特指合纵
C.此非所以跨海内、致诸侯之术也 所以:表凭借,用来……的办法
D.却宾客以业诸侯 业:使……成就霸业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满楚古德吉的鹰
阿满
爷爷要把今天自家鹰捕捉到的野兔分割好,储藏起来,因为漫长的冬天野动物会很少,他们得细水长流过生活。是啊,人可以饿肚子,鹰不行。爷爷说,鹰是贵客,到家只有那么短短的几个月,它每日辛劳,必须好好待它。
满楚古德吉打算用新的鹰脚绊绳奖励自己的鹰。墙角里已经有满满两麻袋野鸡了,过几天爷爷就可以拿到集上去卖。满楚古德吉心里算了算,离春天放生的日子还有四个月,那就是一百二十多天。但是下雪的日子总过得很快,一想起离别,满楚古德吉心里便堵塞了。他对鹰的承诺就像大山对河流的承诺一样,时间一到,他肯定是要让它回归山林的。唉,不能想了,有太多的难舍难分。
“多好的一只鹰,被满楚古德吉那小子逮到了。”那些鹰把式老是这么说。是的,夏天的时候,满楚古德吉意外地捉到了这只鹰。之后,屯里人开始谈论这对爷孙俩。
有人出高价来买,满楚古德吉想卖,爷爷不同意。满楚古德吉企图反抗爷爷,但是爷爷一吹胡子,满楚古德吉就软下去了,只好放弃。
满楚古德吉从出生到现在一直被爷爷捂在这里。去过一两次集圩,那是爷爷奖励带他去买果子吃。他不知道自己的鹰为什么值那么多钱,最终还是买鹰的人告诉了满楚古德吉,他们说,这可能是一只海东青,现在看不大出来,过两个月就看出来了。海东青是神鸟。据说是它把光和火种带到了世上。
接下来日子就很有期盼了,有期盼的日子就很有趣味。满楚古德吉整个秋冬天都被这只鹰占满,小土坯屋周围尽是他和鹰的欢快身影。
鹰长得快,很快羽翼丰满。丰满了,发现不是期望的那种神奇,却也漂亮异常。
鹰蹲在墙边的木杠子上,一双清亮的眼珠被一圈金子般的莹黄簇拥。它转动眼珠,莹黄像变戏法似的翻来翻去。跳了跳,翅膀像渔网张开,捕获着满屋子的幸福。
不过,想想熬鹰的那段日子,满楚古德吉可真是吃苦了。这只鹰与从前的鹰大不一样,满楚古德吉先后养过三只鹰,从前的鹰三五天最多一个星期就熬熟了,驯服了,随人了。而这只鹰到了整整十天也不向人屈服。它就那么瞪着满楚古德吉,不吃不睡,也不大动,像雕像一样。
满楚古德吉比鹰更犟,瞪回它说,你狠,看谁熬得过谁。一天两天过去了,三天五天过去了,满楚古德吉着急了,发躁了,眼睛酸,身子疲,人犯晕,什么时候倒下的不知道。冷不丁醒来,赶紧爬起来,揉揉眼,再熬。
熬到第十天了,满楚古德吉从别人那里借来了一只鹰,对它进行吃食教育。满楚古德吉把肉条喂给别人的鹰,别人的鹰很享受地吃着,不紧不慢。但是自己家的鹰岿然不动,眼珠子都不转动一下,害得满楚古德吉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好肉条。没辙了,满楚古德吉摸了摸自家的鹰,发现它瘦得只剩下一层皮了,体温也下降了,啊,原来它快死了。
满楚古德吉脸煞白,心脏往下坠,脑子一时空了,他傻在那里了。还好,这时爷爷过来了,给满楚古德吉端来了一碗玉米糁子,甩出两个字,吃饭。然后,用手抚摸着鹰的头和脖子,轻柔地一下又一下,像抚摸小时候的满楚古德吉那样。
看着玉米糁子饭,满楚古德吉终于想起了饿,熬鹰十来天,他累坏了,下巴尖了,胳膊上小肉健子也软了。爷爷在满楚古德吉没辙的时候接过了熬鹰的任务,让那鹰恢复了元气。
满楚古德吉狼吞虎咽地吃着,吧嗒吧嗒。也许,吃饭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忽然,那鹰有动静了,它转动了一下头,看了着满楚古德吉,确认了一下,然后把头勾下来,学着满楚古德吉的样子,一下一下啄了起来。满楚古德古吃的是玉米糁子,它啄的是自己的胸腹。
满楚古德吉愣了,几秒钟后明白了,那鹰在吃自己。哇,它动食了,太好了。满楚古德吉大喜,急忙奔过去喂肉。这鹰,吃相恶狠狠的,太好看了。
接下来,这鹰更加显示出与众不同,架鹰、跑绳、叫鹰等训练一个月完成了。到了冬天的时侯,这鹰不仅能飞出很远,并且能自己带猎物回来了。难怪屯子里的人会妒忌眼红,这鹰真的是越来越显出不一样的好来了。
(选自《民族文学》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黛玉进贾府》巧借从未进过贾府的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的人物,这篇小说也运用了相同的手法,通解过鹰的眼睛来描写满楚古德吉的形象。
B. “他对鹰的承诺就像大山对河流的承诺一样”运用比喻手法,表现满楚古德吉承诺的郑重庄严,因为他觉以得应该让鹰回归山林,给它自由。
C.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爷爷、鹰和满楚古德吉共同生活的情景,营造了温暖幸福的氛围,与熬鹰的那段苦日度子并不冲突,反而更突出了鹰的“与众不同”。
D. 桑迪亚哥老人的形象与小说中鹰的形象有相似之处,桑迪亚哥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勇气奋力抗争,鹰在驯化的过程中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抗争。
【2】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满楚古德吉熬鹰过程中不同阶段鹰的表现以及他的相应心理。
【3】小说多处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塑造鹰的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三处从不同方面衬托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四个弟子分别回答了自己的志向,也引发孔子不同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子路的回答让孔子微微一笑的缘由。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写出了自己心系国家危难、不禁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两句采用怀古伤今的手法,感叹六朝繁华不再,委婉地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8、对白居易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传神地写出琵琶女羞涩的神态。
B. 写琵琶女端庄自重,不肯轻易接客。
C. 准确地写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的神态。
D. 写琵琶女深夜与陌生人相见后心怀畏惧,被迫演奏时的拘束神态。
9、根据课文《过秦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委命下吏 委:交给
C.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D.收天下之兵 兵:军队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弱天下之民 敢以烦执事
B.于是废先王之道 未之有也
C.然后践华为城 斩木为兵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事,不仅消灭了诸侯各国,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以写胡人情状来表现秦之威势,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实施愚民、弱民、防民的措施,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0、阅读名著《呐喊》时,小说中的哪个人物最令你难忘,请说明理由。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楚。字数18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