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黔东南州 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 2、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崎岖  浮现  拽着  搔动 B.啜泣  理踩  孵养  车撤

    C.斑鸠  干涉  轻睫  抹杀 D.解剖  谛听  吝惜  显露

  •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而君幸于赵王

    C.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 何以复加?

  • 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②“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丰年。”鼓楼是侗族村寨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侗族人民休息和娱乐的地方。

    ③中央实行扶贫政策己有数年,但无奈鞭长莫及,一些位于偏远之地的农村却依旧享受不到切实的优惠政策。

    ④公司近期有重大人事变动,当我们征询他对这件事的看法时,他都不置可否,根本无法得知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李娜是一个细心谨慎、八面玲珑的人,每次比赛前,她都会把对手的资料收集齐全并深入分析,做好一切应战准备,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⑤⑥

    D. ③④⑤

  • 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唐代文人之醉酒,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

    总是

    既然

    /

    但是

    从而

    B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C

    可是

    倘若

    那么

    /

    所以

    D

    如果

    /

    固然

    而且

    所以

     

     

    A.A B.B C.C D.D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将军印

    刘建超

    两军对峙。

    相距数里,看得见旌旗猎猎,闻得见战马嘶鸣,鼓乐号角。

    将军以两万壮士对阵敌十万大军。

    大帐外,两方叫阵的吼声排山倒海般雄壮,朔风劲吹,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帐内,残烛下,将军屏气凝神,专心致志伏案涂墨,仿佛近在咫尺的恶战与己无关。

    士兵来报——敌军距我五里路遥!

    士兵又报——敌军距我两里路遥!

    将军从容点完最后一笔,落下款,按上自己的玉印:“两军交战,总要有个见面礼。替我送予对方元帅。”

    黑衣卫士绝尘而去,直奔对方大营。

    元师接过士兵呈上的“战书”,展开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

    是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匹鬃毛挺立,四蹄腾空,呼啸而至的骏马。那骏马露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咄咄逼人的霸气。画面上墨迹已千,唯战马的双眼墨迹如珠,晶莹剔透,在烛光下熠熠发光,寒气逼人。

    大战之前,能心神不乱画出如此气势骏马的将军绝非等闲之辈,此将军手下的壮士定是视死如归、以一当十的勇猛骁将。元师收起画,下令撤兵。

    将军一画抵退十万官兵,传为佳话。将军的画身价陡增,成为争相收藏的珍品。

    将军作画,总是在战前之时,在刀戟闪亮、战马嘶鸣中完就,画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骏马。南征北战,转战千里,将军的画散留在大江南北。

    一日搏杀阵中,将军被冷箭射中左眼,跌下马来。将军的黑脸卫士拼死厮杀,才从刀口下救出将军,自己却失去一条臂膀。

    将军抚着卫士空空的袖管,说:“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

    黑脸卫士说:“跟随将军征战十年,战役上千,只求将军伤愈后,能给我画一幅骏马。

    将军说:“我会送你一幅最好的。”

    将军伤愈,战事平息,将军解甲归田,过着乡野隐士的生活。没有了战火硝烟,将军再也画不出骏马了,索性封笔。

    数年后,将军旧伤复发,双目失明。

    闻将军双目失明,将军的画作价格猛涨。而伪作借机泛滥、鱼目混珠。将军当年战场作画大多都没有盖印。有得到将军画作的人,就登门请将军辨别真赝。

    将军虽然双目失明,却能凭双手摸出画的真伪。尤其是骏马的眼睛,将军只一搭手就验出真假。真的,补盖上自己的一方玉印;假的,便付入灶膛。得将军印者乃真迹,一时间,能得一枚将军印成了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

    某日,一后生求见,拿出一幅骏马画请将军鉴别。病榻上的将军只搭手一摸,便递于身边仆人,仆人接过画就要往灶膛里放,后生急呼:且慢,且慢,将军可知请求鉴画者是何方人氏?”

