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雄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A.五颜( )( )               B.碧空( )( )

    C.引人( )( )               D.( )( )咚咚

    (1)像A组词语这样含有数字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像B组词语这样描写天气的词语还有________ 

    (3)像D组词语这样AABB式结构的词语还有________

  • 2、背一背,写一写。

    1.上有______,下有苏杭。

    2.有志不在________

    3.有山皆图画,________不文章。

    4.________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不敢高声语,恐惊_______________

    6.忠厚传家久,___________继世长。

    7.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______________

    8._______秋天叶儿红,_______四季披绿装,___________喜暖在南方。

  • 3、词语接龙。

    语文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练习查字典,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名不虚传。

    传(傅)chuán ①递,转授:~球 ~令 言~身教。[传统]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风俗道德、思想作风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②推广,散布:~单 宣~ 消息~遍全国。[传媒]传播的媒介,多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染]因接触或由其他媒介而感染疾病。③叫来:~人 ~呼。④传导:~电 ~热。⑤表达:~神 眉目上~情。 另见662页zhuàn

    (1)“名不虚传”中的“传”字不认识,可以用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 ,再查_________

    (2)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传”在“名不虚传”中的读音是______ ,它一共有______种意思。在这个词语中,选第______种意思。

    (3)你还能从字典中知道关于“传”的什么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chèng gǎn     rán hòu     zhù zi     píng jiǎng

    ( )        ( )        ( )       ( )

    xìn fēng     diàn dēng     chuāng hu     lìng wài

    ( )        ( )        ( )       ( )

二、书写 (共1题,共 5分)
  • 6、看拼音写词语

    ài   shǒu  wú rén   cǎi

    shù mù   jiān jiān   niú jiǎo ài hào

         

    tái fēi jī xiǎo yú  fànɡ shēnɡ

    ɡuānɡ liànɡ   huā duǒ   hǎo měi   tiān liànɡ

         

    yì zhí   yì biān jiā dà   hǎo ba

         

三、判断题 (共4题,共 20分)
  • 7、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整齐的反义词是凌乱_____

    (2)“的声旁是”。 _____

    (3)“的形旁是”。 _____

    (4)“简单的反义词是杂乱”。 _____

    (5)“的形旁是不同的字_____

  • 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2】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                                        

    【3】“烧、烤、煮、蒸”都与火有关。             ( )                                 

    【4】子牛、午羊、申猴属于十二生肖。             ( )                    

  • 9、判断选择,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冒”字是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 )

    【2】“炒、烤、煎、煮”这些字带有“火”或“灬”,大多跟火有关;“补、袜、衫”都带有“衤”,大多跟衣服有关。( )

    【3】大树是天然的指南针,枝叶稠的一面是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南方。( )

    【4】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

  • 10、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曹冲称象》中,最终是曹冲想出了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

    【2】禹用筑坝挡水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

    【3】寒号鸟没有听喜鹊的劝告,最后在夜里冻死了。( )

    【4】《狐假虎威》讲的是老虎借着狐狸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

    【5】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

    【6】写留言条,最后是写时间,再写自己的名字。( )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1、课内精彩阅读。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狐狸是怎样在森林里走的?用“________”画出描写他动作的词语。

    2大大小小的野兽为什么吓跑了?(   )(填序号)

    A.他们看到了老虎。 B.他们看到了狐狸。

    3老虎认为是________吓跑了野兽。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填序号)

    A.不要相信狐狸,狐狸是狡猾的 B.不要借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 12、课内阅读。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他:“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1】在短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小马说的话用了省略号,它的作用是( 

    A.说明小马跑得很急,气喘吁吁。

    B.说明小马说话吞吞吐吐,不好意思。

    【3】什么是难为情?小马为什么难为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小马妈妈的话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A.遇到事情,光听别人说是可以的。

    B.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光听别人说,得自己去尝试。

  • 13、阅读短文。

    邻居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上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还用,不借。”下午,鸭子请公鸡帮忙挑水,公鸡说:“我要休息,不去。”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公鸡的叫声,都放下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住了,屋顶修好了。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免子、鸭子,公鸡脸都红了。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用“ ”画出兔子、鸭子帮助公鸡修屋顶的句子。,

    3公鸡的脸红了,是因为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公鸡很生气。(  ) ②公鸡很着急。(  ) ③公鸡难为情。(  )

    4假如此时此刻公鸡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公鸡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拓展练习

                                                   乌鸦和麻雀

    乌鸦和麻雀是邻居。每当乌鸦想和麻雀聊天时,麻雀总是爱理不理自命清高的麻雀认为,与丑陋的乌鸦做邻居还行,做朋友是绝对不行的。因此,她们虽然同住在一棵大树上,但是平时从不来往,也从不结伴同行。

    乌鸦习惯了孤独,也习惯了人家的白眼;她总是独来独往,毫无怨言。不久,她们都做了孩子的妈妈。

    小乌鸦们早出晚归,每天都拿好吃的、好喝的来和乌鸦妈妈一起分享。看着乌鸦一家子快快乐乐,团团圆圆的,麻雀妈妈十分羡慕。自己的孩子出去了经常空手而回,从不拿礼物来孝敬自己。这是为什么呢?她想请教乌鸦的教子经验,但欲言又止,生怕被乌鸦嘲笑。

    【1】仿写词语。 :

    例:独来独往(ABAC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快快乐乐(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1)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

    (2)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各方面都比别人优秀,看不起别人。( )

    (3)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 )

    【3】这则寓言故事给你的启示是( )

    ①远亲不如近邻,要跟邻居搞好关系

    ②要好好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关心孝敬长辈

    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谦虚低调,与人为善,多看别人身上的优点

    【4】麻雀为什么不愿意理睬乌鸦?

    _______________

    【5】麻雀为什么不好意思向乌鸦请教教子经验?

    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谁更优秀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俩jué dìng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更优秀。孔雀从她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品,准备送给优胜者。

    蜘蛛先爬上墙(角   脚),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就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蜜   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牢固,无论刮风下雨都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顿   吨)都能吃(的   得)饱。”

    白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好,那么快——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了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虽然多,但是我一点也不留,把它全部送给人们,做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xìng gāo cǎi liè地爬到孔雀跟前,孔雀却_____________地对蜘蛛说:“_______________。”

    【1】看拼音写词语。

    jué dìng( )            xìng gāo cǎi liè( )

    【2】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字。

    【3】用“_____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孔雀会怎么样地对蜘蛛说些什么,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五、语言表达 (共4题,共 20分)
  • 16、这学期你一共读了( )本课外书,请在下面读书记录卡中展示一下你最喜欢的一本吧!

    读书记录卡

    书名

    ______

    作者

    ____

    阅读时间

    ( )( )日——( )( )

    我读了这本书,觉得( )特别有趣。阅读中,( )我不是很明白,想和大家讨论。

  • 17、照样子,写句子。

    1.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遇到困难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明唱起歌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会积累

    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以身作则 视死如归 高风亮节 刚正不阿 英勇顽强

  • 19、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并加上标点。

    1.学校 美丽的 我们的 一座    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

    2.画了  小树  几棵  弯弯的  陈丹

    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0、看图写话。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0
题数 20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书写
三、判断题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