    将军:“何方人氏与我鉴画真假有何干系?”

    后生说:“我父亲就是曾伴随将军征战的黑脸卫士。”

    将军浑身一颤:“你父亲现在可好?”

    后生哭道:“我父现已重病在身,可他念念不忘将军。他说将军曾答应赠他一幅骏马图,我知道将军早已封笔多年,已不能再作画了。为了却父亲的心愿,我只得购此赝品,只求将军能网开一面,盖上将军印,我也好回去告慰父亲。”

    将军长叹一声:“也罢,你三天后来取此画。”

    将军喝退家人,三日不食不寐,紧闭屋门。

    三日过后,后生上门,将军将一画轴递于后生,说:“一定要带给你父亲。”

    后生接过画轴,磕首拜谢,告别将军。行在集市上,后生好生纳闷,难道将军真的为父亲又画了一幅骏马不成?难道将军双目失明也能作画?

    好奇心驱使,后生忍不住打开了画轴,他吃了一惊:还是自己拿去的那张画,画的上方被写了个大大的“赝”字,旁边还盖有一枚铜钱大的红印。书生顿觉眼前灰暗,忍不住放声痛哭。

    一富商经过,见后生如此伤心问起缘故,看了后生手中之画,愿出五十两白银求之。后生欣喜,接过白银忍不住又问:“一幅赝品,先生何以出五十两白银?”

    富商说道:“此画是赝品,但上面所题的‘赝’字确是将军真迹啊。看旁边这将军印,定是将军新刻无疑,而印上还有人体纹络,据我判断,这枚印是将军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甲盖上镌刻而成,所用印油是将军指上之血。真赝相对,浑然一体,此画价值连城啊

    后生方才醒悟,急匆匆赶往将军家中。

    将军已气绝身亡。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得见旌旗猎猎,闻得见战马嘶鸣,鼓乐号角”,寥寥几笔环境描写,点染了紧张肃杀的战争气氛,也与后文将军帐内作画形成鲜明的对照,烘托了将军的气定神闲。

    B.小说情节设置善于运用伏笔,如将军受伤脱险时,允诺部下“我会送你一幅最好的”,与文末将军甲章血印,以生命践诺的结局照应,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C.“浑身一颤”“长叹一声”,将军听完“后生”话后的神态描写,极细腻地刻画了将军内心产生的激烈震动,表现了将军对旧部下的挂念和不得不放弃原则的无奈。

    D.“两军对峙”“那骏马露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咄咄逼人的霸气”,小说善于运用短句和四字词语来生动准确描摹场景和刻画形象,语言简洁凝练,读来韵味无穷。

    2小说中将军这一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以“将军”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理解性默写。

    (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之广和建筑之高。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注】①感化寺在陕西西安市辖县蓝田,此诗是王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此时,王维与好友裴迪同游同咏感化寺。②筇:筇竹,实心,节高,宜于作拐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傍晚时分,诗人王维手持竹杖,与好友裴迪相约虎谿,两人一起前往感化寺游览。

    B.颔联写暮色催促游山之客及时赶路,这时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的流水声,循着曲折环绕的流水,诗人来到了自己的客房。

    C.颈联上句描写感化寺周围的野花丛生盛放,下句使用拟人手法,写山谷中的鸟儿因怕打扰了周围的环境,只敢轻叫一声。

    D.王维常常在诗中融合绘画技巧,让诗歌景致鲜明,这首诗描写了暮色中的感化寺及其周围的幽静景致,亦是诗中有画。

    【2】诗歌后两联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课外文言文阅读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以雨,志喜也   名:命名。

    B.予至扶风之明年,始官舍   治:修建。

    C.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狱:监狱。

    D.客而告之   属:劝酒。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丁卯大雨,三日止   不知有汉

    B.一雨三日,伊谁力   穷山高而止

    C.又可忘耶   曲中规

    D.农夫相与忭野   青,取之于蓝而青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